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3.2《宇宙的边疆》
1.(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的(上千亿个恒星),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C.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2.(2022春·福建宁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损害了身体健康。
②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③一些股票“分析师”整天做的事情就是回顾昨天头头是道,展望明天模棱两可,却还自调为专家、老师,真是恬不知耻。
④各级政府应该好大喜功,多为百姓谋福利,圆百姓的幸福梦。
⑤此次实战演练中,蓝军扫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⑥蔡元培校长给人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2022秋·四川广安·高一广安二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 ① 。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 ② 。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借代、排比、比拟 B.比喻、排比、拟人
C.排比、比喻、夸张 D.借代、夸张、比喻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十分肥美,十分舒适,十分宜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三颗星中,中间的一颗很亮,________________。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________________,也叫作牵牛星。
7.(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中新网2011年11月20日电 在科学家们再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后,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可能真的要被改写,光速并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今年9月22日,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到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经测算,中微子跑过这段732千米距离所用的时间,比光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
这一结果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困惑,因为这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的理论相悖。
10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优化了实验方案并开始复核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最终“新的测量方法没有改变最初的结论”。
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也表示,在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这一结论被驳倒或者被证实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8.(2022·江苏南京·统考模拟预测)《宇宙的边疆》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说明性于一体的经典科普作品。请仿照其写法,以“水”为说明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说明中有议论;(2)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3)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2022春·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当我们观看远距离外的物体时,看到的并非它现在的影像,而是之前某一时刻的。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因此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来的光就是那时发出的。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造成的距离改变,发出这些光的地方与我们现在的距离不是138亿光年,而是大约469亿光年。这就是我们此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之为“粒子视界”。当然,未来的观测者将能够看到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光波。
我们未来可观测的范围还受到宇宙膨胀速度的影响。由于宇宙膨胀,宇宙间相距遥远的两点在相互远离,远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哈勃定律。因此只要足够远,远离的速度将超过光速。这与相对论中光速是物体或信号传播最大速度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这是空间膨胀引起的,其速度是相对于遥远的物体而不是本地的物体。如果宇宙膨胀减慢,光最终还是会传过来。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宇宙膨胀在加速,这种情况下一定距离之外的光将永远无法抵达我们这里,这个界限称为“事件视界”。
通常我们把信号所能传播范围以内的时空称为“可观测字宙”,有时就干脆简称为“宇宙”。由于上述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的存在,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但是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时空中将存在大量甚至无穷多彼此互相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部分,有些学者把这些也称为不同的宇宙。不过,在传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这些时空区域都有相同的膨胀历史。因此,称它们为同一宇宙的不同部分更合适一些。
(摘编自陈学雷《宇宙是唯一的吗?》)
材料二: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有两个伴侣,它通过引力——跟使我待在坐椅上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
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千米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摘编自卡尔 萨根《宇宙的边疆》)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天体不是其现在的影像,而是很多亿年前它们的影像。
B.宇宙间某个星球所发出的光能否到达另一个星球,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宇宙膨胀速度的快慢。
C.在数量庞大的星群之中,应该还有其他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其周围伴随着行星,行星上有生命存在。
D.我们所能看到的恒星,其存在状态有很大区别,有的正处于青年或中年时期,有的则已经接近消亡。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观测的宇宙范围有限,这缘于粒子视界的存在,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而且可能无限广阔。
B.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出了微光,但是这些微光,在80亿光年这样的大距离之外其实很难看到。
C.“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带有解说性质,由此可推断材料二是解说词类文本。
D.本星系群大约是由20个子星系组成的,其中名为M31的星系就是我们的银河系,我们的地球就处在银河系边缘地带。
11.下列对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称之为“粒子视界’”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诠释了“粒子视界”这一基本概念。
B.“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使内容具体可信。
C.“像流水”和“像肥皂泡”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突出恒星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的特点,后者突出有些恒星的脆弱。
D.“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于某些星球的密度之大有具体印象。
12.材料二的语言风格可以分为两种,请简要说明。
13.要把握科普类文本的内容,往往需要抓住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关系。请据此概括两则材料的说明顺序。
(2022春·内蒙古赤峰·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1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C.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16.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
高洪
