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瓜果音乐会
请您欣赏
水果能发出这么动听的声音,你能用身边的用品,让它们也发出声音吗?
如一把尺、一根橡皮筋、一本书等。
并说一说,怎样才能让它们发出声音?
以上活动都说明:
使书本、橡皮筋、尺等物体振动时,这些物体就可以发出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
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用手指轻轻压在自己的喉部位置,
并试着发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仔细感觉一下,唱歌时喉部的动态。
这个活动告诉我们:
人发声是因为声带的振动。
同理:
关门时发出声音是因为———的振动;
敲击桌子发出声音是因为———振动;
书本发出声音是因为——————的振动;
弹琴时发出声音因为——————的振动;
……
门
桌面
书本
琴弦
活动:
参与活动并仔细观察,
并说出你看到、感觉、体会到了什么
1、敲击音叉听声音;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
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一部分接触水面;
4、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一悬挂着的乒乓球;
用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它在振动。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飞溅出来。
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反复弹开。
2、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活动:
先敲击音叉,听听声音,并迅速用手握住音叉,仔细听声音的变化。
现象:
敲击时,音叉发声;当用手握住音叉时,声音立即停止。
说明:
物体停止振动时,不再发声。
3、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问题:
书本、橡皮筋、音叉等都是固体,是不是只有固体才能发声?
泉水叮咚响
北风呼呼地响
琴瑟和弦
液体
气体
固体
4、固体、气体和液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琴弦的发声原理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源
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的条件:
1)固体、液体或气体
2)物体在振动
乐器都属于声源。
三、常见的乐器
钢琴
敲击簧片,簧片振动发声 。
琴弦振动发声
二胡
京胡
瑶琴
古铮
琴弦振动发声
洞箫
竖笛
空气振动发声
钟体的振动发声
架子鼓
大小中鼓的鼓面、踩镲 等振动发声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3、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4、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A
2、如图所示,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A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怎样发生的现象是( )
A.宇航员在月球上要靠无线电话通话
B.人说话时手摸喉头、手感觉振动
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球弹
D.用手按住余音缭绕的锣面,锣声立即停止
A
4、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消失了;吹笛子时发出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振动引起的。
琴弦
振动
空气
5、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A
6、当声音消失的时候,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人们用手语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B.汽车喇叭没有了作用
C.马路边的居民不必再受噪声的干扰
D.在大山中会有回声
D
7、遇到大风天气,路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 )
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来的
D.空气振动产生并由固体传来的
B
8、二胡是靠——————振动发声,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的振动,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的振动。
琴弦
空气柱
河水
鼓面
空气
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某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
②④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1课时)导学案
第1课时:声音的产生
一、要点梳理
1、声音是物体的————————产生;
2、振动停止时,发声也——————;
3、——————物体振动时都能发声;
4、声源是——————的物体;
5、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目的是将音叉的振动现象————,以便于观察。
二、温馨提示
1、一切物体(包括固、液、气体)振动时都能发声;
2、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能听到;
3、物体停止振动时就不再发出声音,但由于声音能向四周传播,且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有时物体不发声了但还有余音传入耳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发声物体的振动有时是不易察觉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将这个振动现象放大。
三、解题指导
[例题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B C D21cnjy.com
[解析] A、吹着的哨子,空气柱在振动,产生声音
B、真空罩里响铃的闹钟在振动,尽管听不见,但声音已经产生了。
C、收音机可以产生声音,但关闭了,所以不振动了。
D、敲击水瓶琴,瓶子在振动,产生声音。
[答案] C
[例题2]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小明列举了以下四种体验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
C.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
D.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
[解析]A、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说明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可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21教育网
[答案] D
四、同步训练
1、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2、(声音的产生)下列乐器中依靠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
A.竹板 B.笛子 C.小提琴 D.锣
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4、有四个实验现象: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
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
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的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
6、下列四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发声的音叉把球弹开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扬声器发声时纸片跳动 D、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同声音不同
7、下面几个小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声音明显减弱
B.在鼓面上撒些纸屑,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
C.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布包好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
D.少儿玩的土电话
8、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来电号码,却听不到手机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9、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事实依据是( )
A.按住发声的音叉,音叉产生的声音消失
B.不断抽去真空罩里的空气,罩中音乐片发出的声音变小
C.增大击鼓的力度,鼓声的响度增加
D.随着发声吸管长度被剪短,声音的音调、音色均有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