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课《陈情表》课件(共6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课堂精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1课《陈情表》课件(共6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课堂精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2: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陈情表》:看李密如何说“NO”



父兮生我,母兮鞠jū我。
拊fǔ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hào天罔极。
——《诗经·小雅》
3000年前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2000年前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陈情表》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1000年前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苏轼
陈:陈述;
情:衷情;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如《出师表》)
解题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李密(224—287)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任主簿,推辞不就。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为巩固政权,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为由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任职洛阳。官至汉中太守。因诗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时代背景
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周树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察举制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自下而上推选人才。汉高祖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汉武帝时达到完备,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起、拔、点(用于布衣任官)。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升、拔擢、进、迁、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黜、夺 (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chǐ(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4. 关于调动职务的:迁、移、调、徒、、出(指出京受任)、陟zhì(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5. 关于兼职的: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假(代替无本官的职务)
险衅(   )   夙遭闵凶(    )
终鲜兄弟( ) 门衰祚薄(  )
期功强近( ) 茕茕孑立(    )
床蓐(  )   逮奉圣朝( )
供养( ) 太子洗马(   )
猥以微贱(  ) 陨首(   )
逋慢(   ) 日笃(   )
矜育(   )   过蒙拔擢(  )
优渥(  ) 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更相为命( )
 
