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堂】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课堂】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7: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能力目标
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酸雨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通过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2.难点: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展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酸雨毁坏的树木、因酸雨致死的树木、被腐蚀的佛像)。
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
生: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二)新课讲授
进步,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酸雨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什么是酸雨及酸雨的危害。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酸雨呢?
生:酸雨就是酸性较强的雨。
师:正常雨水的pH 不小于5.6,酸雨的pH则小于5.6。哪位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酸雨就是酸性较强的雨。正常雨水的PH值不小于5.6,而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硫化物和氮化物等酸性气体),遇到水蒸气和冷空气就会形成酸雨。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影响范围大。
师:酸雨的pH值要小于我们正常的雨水,那这种带有酸性的雨水,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生: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生: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
生:酸雨能毒害作物根系,导致作物发育不良或死亡;
生:酸雨能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生:酸雨促使森林衰亡;
生: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师: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生: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共同形成的。
师:同学们请结合刚才我们对酸雨的了解,想一下我们该如何对酸雨进行预防。
生:燃烧含硫量低的煤和石油,限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师;有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师百害而无一利的。
师: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你能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有了方案,再尝试完成它。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呢?
生:探究实验法。
师:探究实验的步骤同学们能想起来是那些吗?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表达。
生: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生:可重复原则。科学性原则。
师:我们说酸雨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做实验的就不能直接来利用他来做实验,那我们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材料呢?
生: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师:我们利用什么来证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生:可以利用种子的萌发情况来,从侧面展现出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师:问题和假设我们都已经解决了,那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设计一下实验步骤吧。
生:(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4)观察并做记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 5 )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组织学生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师:同学们设计的实验都很好,请同学们回家后,按照刚在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相关实验。记录数据,然后再下次课上各组展示每组的数据。
师:虽然实验我们能将实验现象得出,但我们还是可以对结果进行相关的预测。
师:如果两个装置中种子的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异,说明?
生: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
师:用酸雨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较高较好,说明:
生: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师:如果用清水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较高较好,说明:
生: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师:再种子萌发后,同学们也可以进一步的研究一下酸雨对生物生长什么影响.
师:展示下面相关的实验步骤。
师:展示小麦种子实施研究方案和幼苗小组实施探究方案。
3.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
师:同学们,想一下我们身边常见的重金属有哪些?
生:电池中还有的镉金属,以及汞金属,和砷金属。
师:汞的无机化合物毒性很强,其有机化合物容易进入生物组织,且有很高的蓄积作用,毒性更强。
师:镉可以通过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进入农作物,最终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并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富集。镉的毒性也很大。
师:这几种金属都能引起什么呢病症呢?
生:水俣病:1956年日本水俣镇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患者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甚至疯癫。
生:疼痛病:1955~1972年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当地居民用含镉的废水灌溉稻田,使土壤中的含镉量明显增高,患者食用含镉量高的大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中毒,导致胃和肾受损,全身疼痛难忍。
师:我们应该怎么去防止这种危害呢?
生:  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对其他重金属污染源,也严加防范和治理。
4.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师: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下面同学们讲述一下什么是温室效应和。
生:温室效应: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师:这种现象有什么危害呢?
生: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
生: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师:什么是臭氧层破坏?
生:臭氧层破坏是指臭氧层变薄、臭氧层中的臭氧变稀。
生: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氮氧化物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在南极等地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生: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三)课堂练习:
1.调查当地生态环境时,其调查的方式包括( )
①实地调查 ②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咨询 ③自己想象 ④通过图书馆、报纸杂志、电视台或互联网收集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要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向有关部门咨询,也个一查找相关资料。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应当如何做 ②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③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再进行小组调查的时候,小组内的成员的分工要明确,小组成员确定后我们可以通过熊有关部门的询问来了解我们索要了解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
3.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不包括(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氮
D.二氧化硫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他引起的是温室效应。
4.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导致的结果不包括( )
A.破坏食物链 B.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增多
C.农作物减产 D.全球气候变暖,台风和飓风频繁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的产生会使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引起风害的影响。臭氧层的破坏减少了对紫外线的过滤作用,是的皮肤疾病的增加。
(四)课堂小结
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
五、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