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精选试题 第13-1课 《自然选择的证明》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精选试题 第13-1课 《自然选择的证明》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5:27:43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
1.(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字形】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驯养  竞争  博物学  择优弃劣
B.尊循  亲缘  蹼状脚  错综复杂
C.障碍  繁殖  贫齿类  不胜枚举
D.横渡  歧异  世系链  大惊小怪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
B.“尊”应为“遵”。
故选B。
2.(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驯养(xùn) 吝啬(lìn) 晕眩(xuán) 战栗(lì)
B.脚蹼(pǔ) 鸫鸟(dōng) 诞生(dàn) 夙望(sù)
C.枞树(cōng) 脚踝(huái) 沼泽(zhāo) 束缚(fù)
D.璀璨(cuǐ) 广袤(máo) 甲烷(wán) 荡漾(yàng)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常见汉字字音的能力。
A.“晕眩(xuán)”中的“眩”应读“xuàn”;
C.“沼泽(zhāo)”中的“沼”应读“zhǎo”;
D.“广袤(máo)”中的“袤”应读“mào”。
故选B。
3.(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语病】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
B.由于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和变异历程中,通常其性状都随之发生了分异,所以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较古老的类型或每一生物群的早期祖先类型,在分类谱系上常或多或少地处于各现生类群之间。
C.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是因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D.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介词掩盖主语,把“通过”去掉。
B.成分残缺,缺少“处于”的宾语中心,在句末加“的位置”。
C.句式杂糅,“其原因是……”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把“因为”去掉。
故选D。
4.(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大自然中红花、黄花似乎更为常见,蓝色花却少之又少,黑色花则几乎绝迹,①____?阳光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可见光,有的不容易被物质吸收,则会反射出来,例如红花反射的大部分是红光,黄花反射的则大多是黄光。但②____,难以被反射出来,因此我们很少见到蓝色花。而黑色花则会吸收所有的光,但阳光带有能量,能量过高会灼伤花朵。于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③____。只有在人工制造的特殊培育环境中,黑色花才可能出现。
【答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 蓝光容易被大多数生物色素吸收 自然界中黑色花便消失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从形式看,所要填写的文句是第一句的句尾句,且标点是问号,故可确定所填文句应为问句;从内容上看,所填文句前面文句说到蓝黑两色花很少,故所填文句的内容应和“反问原因”有关,故可填“这是为什么呢”或是“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②处,依据所要填写文句前面的“但”分析可知,填写的文句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联系上下文,前文说红花反射红光,黄花反射黄光,后句又说“很难反射”,很少见到蓝色花,故可知陈述对象应为“蓝光”,语意应为“蓝光很难反射,却被吸收”,故此处可填“蓝光容易被大多数生物色素吸收”。
第③处,前文谈到“黑色花则会吸收所有的光,但阳光带有能量,能量过高会灼伤花朵”,后文则写黑花得经过人工培育,所以此处应填“自然界中黑色花便消失了”或是“黑花几乎绝迹”了。
(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既然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虽然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并且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但却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对此,我们不必惊奇。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或许其中的一些构造甚至不合情理,对此你也不必惊奇。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大量雄蜂的产生,却仅为单纯的交配,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枞树花粉惊人地浪费;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依照自然选择学说,真正奇怪的倒是没能发现更多完美无缺的例子。
……
再看一看本能吧。某些本能虽然神奇,可是根据连续、微小、有利变异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并不比身体构造更难解释。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我曾试图用级进原理来解释蜜蜂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能力。习性无疑常对本能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在中性昆虫中所看到的那样,它们并无后代来遗传其长期连续的习性效果。根据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并且继承了很多共同的性状这一观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例如:为什么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我们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要在其所筑的巢内糊上一层泥土?根据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这种观点,当我们发现某些动物的本能并不完美和易于发生错误,甚而许多本能还会使其他动物受害时,就无须大惊小怪了。
5.为什么说某一地区的物种,虽然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并且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但却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
6.第一段中所列举的蜜蜂等例子,有什么作用?
