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4: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鲁滨逊漂流记》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经典冒险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容,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是节选,它出自整本书的开头部分,描写鲁滨逊刚流落荒岛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 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编排,选编的三篇课文都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的,阅读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本文是单元首篇课文,也是唯一的精读课文,且仅有此文有梗概,所以是认识“梗概”的范例,也是落实单元习作“学习写作品梗概”的范本 本课是第1课时,学习重点是认识梗概,借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对人物做出初步评价。教师要创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运用比较策略和联系策略,引领学生在反复比读中发现梗概的写法,通过罗列小标题、填写人物概念图等学习活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在寒假已经阅读过整本书,对书中的故事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学生不能从细节处入手进行比对等。同时故事梗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教学中要把重点和难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事故事梗概,怎么写故事梗概。
教 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生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难点: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ppt、作业本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设计意图及批注 (关注点、预设、问题、板块等)
板块一:目标引领,导入新课 1.读篇章页,明确目标。 (1)谈话引入。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它们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本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这一单元选编的三篇散文《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是历险类长篇小说中的节选。 (2)读篇章页,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课件出示)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学习写作品便概。 2.导新课,揭示课题 (1)揭题西方有一部冒险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被列为青少年的必读之书,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板块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了解音译,明其译名。 题目中的人物是由 Robinson这个英文名字翻译过来,所以有的版本也把“逊”写成“孙”。 2.出示简介,了解写作背景。 交流简介,畅谈收获。 板块三:认识“梗概”和“节选” 1.关注篇章,发现不同 自读思考:快速浏览课文,这篇课文和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课文编排形式不同,本文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 2.了解“梗概”,知其作用。 (1)(板书:梗概)提问:什么是梗概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梗概是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故事等的简单介绍。 (3)列举梗概,深入认知 如果你想选一本喜欢的书可以在编者推荐或内容介绍栏目中,找到梗概了解一下:当你在网上浏览喜欢的影视剧,梗概能帮你了解剧情和演员。 3.对比梗概,认识节选。 (1)提问。节选又是指什么呢,与梗概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节选就是从原著中选取出来的一些精彩片段) 板块四:聚焦“梗概”,梳理情节 1.出示要求,引导尝试概括小标题。 学习活动一: (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批注在对应的段落旁。 (2)同桌之间交流。 (1)聚焦故事起因,教师示范批注。 ①默读梗概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部分写了鲁滨逊的什么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②学生交流,教师示范批注。(相机板书:流落荒岛) (2)方法迁移,学生自主批注 ①学生默读梗概,并拟定小标题,批注在对应的自然段旁。 ②交流反馈。 预设一:做木筏—搭帐篷—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收麦子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预设二: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③引导发现。小标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借助语段中的关键词来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将其中内容相近语段的关键词进行归并,如做木筏、搭帐篷可以归并为“建房定居”,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收麦子可以归并为“畜养种植”,这是概括小标题的一种好方法。 ④修改完善。交流反馈后请学生调整不当的、补充遗漏的。(相机板书: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借助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1)借助小标题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预设:一次,鲁滨逊乘船遇险,流落荒岛。为了生存,他建房定居,畜养种植,解决吃住的问题,在岛上还救下了野人“星期五。最后,他们在船长的帮助下顺利回到英国。 (2)小结方法,将小标题一个个串联起来,适当添上连接词,就能帮助我们说清楚梗概的主要内容。 3.对比阅读,发现梗概特点 ①提问,梗概中是否可以不写“流落荒岛”或“回到英国”的相关内容 ②对比阅读,交流反馈。 ③小结。梗概应有完整的结构,包括故事的起因(落荒岛)、经过(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和结果(回到英国)。(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结构完整) (2)交流事件特点 ①引导。这些小标题就像书的目录一样,(出示原著目录)与目录中其他小标题对比,想想作者为什么要选这几个事件写进梗概里,而不选其他事件。 ②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③小结。梗概的篇幅有限,写进梗概中的事件应在故事中起关键作用一即引起人物性格或命运转变的关键事件。如:“流落荒岛”,鲁滨逊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建房定居”“畜养种植”解决了吃住问题是鲁滨逊活下去的头等大事;救“星期五”又让他有了伙伴的陪同,减少了孤独而“回到英国”使鲁滨逊重新回归文明世界。(相机板书:关键事件) 4.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阅读梗概,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完成人物概念图。 预设:敢于冒险、遇事冷静、聪明能干、不畏艰险、机智坚强。 板块五:指导书写,总结收获 1.出示生字,同桌互读 2.观察生字,交流哪些字在书写时要特别提醒大家。 3.完成作业本第一题第二题。 第二课时 板块一:借助导图,回顾梗概要点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梗概,通过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把握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回顾。 2.借助作业本回顾,完成作业本第三题。 3.图文结合,简述故事。 板块二:完善表格,把握节选的主要内容 1.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活动一: (1)快速阅读节选部分,边读边梳理鲁滨逊面临的生活状态,并概括节选的主要内容。 (2)完成表格。 2.交流汇报。 预设:没法估算日子,缺乏物资,没有住的地方,恐惧、沮丧 交流汇报解决的方法。 3.纵观表格,把握定位。 通过表格梳理,你发现了吗,课文选自小说的哪一个情节? 4.这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块三:合作探究,明晰心态变化 鲁滨逊在黄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习活动二: (1)自主阅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用关键词写下自己的批注。 (2)小组讨论,以喜欢的形式绘制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图。 2.交流反馈。 3.从心态图中感受到什么? 板块四:感统深受,体会人物精神 1.观察阅读“好处坏处”表,这个表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 2.你喜欢鲁滨逊吗?为什么? 板块五:迁移延伸,分享感受 1.你在寒假读过这本书,说说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作 业 设 计 课前作业: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本。 2.抄写词语。 3.读完整本书。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积极乐观 勇敢坚强 智慧应对 聪明能干 苦闷失望 不畏艰难 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