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近几年来探索世界复杂性的混沌学的出现,使人类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发生了转义。混沌理论认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即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作用下非常复杂和模糊的现象。或许是宇宙在混沌的历史中偶然地“选择”了我们,而我们在宇宙的混沌的现实中还没有能认清它的真实面貌。所以,在混沌理论看来,“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自然观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7.下列对“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选择了宇宙”是与“宇宙选择了人类”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
B.“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
C.“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现存宇宙的样子只是人类对现有观测结果的描述。
D.“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
1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惠勒依据量子力学原理提出的“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
B.惠勒认为在宇宙产生某段进程当中,人类这一观察者产生,而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又会对宇宙产生重要影响。
C.“参与者的宇宙”这一观点有助于将“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这一争论统一起来。
D.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可以将“宇宙择人”和“人择宇宙”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是人类在一定认识阶段上的产物。
B.“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各自的道理,也分别有其局限性。
C.“宇宙和谐”论为“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一争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中国人对宇宙学的一个贡献。
D.近年诞生的混沌学,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第四单元
13.2《宇宙的边疆》
1.(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的(上千亿个恒星),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C.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括号应紧靠被注释词语“恒星群”;
B.“行星”后逗号应为顿号;
D.“老年星”后的逗号应为分号。
故选C。
2.(2022春·福建宁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损害了身体健康。
②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③一些股票“分析师”整天做的事情就是回顾昨天头头是道,展望明天模棱两可,却还自调为专家、老师,真是恬不知耻。
④各级政府应该好大喜功,多为百姓谋福利,圆百姓的幸福梦。
⑤此次实战演练中,蓝军扫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⑥蔡元培校长给人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这是形容勤劳的,而此处学生是“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肆意玩乐而非勤劳,褒贬失当。
②“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与“初春”矛盾。
③“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此处表达股票分析师不明确表明态度,使用正确。
④“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含贬义,此处想表达的是政府为百姓着想,而非浮夸,用在此句中感彩不当。
⑤“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侵扰,多含贬义,此处使用对象是我军的不对,用在此句中感彩不当。
⑥“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此处用来形容其胸襟气度,正确。
故选A。
(2022秋·四川广安·高一广安二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 ① 。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 ② 。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借代、排比、比拟 B.比喻、排比、拟人
C.排比、比喻、夸张 D.借代、夸张、比喻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十分肥美,十分舒适,十分宜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3.B 4.原句为感叹句,比陈述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画波浪线的句子前有“召唤”和冒号,原句更能体现“召唤”的意味,与原文联系更紧密。 5.①遂名鄱阳湖 ②洼湖里有鱼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语段中“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是排比,“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漾起的水波如花纹”等是比喻,“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是拟人。语段中没有使用借代、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分析原句与改写后的句子之间的区别,从句式等角度分析原句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如原句为感叹句,而改写后的句子是陈述句,感叹句情感表达更为强烈,更能表现对鄱阳湖的赞叹;
同时还可以联系画线句前的内容,从与前文联系等角度来思考分析。“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既然是“召唤”,自然要引发被召唤对象强烈的向往之情,情感要更强烈,故用感叹句更为准确。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横线前“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和横线后“鄱阳湖……”,可推知此处应填写“遂名鄱阳湖”之类的句子。
第②处,根据横线前“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和横线后“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可推知此处应填写“洼湖里有鱼”之类的句子。
6.(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三颗星中,中间的一颗很亮,________________。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________________,也叫作牵牛星。
【答案】 两旁的光芒较弱
正像一台两臂相等的天平
中间最亮的那颗就是牛郎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前面说“中间的一颗很亮”,故此处应写“两旁”的星的情况,与“很亮”相对,是“较弱”;
②处从后文“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可知,应用“天平”打比方;
③处后文说“也叫作牵牛星”,故此处应是说“牛郎星”。
7.(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中新网2011年11月20日电 在科学家们再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后,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可能真的要被改写,光速并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今年9月22日,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到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经测算,中微子跑过这段732千米距离所用的时间,比光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
这一结果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困惑,因为这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的理论相悖。
10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优化了实验方案并开始复核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最终“新的测量方法没有改变最初的结论”。
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也表示,在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这一结论被驳倒或者被证实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答案】科学家再次证明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拟写新闻标题,要能简要概括新闻内容,同时能吸引读者兴趣。
先看导语,“在科学家们再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后”,可以提炼出主要事件,“科学家再次实验证明”。
