3.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下列不属于该时期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2.(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与如下图“读书摘要”有关的作品是( )
读书摘要 朝代:清朝 作者:曹雪芹、高鹗 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A.《窦娥冤》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牡丹亭》 B.《红楼梦》 C.《长生殿》 D.《西游记》
4.(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红楼梦》一经面世,就立即得到广泛传播;现已传遍海内外,并形成了一门专门对它进行全面研究的学问——“红学”。《红楼梦》经典永流传的主要原因是( )
A.图文并茂 B.荒诞不经 C.通俗易懂 D.思想深刻
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曹雪芹的《红楼梦》展示了大家族衰败的历程和情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写了一系列深受科举毒害的读书人。据此可知,清朝小说( )
A.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B.对科举考试起到了指导作用
C.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D.正确评价了当世的英雄人物
6.(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字字泣血,句句珠玑。此书创作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读下图中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这部古典名著是( )
第8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 第97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8.(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考期末)“全书中出现了四百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该书应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9.(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七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交往频繁 B.城市生活丰富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繁荣
10.(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带有南京的地方特色 B.形成于道光年间
C.代表作是《牡丹亭》 D.由元曲发展而来
11.(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说明京剧发展( )
A.贴近生活 B.政策鼓励 C.题材广泛 D.博采众长
12.(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楹联涉及的剧种是( )
A.昆曲 B.秦腔 C.汉调 D.京剧
13.(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考期末)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14.(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乾隆五十五年,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腔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材料主要说明( )
A.京剧由多剧种组成 B.戏曲在融合中创新 C.京剧深受帝王喜爱 D.戏曲源于现实生活
1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优点,加以创造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剧”。这表明京剧( )
A.独树一帜 B.博采众长
C.古朴厚重 D.因循守旧
16.(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清朝时形成的被誉为“国剧”之一的新剧种是
A.元曲 B.徽剧 C.昆曲 D.京剧
17.(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期末)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材料所述的剧种是
A.京剧
B.越剧
C.花鼓戏
D.新化山歌
二、综合题
18.(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探寻文学与史学之间的关系,李老师带领七年(2)班同学参观了文学艺米馆,馆中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展厅。
材料一 东展厅——诗之境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摘自杜甫《忆昔》
材料二 南展厅——词之言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摘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材料三 西展厅——曲尽其妙:
关汉卿是元杂剧最重要的奠基人。他和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造出杂剧体制。关汉卿重视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注意运用村托、铺垫、误会、巧合等戏剧手段,把管通的人或事写得引人入胜。因此,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同,使“元曲”得以和唐诗、宋词并举。
——摘编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等
材料四 北展厅——经典小说:
《三国演义》《水洋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它们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文学作品不等同于史实,但却加深了人们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印记。读四大名著,增人生智慧。
——摘编自周丽霞《名著:四大名著传奇》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甫描绘的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全盛”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苏轼描绘的传统节日及其作品的词风。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关汉卿对“元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简述四大名著对于人们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学与史学之间的关系。
19.(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材料一:它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通史辑要》
(1)材料一介绍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的作者是谁?