xìn


jīn
xiǎn
zuò
sù mǐn
qióng jié
yǔn
wěi
méng zhuó


jī qiǎng
dài
yǎn
gōng /gòng
xiǎn

gēng
1、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 。
2、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
3、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
形容非常孤单, 没有伴侣。
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
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5、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 死亡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即将灭亡。
成语:
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
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
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8、结草街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报恩的故事。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
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成语:
是谁陈情?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
为了巩固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必须采取怀柔政策。
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自身赴京城洛阳任职。李密就在征召之列。
为何陈情?
辞任太子洗马
洗(xiǎn)马,一作先马。“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秦汉始置,太子出行时为先导。汉时亦作“先马”“前马”。负责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
如何陈情?
学习课文第一段
研习课文:
译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以〕因为
〔险衅〕指命运不好。险,坎坷。衅,祸患。
①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
②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隙。~端。挑~。
〔夙〕早年。
〔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臣密言: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
·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见背〕见,指代性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对于自己怎么样,译作“我”。背,背弃。
〔行年〕年岁。
〔夺〕改变。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愍〕怜惜。
〔躬〕亲自。
〔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不行〕古今异义词,不能走路。这里形容柔弱。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至于〕古今异义词,一直到。
〔成立〕古今异义词,成人自立。
祖母刘愍 (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
·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既……终……〕固定句式,可译作“既……又(也)……”
〔祚〕福分
〔鲜(xiǎn)〕 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
〔儿息〕儿子。息,子。
【名】①福分。真主已出,隋祚不长。——《隋唐演义》;
②帝位。践祚(即位;登基)
zuò
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期功〕指近亲。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
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强〕(qiǎng),勉强。
〔五尺之僮〕指儿童、小孩子。
孑立 ,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
词语积累:形影相吊,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夙婴疾病〕被动句。婴,被……缠绕。
〔蓐〕草垫子。
〔汤药〕古今异义词,吃饭喝药。
〔废离〕废,废止,停止。离,离开。
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 ,未曾废离。
第一段写了什么?哪句话奠定文章悲凉的基调?
合作探究
叙述李密的悲惨身世。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小结
一、陈孝情
家庭不幸
祖孙相依
父丧母嫁
多病孤苦
祖母抚养
人丁衰微
祖母卧病
先诉惨况,
引起同情
学习课文第二段
研习课文:
译文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逮〕及、到。
〔奉〕 敬辞,承奉。
〔沐浴〕这里指承受恩泽。
〔清化〕清明的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经考察后予以推举。
〔孝廉〕汉代所设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晋时仍保留此制。
〔举〕推举,推荐。
〔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
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供养无主〕供养,动词作名词。供养祖母之事;
主,主事的人
〔拜、除〕 授予官职。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寻〕不久。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猥〕谦辞,辱。
〔以〕介词,凭。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当〕担任,充当。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陨首,杀头。上报,报答皇恩。
〔具〕通“俱”,全,详尽。
〔闻〕使动,使上闻、报告。
〔切峻〕急切严厉。
〔逋慢〕有意拖延
〔急于星火〕(于星火)急
星火,流星的光,比喻急迫。
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奔驰〕赴京就职。
〔日笃〕一天天地。笃,病重。
〔苟〕暂时,苟且。
〔告诉〕古今异义词,申诉(苦衷)。
古今异义
沐浴清化
古义: 指承受恩泽
今义:洗澡、洗浴
供养无主
古义:没有主事的人
今义:没有主人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 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刊登在报纸上
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二层
叙朝廷征召之殷
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一段突出情感的是哪一句?
合作探究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结
二、陈苦情
朝廷征召之殷,退很难
养祖母无主,进更难
学习第三段
研习课文:
译文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惟,想。
〔故老〕元老,旧臣。
〔犹〕尚且。
〔蒙〕受到。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
程度更为严重呢。
怜悯,同情 愿陛下矜愍愚诚(《陈情表》)
(qín)矛柄,也指戟柄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jīn/qín
〔少仕伪朝〕少(于)伪朝仕,状后,省略介词。
〔历职〕连续任职。
〔宦达〕做官显达。
〔矜〕看重、推崇。
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wò)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至〕极。
〔过〕过分,指屡次提升。
〔宠命〕加恩特赐的任命。对上司任命的敬辞。
〔盘桓〕 犹疑不决的样子。
〔所希冀〕 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
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但〕只是。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这里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
〔气息奄奄〕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意思是随时都可能离世。
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无以〕固定句式,亦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终〕使动,使……结束。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更相〕相互。
〔是以〕因此。是,代词。以,介词。
〔区区〕古今异义,古义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为少。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作者为什么要提及自己在蜀汉任官的经历?
一臣不事二主
他担心晋武帝怀疑自己心系蜀汉,忠于故主,因此极力贬低自己,以打消武帝的疑虑。
第三层有关祖母疾病的描写有什么动人之处?用了什么手法?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比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
“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祖母刘病重垂危的真实;
四字骈句,浮现了刘氏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样子,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合作探究
伏惟(找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朝廷)
且(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个人)
但(述苦衷):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小结
三、释疑虑
治国之本(朝廷):孝治天下
明述苦衷(祖母):祖母病笃不能远离
解释误会,
求得体恤
从政追求(个人):图宦达,不矜名节
学习第四段
研习课文:
译文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有〕通“又”。
〔乌鸟私情〕名词作状语,象乌鸟反哺一样的私情。后用“乌鸟私情”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终养〕即“养终”,奉养到最后。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辛苦〕古今异义词,古,辛酸悲苦;今,身心劳累。
〔非独〕不仅,不止。
〔牧伯〕称州郡长官。
〔皇天后土〕皇为天,后为土,这里指天地神明。〔鉴〕明察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
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矜愍〕怜悯
〔愚诚〕愚昧的诚心
〔听〕成全
〔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保全。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译文:我活着应当以死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象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使您知晓。
〔结草〕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词语积累: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
·
·
古今异义
是以区区
古义:自己的私情
今义:多指小
臣之辛苦
古义:心酸悲苦
今义:辛苦劳果;劳烦别人时表示客气、慰问
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合作探究
愿乞终养
李密为祖母养老送终意味着不能对朝廷尽忠,他找到了一个什么两全的办法?理由是什么?
先尽孝后尽忠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小结
四、陈忠情
先尽孝:愿乞终养(报养日短)
后尽忠: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尽节日长)
折中解决,
赌咒发誓
脉络
梳理
先陈孝情
博得同情
复陈苦情
打动真情
再释疑虑
消除隔阂
后陈忠情
折中示好
示之以忠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作业来啦:
背诵《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