7.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关于本能的观点。
【答案】5.①竞争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可以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②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有很多生物存在缺陷。 6.自然界中的一切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符合自然选择学说。 7.作者认为本能是动物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可知,竞争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可以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
结合“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或许其中的一些构造甚至不合情理,对此你也不必惊奇”可知,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有很多生物存在缺陷。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
前面提到“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文中”,然后举蜜蜂的例子, “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等内容都表现出“不合情理”之处,结尾提到“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依照自然选择学说,真正奇怪的倒是没能发现更多完美无缺的例子”。故其作用为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符合自然选择学说”。
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
结合文中关键句“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并且继承了很多共同的性状”“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可知,作者认为本能是动物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
(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10.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11.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12.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答案】8.C 9.B 10.D 11.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出现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12.①了解自然。加深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爱护并尊重自然。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保护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杀伐以时”。
【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对人的爱是有所区别的。
B.“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错误。由材料二第1段“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可以看出,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错误。由材料三最后一段“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可以看出,选项对人类之于自然的角色的判断是错误的。人类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于文无据。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可以看出,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和材料二的“生命共同体”的观点是一致的。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句话出自《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强调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二论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符。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角度”就是用事理去证明“角度不同则观感也不同”道理,其目的在于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全面地了解该事物。谈意义(作用)是常用的论证角度。意义分为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积极意义有正面强调的作用,消极意义有反面烘托的作用。
材料二采取总分总的结构,首句: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即中心论点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说明立足点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的科学事实,从正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即地球正因有了生命才能成为地球,生命正因有地球才得以生存。
材料三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是从反面论述了人类不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以为是主宰和统治者,而导致环境危机出现。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论证角度出发,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讲述了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尽物之性”,启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
材料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启示我们要了解自然,善待地球,善待生命,保护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
材料三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必会祸及自身,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爱因斯坦曾经说,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和崭新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这里讲的求真不是判断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进一步去求真、探索。
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独立和合作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
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1895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用。但是伦琴没有发现X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发现的。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X射线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们父子携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命的奥秘。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之间跨时代的合作,把人类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碰撞思想,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的重大进展。
纵观历史,可以总结果出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律,那就是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依赖于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任何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无一例外源自于一开始的重大原创性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就是原始科学发现,而原始科学的发现完全依赖于科学精神。梁启超先生在上个世纪初这样描述科学和科学精神:“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因此,大家可以理解成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
(摘编自施一公《青年与科学精神》)
材料二:
为了让植物分类学以及献身于此业的人们能够进入公众视野,作家彭程悄然置身这一领域,凭借其一贯对自然万物的挚爱与关注,以及由此迸发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智,精心写成了长篇报告文学《草木葱茏》。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繁茂的植物资源,同时也催生了国人由来已久的从感性和经验入手对植物的认知与利用。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科学教育落后,加之国人的思维长于直觉而疏于逻辑,所以知识和学理形态的植物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由志在科技救国的青年才俊从国外引入。
此后近半个世纪,我国第一代植物研究者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在极端困难、简陋乃至险恶的条件下,捧出了一批坚实的成果,显示出植物分类学在中国最初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百废待兴,但党和政府还是及时关注植物研究,并作出切实的规划与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植物分类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调整思路,明确目标,充实力量,补齐短板,坚实基础,有效加快了科研步伐。同时进一步拓展全球视野,扩大对外交流,使学科水准在取长补短中跻身世界前列。
对于中国植物分类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草木葱茏》进行了客观精当的书写,既充分展现出巨大、显著的时代跨越,也没有讳言其起点的滞后与基础的薄弱。以及它在前行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曲折。透过全书,我们看到作家面对历史所秉持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