这段导语只提到“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可能真的要被改写,光速并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并未触及比光速更快的是什么,故要继续筛选,第二段“中微子跑过这段732千米距离所用的时间,比光还快了60纳秒”可看出,比光速更快的是“中微子的速度”。
加上第四段“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优化了实验方案并开始复核中微子超光速实验”可以看出,科学家们进行了两次实验,故可概括为是“科学家再次实验证明中微子速度超光速”。
根据字数要求,删减不太重要的字词即可。
8.(2022·江苏南京·统考模拟预测)《宇宙的边疆》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说明性于一体的经典科普作品。请仿照其写法,以“水”为说明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说明中有议论;(2)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3)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答案】毋庸置疑,地球处处都是水的寓所,水是地球上顽皮的孩子。它主要存在于三个地方,即空中、地下、地表,可谓是“狡兔三窟”。它的形态有如川剧绝活“变脸”一般,时而化为气体遨游九天,时而化为水流到处闲逛,时而化为寒冰封山冻海。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水的大家族里,不到地球水量三分之一的淡水不仅是大气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在现实中,人类浪费淡水资源的现象非常严重。“最后一滴水是人类悔恨的泪水”,这句富含深意的名言警示我们:保护淡水,刻不容缓!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本题为说明类微写作,说明对象为“水”。要求仿照《宇宙的边疆》的写法,兼用议论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要用上“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
本题以说明为主,打比方之外,还可以可以考虑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议论的运用可以,表达对节约用水的看法,还可以提出如何节约用水。打比方的说明可以是用比喻手法描述水的不同形态,或者以比喻凸显其珍贵。排比句上可以是在描述水的三种存在状态时运用,或者表述水对人类的意义上。比如:如果没有水,我们就如同树木一般,干渴至死;如果没有水,我们就如同鱼儿一般,失去赖以生存的源泉;如果没有水,我们就如世上所有的生物一般,走向最终的毁灭。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可以是在介绍水的物理属性或者重要作用时。只要整体连贯、得体,具体哪里用什么手法可依内容而定,无需过分斟酌。
介绍“水”,可以按照水的存在位置、存在形态、物理属性、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的顺序依次说明,结尾结合现实发出号召,应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这样行文有助于文段结构完整。
(2022春·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当我们观看远距离外的物体时,看到的并非它现在的影像,而是之前某一时刻的。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因此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来的光就是那时发出的。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造成的距离改变,发出这些光的地方与我们现在的距离不是138亿光年,而是大约469亿光年。这就是我们此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之为“粒子视界”。当然,未来的观测者将能够看到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光波。
我们未来可观测的范围还受到宇宙膨胀速度的影响。由于宇宙膨胀,宇宙间相距遥远的两点在相互远离,远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哈勃定律。因此只要足够远,远离的速度将超过光速。这与相对论中光速是物体或信号传播最大速度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这是空间膨胀引起的,其速度是相对于遥远的物体而不是本地的物体。如果宇宙膨胀减慢,光最终还是会传过来。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宇宙膨胀在加速,这种情况下一定距离之外的光将永远无法抵达我们这里,这个界限称为“事件视界”。
通常我们把信号所能传播范围以内的时空称为“可观测字宙”,有时就干脆简称为“宇宙”。由于上述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的存在,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但是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时空中将存在大量甚至无穷多彼此互相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部分,有些学者把这些也称为不同的宇宙。不过,在传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这些时空区域都有相同的膨胀历史。因此,称它们为同一宇宙的不同部分更合适一些。
(摘编自陈学雷《宇宙是唯一的吗?》)
材料二: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有两个伴侣,它通过引力——跟使我待在坐椅上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
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千米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摘编自卡尔 萨根《宇宙的边疆》)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天体不是其现在的影像,而是很多亿年前它们的影像。
B.宇宙间某个星球所发出的光能否到达另一个星球,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宇宙膨胀速度的快慢。
C.在数量庞大的星群之中,应该还有其他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其周围伴随着行星,行星上有生命存在。
D.我们所能看到的恒星,其存在状态有很大区别,有的正处于青年或中年时期,有的则已经接近消亡。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观测的宇宙范围有限,这缘于粒子视界的存在,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而且可能无限广阔。
B.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出了微光,但是这些微光,在80亿光年这样的大距离之外其实很难看到。
C.“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带有解说性质,由此可推断材料二是解说词类文本。
D.本星系群大约是由20个子星系组成的,其中名为M31的星系就是我们的银河系,我们的地球就处在银河系边缘地带。
11.下列对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称之为“粒子视界’”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诠释了“粒子视界”这一基本概念。
B.“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使内容具体可信。
C.“像流水”和“像肥皂泡”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突出恒星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的特点,后者突出有些恒星的脆弱。
D.“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于某些星球的密度之大有具体印象。
12.材料二的语言风格可以分为两种,请简要说明。
13.要把握科普类文本的内容,往往需要抓住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关系。请据此概括两则材料的说明顺序。
【答案】9.A 10.C 11.C 12.①严谨平实,如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数据真实准确,显得很严谨;讲述科学知识时,很少修饰和描写,准确而简明,显得很平实。
②生动形象,如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非常生动。 13.①材料一首先介绍“粒子视界”,指出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又介绍了“哈勃定律”和“事件视界”的概念,接着结合宇宙膨胀的情况,说明了什么是“可观测宇宙”,②材料二首先指出什么是星系,介绍其情况,再介绍“本星系群”,进而推出M31星系,从而引出我们自己的星系,最后对恒星进行详细的说明。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错在“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天体不是其现在的影像,而是很多亿年前它们的影像”,有些天体非常近,未必需要很多亿年才能把光传到地球上。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错在“人类观测的宇宙范围有限,这缘于粒子视界的存在”,以偏概全,原文为“由于上述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的存在,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还有事件视界。
B.错在“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出了微光”,原文为“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这里只是在用岩石和金属代指地球,并非是说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反射太阳光。
