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综合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5 10: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按照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把中国划分成了四个区域,其中以“高寒”为特征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我国四大牧区与其优良畜种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牧区—三河牛 B.新疆牧区—牦牛
C.青海牧区—细毛羊 D.青藏牧区—伊犁马
《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从浙江舟山群岛到西藏阿里北纬30°纬线经过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全景式图画。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北纬30°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摄制组在B地区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
A.云南的过桥米线 B.陕西的羊肉泡馍
C.新疆的羊肉串 D.西藏的青稞酒和糌粑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洞庭湖退耕还林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6.被誉为“沙漠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马
下图为“西北地区图”与“青藏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D.青藏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高耸,地高天寒
8.下列对三江源地区、塔里木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怒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④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是西北重要的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9.G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策克,终点为云南省磨憨。读G213国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213国道沿途共经过了内蒙古、甘、川和云四省区
B.G213国道沿途的少数民族风情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高山族的丰收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
C.策克—若尔盖段,沿途沙漠、草原、雪山等美景不断,在湟水沿岸分布着大片稻田
D.沐川—磨憨段,途径景洪,可见成片的香蕉林、邂逅亚洲象
2020年暑假期间,荆门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到青藏地区开展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共同完成研学报告。结合下图,回答下列10-11题。
10.同学们出发前做的准备工作及原因,正确的是( )
A.了解满族、回族的风俗习惯——方便与当地居民交流
B.带张中国地形图——以防在西宁、林芝等城市考察时迷路
C.带上坎儿井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D.带上羽绒服、棉鞋——当地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
11.同学们递交的研学报告中,所写内容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地表崎岖 B.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石块建造的碉房
C.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12.青藏神山圣寺,雪山连绵;东北白山黑水,沃野千里。读下面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简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B.甲地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
C.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
D.乙地区是三江平原,这里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西安某中学暑假计划乘西银高铁去银川研学旅行。读“西银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在西银高铁上,最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B.东南丘陵层层叠叠的茶园
C.“人家尽枕河”的水乡 D.遮天蔽日的森林
14.针对此次研学的目的地,同学们制定的研学目标不可行的是( )
A.调查高铁对当地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B.考察宁夏发展稻渔乡村生态观光园的有利条件
C.体验回族民俗风情
D.探究西北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国计划于2020年正式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图为“三江源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三江源地区( )
A.三江源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珠江
B.三江源地区的众多湖泊都是淡水湖
C.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有发展生态经济
D.三江源地区的景观特征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6.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
②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③被誉为“世界水塔”
④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草地退化、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18.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南方地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西北地区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青藏地区主要是水能和有色金属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图中①②最可能分别表示( )
A.气温低,空气稀薄 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0.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B.河流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
C.土层薄,土壤比较贫瘠 D.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二、解答题
21.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北差异明显。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耕地类型是____。
(3)我国四大牧区中A是____牧区,该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作物的熟制是____。
(4)我国河湖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流域,海洋渔业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图中B是____渔场。
22.读“资料”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位于西部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资二: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1)____——____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也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读资料一知道,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青藏地区的环境特征是____。
(3)读资料二得知,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是____地区和____地区。
(4)想一想,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主要在哪个地区常见?