材料二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
(2)材料三中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元曲四大家”中除关汉卿之外任意一位的名字。
材料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3)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4)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因此不属于明清时期作品的是《窦娥冤》。A项符合题意;《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BCD项属于明清时期作品,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红楼梦》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据题干关键信息“朝代:清朝;作者:曹雪芹、高鹗;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五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并结合所学,图“读书摘要”有关的作品是《红楼梦》,D项正确;《窦娥冤》的作者是元朝关汉卿,排除A项;《水浒传》的作者是明朝施耐庵,排除B项;《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吴承恩,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描述四大封建家族的小说是《红楼梦》,B项正确;《牡丹亭》、《长生殿》和《西游记》中都没有描述四大封建家族,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深刻是《红楼梦》经典永流传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图文并茂,不能成为经典永流传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荒诞不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通俗易懂,也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曹雪芹的《红楼梦》展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写了一系列深受科举毒害的读书人,两者都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或封建制度日益僵化的社会现实,C项正确;《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并没有展示战争场景,排除A项;《儒林外史》批判科举考试或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人才,而不是对科举考试起到指导作用,排除B项;《红楼梦》展示了四大家族的衰败,《儒林外史》反映读书人深受科举毒害,因此都不是评价当时的英雄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字字泣血,句句珠玑”可得出《红楼梦》是清代的长篇小说,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D项正确;宋朝流行宋词,排除A项;元朝流行元曲,排除B项;《西游记》等是明朝的长篇小说,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材料“贾宝玉”“ 薛宝钗”“林黛玉”可知是《红楼梦》中的小说人物,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
8.D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全书中出现了四百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判处死刑的冤案,A排除; 《西厢记》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B排除;《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C排除;故选D。
9.B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唐弈棋仕女”“宋代蹴鞠铜镜”“昆曲脸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出现了娱乐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因此,七年级学生研究的主题是城市生活丰富,B项正确;民族交往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社会风气开放与“宋代蹴鞠铜镜”“昆曲脸谱”无关,排除C项;唐弈棋仕女”“宋代就鞠铜镜”与文学艺术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B项正确;京剧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故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排除A项;明朝时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排除C项;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乾隆年间,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材料中“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体现出京剧发展特点是博采众长,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京剧贴近生活、政策鼓励以及题材广泛,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尧舜生中的“生”,汤武净中的“净”,桓文丑旦中的“丑”和“旦”,再联系题干中“角色”、 “一大戏台”等可判断这幅楹联描述的是一种戏剧,即京剧,只有京剧中有“生、旦、净、丑”等角色划分,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乾隆皇帝是清朝的,京剧也诞生于清朝,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依据“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腔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戏曲在融合中创新从而形成了京剧,B项正确;题干说明京剧是由多种剧种融合创新而成,而不是说明由多剧种组成,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京剧深受帝王喜爱或戏曲源于现实生活,排除C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优点,加以创造改进”可知,京剧吸收了各家剧种的优点,并有所改进,体现了京剧博采众长,B项正确;独树一帜是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古朴厚重是指古老厚重中包含了古老和厚重,古老一般是指年代的久远,厚重一般是指成名的文化遗传,一般用于形容很深的文化底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因循守旧是指照老样子不改,不求革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据所学可知,清朝时形成的被誉为“国剧”之一的新剧种是道光年间形成的“京剧”,D正确;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是元朝时期的戏曲和诗歌,A排除;徽剧为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也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B排除;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C排除。
17.A
【详解】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材料所述的剧种是京剧。昆曲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迎合民众文化需求。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内容“蓝脸、红脸”等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8.(1)局面:开元盛世。
原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答出其中2点即可)
(2)节日:中秋节。
词风:豪迈飘逸。
(3)贡献:重视剧情构思:善用戏剧写作手法:描绘引人入胜的情节:元杂剧的奠基人。(答出其中2点即可)
(4)小说:《红楼梦》。
意义:从名著中学到更多的历史常识和智慧。
(5)关系:文史不分家;但不能把文学等同于历史。
【解析】(1)
局面:根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得出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
节日:根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出是与月圆有关的中秋节。词风:根据所学其风格是豪迈飘逸。
(3)
贡献:根据“关汉卿重视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注意运用村托、铺垫、误会、巧合等戏剧手段,把管通的人或事写得引人入胜。”得出重视剧情构思、善用戏剧写作手法、描绘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4)
小说:根据所学,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曹雪芹前80回,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意义: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从名著中学到更多的历史常识和智慧。
(5)
关系:根据所学可得出,文史不分家;但不能把文学等同于历史。
19.(1)《资治通鉴》;司马光。
(2)《窦娥冤》;马致远(或郑光祖或白朴)。
(3)《红楼梦》。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等。(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它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2)
根据所学知识,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3)
根据所学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进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这部小说是“《红楼梦》”
(4)
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