D.错在“其中名为M31的星系就是我们的银河系”,从“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可知,M31并非银河系。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说明方法的能力。
C.错在“朝同一个方向移动”。依据原文“漂浮在我们的四周”可知,文中“像流水一样”不是讲恒星移动的方向,而是在讲恒星分布的状态。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
①严谨平实,“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数据真实准确,显得很严谨;
“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讲述科学知识时,很少修饰和描写,准确而简明,显得很平实。
②生动形象,“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运用了比喻,使星系的形象生动形象;“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为拟人修辞,非常生动,引人想象。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说明顺序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一段,“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来的光就是那时发出的……这就是我们此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之为‘粒子视界’”,首先介绍“粒子视界”,指出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第二段,“由于宇宙膨胀,宇宙间相距遥远的两点在相互远离,远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哈勃定律”“ 现在人们发现宇宙膨胀在加速,这种情况下一定距离之外的光将永远无法抵达我们这里,这个界限称为‘事件视界’”,介绍了“哈勃定律”和“事件视界”的概念;
第三段,“通常我们把信号所能传播范围以内的时空称为‘可观测字宙’……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时空中将存在大量甚至无穷多彼此互相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部分,有些学者把这些也称为不同的宇宙。不过,在传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这些时空区域都有相同的膨胀历史”结合宇宙膨胀的情况,说明了什么是“可观测宇宙”,
②材料二。第一段,“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首先指出什么是星系,介绍其情况;
第二段,“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再介绍“本星系群”;
第三段,“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进而推出M31星系;
第四段,“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从而引出我们自己的星系;
第五段,“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有些恒星……有些恒星……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最后对恒星进行详细的说明。
(2022春·内蒙古赤峰·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1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C.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16.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4.C 15.A 16.材料一侧重介绍宇宙广袤和空洞的典型环境,材料二侧重介绍解释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材料三侧重介绍预言宇宙未来困难的原因。
【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暴胀暂时停止”的说法错误,原文“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应是“暴胀已经停止”。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B.“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分析有误。原文“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临界密度的事实表明,宇宙未来既有无限膨胀的可能,也有坍缩的可能,并不确定哪种可能性更大,自然也就无法判断暴胀理论的正确与否;
C.“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分析有误。原文是“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是因为如果有些口袋宇宙太大甚至无限大,该理论就不可能被检验,这与其中的定律无关。
D.“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说明“人们可以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三则材料都围绕宇宙这一话题展开,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结合“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概括,材料一的侧重点是介绍宇宙广袤和空洞的典型环境;
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结合“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概括,材料二的侧重点是介绍解释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
材料三,抓住关键句子“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可知,材料三侧重介绍预言宇宙未来困难的原因。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
高洪
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近几年来探索世界复杂性的混沌学的出现,使人类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发生了转义。混沌理论认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即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作用下非常复杂和模糊的现象。或许是宇宙在混沌的历史中偶然地“选择”了我们,而我们在宇宙的混沌的现实中还没有能认清它的真实面貌。所以,在混沌理论看来,“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自然观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7.下列对“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选择了宇宙”是与“宇宙选择了人类”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
B.“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
C.“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现存宇宙的样子只是人类对现有观测结果的描述。
D.“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
1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惠勒依据量子力学原理提出的“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
B.惠勒认为在宇宙产生某段进程当中,人类这一观察者产生,而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又会对宇宙产生重要影响。
C.“参与者的宇宙”这一观点有助于将“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这一争论统一起来。
D.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可以将“宇宙择人”和“人择宇宙”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是人类在一定认识阶段上的产物。
B.“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各自的道理,也分别有其局限性。
C.“宇宙和谐”论为“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一争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中国人对宇宙学的一个贡献。
D.近年诞生的混沌学,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
【答案】17.D 18.A 19.D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观点的能力。
D.“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错,原文说“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意为“现在这个宇宙的样子,反映了人类现在对宇宙的认识程度”。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错,原文“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进一步”应为“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发展完善”。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错,原文只是说使问题“发生了转义”,即有了另外的解释。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