23.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了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食物本草》中载:艾叶具有祛湿、散寒、驱邪毒等功效。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悬艾、引艾、熏艾的习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有______、______地区(填字母)。
(2)“青团”如图所示,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或者莲蓉等馅料制成的点心,已经成为一种网红食品。根据你的知识,青团应该是______(填字母)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_______一线以_______(方向),大部分属于_______气候,是我国__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3)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______,降水量逐渐_______,古人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将其悬于房前,可以起到_______(双项)的作用。
A.装饰房屋 B.驱除蚊虫 C.辟邪祈福
参考答案
1.C
【详解】我国按照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把中国划分成了四个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征的地理区域是青藏地区;故答案选C。
2.A
【详解】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自都有自己的优良畜种: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的细毛羊、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牦牛,另外宁夏的滩羊也是我国著名的畜种之一。故选:A。
3.B 4.D
【详解】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北纬30°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图中的B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该地以畜牧业为主,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有河谷农业的分布,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青稞、豌豆等,在该地可以品尝青稞酒和糌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D
【详解】以上四种做法中,洞庭湖退耕还林、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都符合“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而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故选D。
6.C
【详解】我国四大区域中,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戈壁荒漠,沙漠中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结合所给答案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D 8.D
【解析】7.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A错误。随着降水量的不断减少,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错误。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主要为畜牧业,种植业为河谷农业,C错误。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高耸,地高天寒,D正确。故选D。
8.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①错误。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②正确。塔里木盆地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③正确。塔里木盆地内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不适合发展农业,④错误。①④错误。根据题意要求,故选D。
9.D
【详解】读图可得,G213国道大致呈南北走向,经过内蒙古、甘、青、川和云五省区,故A错误。G213国道沿途的少数民族风情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G213国道不会经过台湾,故B错误。策克—若尔盖段,沿途沙漠、草原、雪山等美景不断,在湟水沿岸分布着大片青稞种植区,不会看到大片稻田,水稻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沐川一磨憨段,途径景洪,可见成片的香蕉林、邂逅亚洲象等,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0.D 11.B
【详解】本大题以青藏地区为材料,涉及民族分布、地图的使用、地方建筑物、当地气候对生活用品的选择、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建筑、农牧业分布、河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青藏地区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0.满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而青藏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A错误。同学们去的是青藏地区的西宁和林芝等城市考察,城市应该带青藏地区的城市交通图,地形图是用于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等,B错误。坎儿井是新疆的取水设施不是青藏地区的,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C错误。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特点是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所以需要带上羽绒服和棉鞋早晚保暖,D正确。故选D。
1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雪山连绵。地表崎岖是云贵高原的自然特征,A错误。碉房是青藏地区的民居,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一般中间设小天井。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B正确。青藏地区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原上,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水草丰美,而种植业则分布在河谷地带,河谷气温较暖和水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C错误。三江源中的“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没有雅鲁藏布江,D错误。故选B。
12.B
【详解】关于青藏地区与东北地区的说法,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甲地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也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乙地区是三江平原,这里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故选B。
13.A 14.D
【详解】13.由图可知,西银高铁沿线经过了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最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故A正确。西银高铁没有经过东南丘陵;也没有经过江南水乡;沿线经过的地区以半干旱区为主,降水较少,不会看到遮天蔽日的森林,故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4.此次西安某中学的研学,可能调查高铁对当地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也可能考察宁夏平原发展稻渔乡村生态观光园的有利条件;宁夏境内的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可以体验回族民俗风情;“中华水塔”位于青藏地区的三江源,此次研学没有经过,不能作为研学的目标,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5.C 16.D 17.C
【详解】1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A错误。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大多是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大多是咸水湖,B错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有发展生态经济,适度发展旅游业,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述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景观的,D错误。故选C。
16.三江源地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①错误。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②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被誉为“中华水塔”,③错误。三江源地区地广人稀,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锐减,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④正确。故选D。
17.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成为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C正确;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ABD错误。故选C。
18.A
【详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优势能源是:北方地区多煤炭和石油;南方地区多水能;青藏地区多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西北地区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9.A 20.B
【解析】19.冰川和冻土的形成与气温低有关,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明度好,光照充足,A正确;冰川、冻土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气温低与光照充足也无关,B错误;太阳辐射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藏高原气温低的不足,C错误;冰川、冻土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空气稀薄,阳光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损失少,太阳辐射强,D错误。故选A。
20.青藏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A相符;该地区最初的水源来自雪山和冰川的融水,降水较少,B不相符;土层薄,碱性的草原土壤和漠境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沙粒含量较多,C相符;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适应高寒生态环境,有“高原之舟”之称,D相符。本题要求选择与其环境不相符的选项,故选B。
21.(1)400
(2) 小麦 旱地
(3) 西藏 一年一熟
(4) 长江中下游 舟山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农作物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是水稻,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读图可知,A是我国的西藏牧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4)我国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渔业的分布地区,东部和南部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分布地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2.(1) 秦岭 淮河 0
(2) 干旱 高寒
(3) 北方 南方
(4)北方地区
【详解】(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2)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水汽难以到达,因此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其环境特征是高寒。
(3)有材料二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经济发达,包括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4)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植被类型是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3. 南方 北方 西北 青藏 A
B
秦岭 淮河 南 亚热带季风 水稻 水田 升高 增多 BC
【详解】(1)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B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位于西南,是青藏地区。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根据材料“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了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可知,能够广泛生长的有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2)由材料中所给的“青团”材料可知,“青团”应该是A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充足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
(3)端午节为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国即将进入夏季,因此每逢端午节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由材料可知,艾叶具有祛湿、散寒、驱邪毒等功效,因此古人利用艾草悬于房前,可以起到驱除蚊虫、辟邪祈福的作用,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