在《草木葱茏》中,植物学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性情与作为,但又不乏共同的人格操守与人生追求。他们都有着吃苦耐劳、精细严谨的劳动态度。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做好这项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几代植物研究者栉风沐雨,宵衣旰食,无数次跋涉和劳作于山野之间,进行植物特性勘察与标本采集。其包罗之宏富和涵盖之广大,在洋洋洒洒126册、录载了三万多种植物档案的《中国植物志》里,有着充分详尽的展示。
他们还有始终不渝的家国情怀。20世纪初,中国的植物研究从标本采集到整理鉴定,都由外国人来做。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早期植物研究者的钟观光,深感不满和不甘。为此,硬是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建立起我因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开了中国植物自主研究的先河,为国家和民族争了气。刘慎谔在欧洲从事植物研究多年,取得了显著成就,被法国植物研究机构替为“第一个研究法国植物的外国人”,但他最关心的还是中国植物研究的发展。他带着两万多号植物标本和一批靠节衣缩食买来的专业图书,毅然回到祖国,加入植物研究的行列。类似这样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决心以专业报效祖国的科学家在植物学界还有若干。“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胡先骕当年的诗句可以作为这个群体的精神告白。
(摘编自《<草木葱茏>:扑向绿野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精神的关键是一个科学问题的真正提出而不是科学问题的最终解决。
B.独立和合作作为科学精神的两面,既对立又统一:独立是取待重大科学发现的决定因素。
C.科研部门加快植物科研的步伐和扩大对外交流,促使我国植物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D.材料二是叙述、议论相结合的书评,既有对作品内容的叙述也有对作者创作态度的评价。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哥白尼和达尔文的事例启示我们,只要勇于质疑、坚持观点就会带来科学的重大进展。
B.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和基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就没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C.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落后及国人思维的局限,导致知识和学理形态的植物研究起步较晚。
D.如果想了解中国植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草木葱茏》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15.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朱熹详细解释了《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想要致知就要穷究事物的道理。
B.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把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联系起来。
C.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科学是塑造现代性的根本力量”。
D.布鲁诺大胆否定《圣经》所说的“上帝创造宇宙论”,提出了“无限宇宙论”。
16.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请你结合材料二给《草木葱茏》写一则阅读推荐语,列出推荐要点。
【答案】13.B 14.A 15.C 16.①首先设问开篇,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论述了科学精神第一层内是“求真”;②接着论述了科学精神中独立和合作的关系,重点论述“合作”;③然后强调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思维并分析其重要;④最后总结科学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并指出科学精神就是态度、方法。 17.①《草木葱茏》是作家彭程为了让植物分类学以及献身于此业的人们能够进入公众视野而精心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②《草木葱荛》客观精当地书写了中国植物分类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体现了作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③《草木葱茏》记录了植物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身上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独立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决定因素”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可知,原文只是强调了独立的重要性,并没有“独立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决定因素”的意思。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要勇于质疑、坚持观点就会带来科学的重大进展”太过绝对。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碰撞思想,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的重大进展”可知,“哥白尼和达尔文的事例启示我们”,“质疑可以推动科学往前发展”,但不是“只要勇于质疑、坚持观点就会带来科学的重大进展”,太过绝对。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朱熹详细解释了《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想要致知就要穷究事物的道理。”可知,朱熹详细解释了“格物致知”,具有求真精神。可以支撑材料一中的“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观点。
B.“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把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联系起来”可知,徐光启和利玛窦具有合作精神,因此可以支撑材料一中的“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的观点。
C.“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科学是塑造现代性的根本力量’”强调的是“科学的作用”;
D.“布鲁诺大胆否定《圣经》所说的‘上帝创造宇宙论’,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可知,布鲁诺敢于质疑,因此可以支撑材料一中“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的观点。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首段以“什么是科学精神呢?……”设问开篇,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和崭新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论述了科学精神第一层内是“求真”;
第二段接着论述了“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第三段重点论述“合作”,第四段进行举例论证;
第五段写到“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强调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思维并分析其重要;
最后一段总结科学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并指出科学精神就是态度、方法。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推荐语的特点,即能展示被推荐对象的特点,并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这两点,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草木葱茏》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为了让植物分类学以及献身于此业的人们能够进入公众视野,作家彭程悄然置身这一领域,凭借其一贯对自然万物的挚爱与关注,以及由此迸发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智,精心写成了长篇报告文学《草木葱茏》”可知,《草木葱茏》是作家彭程为了让植物分类学以及献身于此业的人们能够进入公众视野而精心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
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对于中国植物分类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草木葱茏》进行了客观精当的书写,既充分展现出巨大、显著的时代跨越,也没有讳言其起点的滞后与基础的薄弱。以及它在前行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曲折。透过全书,我们看到作家面对历史所秉持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可知,《草木葱荛》客观精当地书写了中国植物分类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体现了作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
根据材料二五六段“在《草木葱茏》中,植物学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性情与作为,但又不乏共同的人格操守与人生追求”“他们还有始终不渝的家国情怀”可知,《草木葱茏》记录了植物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身上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由此,我们梳理答案即可。
18.(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下列对《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动植物就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
B.地球上的一些类群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一些物种又会灭绝,是因为灭绝的物种缺乏竞争力。
C.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就是因为自然选择让那些动植物为了生存而变得艳丽多彩或叫声悦耳。
D.原本适合一个地区的物种后来为从其他地区迁来的物种所打败和代替,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文本观点的能力。
C.“就是因为自然选择”错,文中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这里面有两个限定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C。
19.(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前提一:
前提二:
【答案】前提一:变异具有缓慢性。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产生作用,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前提二:遗传具有稳定性。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和梳理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根据语段中“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可知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主要方式,因此可以得出“变异具有缓慢性”这一结论。
根据语段中“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可知,虽然变异可能具有多种形态,但其实质特性和变异的目的是稳定不变的,由此可知,变异只是微小的、外在的,而不会有影响实质内核的重大革新。第四单元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
1.(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字形】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驯养  竞争  博物学  择优弃劣
B.尊循  亲缘  蹼状脚  错综复杂
C.障碍  繁殖  贫齿类  不胜枚举
D.横渡  歧异  世系链  大惊小怪
2.(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驯养(xùn) 吝啬(lìn) 晕眩(xuán) 战栗(lì)
B.脚蹼(pǔ) 鸫鸟(dōng) 诞生(dàn) 夙望(sù)
C.枞树(cōng) 脚踝(huái) 沼泽(zhāo) 束缚(fù)
D.璀璨(cuǐ) 广袤(máo) 甲烷(wán) 荡漾(yàng)
3.(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语病】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
B.由于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和变异历程中,通常其性状都随之发生了分异,所以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较古老的类型或每一生物群的早期祖先类型,在分类谱系上常或多或少地处于各现生类群之间。
C.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是因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D.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
4.(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大自然中红花、黄花似乎更为常见,蓝色花却少之又少,黑色花则几乎绝迹,①____?阳光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可见光,有的不容易被物质吸收,则会反射出来,例如红花反射的大部分是红光,黄花反射的则大多是黄光。但②____,难以被反射出来,因此我们很少见到蓝色花。而黑色花则会吸收所有的光,但阳光带有能量,能量过高会灼伤花朵。于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③____。只有在人工制造的特殊培育环境中,黑色花才可能出现。
(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既然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虽然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并且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但却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对此,我们不必惊奇。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或许其中的一些构造甚至不合情理,对此你也不必惊奇。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大量雄蜂的产生,却仅为单纯的交配,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枞树花粉惊人地浪费;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依照自然选择学说,真正奇怪的倒是没能发现更多完美无缺的例子。
……
再看一看本能吧。某些本能虽然神奇,可是根据连续、微小、有利变异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并不比身体构造更难解释。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我曾试图用级进原理来解释蜜蜂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能力。习性无疑常对本能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在中性昆虫中所看到的那样,它们并无后代来遗传其长期连续的习性效果。根据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并且继承了很多共同的性状这一观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例如:为什么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我们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要在其所筑的巢内糊上一层泥土?根据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这种观点,当我们发现某些动物的本能并不完美和易于发生错误,甚而许多本能还会使其他动物受害时,就无须大惊小怪了。
5.为什么说某一地区的物种,虽然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并且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但却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
6.第一段中所列举的蜜蜂等例子,有什么作用?
7.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关于本能的观点。
(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10.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11.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12.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1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爱因斯坦曾经说,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和崭新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这里讲的求真不是判断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进一步去求真、探索。
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独立和合作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
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1895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用。但是伦琴没有发现X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发现的。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X射线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们父子携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命的奥秘。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之间跨时代的合作,把人类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碰撞思想,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的重大进展。
纵观历史,可以总结果出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律,那就是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依赖于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任何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无一例外源自于一开始的重大原创性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就是原始科学发现,而原始科学的发现完全依赖于科学精神。梁启超先生在上个世纪初这样描述科学和科学精神:“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因此,大家可以理解成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
(摘编自施一公《青年与科学精神》)
材料二:
为了让植物分类学以及献身于此业的人们能够进入公众视野,作家彭程悄然置身这一领域,凭借其一贯对自然万物的挚爱与关注,以及由此迸发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智,精心写成了长篇报告文学《草木葱茏》。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繁茂的植物资源,同时也催生了国人由来已久的从感性和经验入手对植物的认知与利用。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科学教育落后,加之国人的思维长于直觉而疏于逻辑,所以知识和学理形态的植物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由志在科技救国的青年才俊从国外引入。
此后近半个世纪,我国第一代植物研究者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在极端困难、简陋乃至险恶的条件下,捧出了一批坚实的成果,显示出植物分类学在中国最初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百废待兴,但党和政府还是及时关注植物研究,并作出切实的规划与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植物分类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调整思路,明确目标,充实力量,补齐短板,坚实基础,有效加快了科研步伐。同时进一步拓展全球视野,扩大对外交流,使学科水准在取长补短中跻身世界前列。
对于中国植物分类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草木葱茏》进行了客观精当的书写,既充分展现出巨大、显著的时代跨越,也没有讳言其起点的滞后与基础的薄弱。以及它在前行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曲折。透过全书,我们看到作家面对历史所秉持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
在《草木葱茏》中,植物学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性情与作为,但又不乏共同的人格操守与人生追求。他们都有着吃苦耐劳、精细严谨的劳动态度。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做好这项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几代植物研究者栉风沐雨,宵衣旰食,无数次跋涉和劳作于山野之间,进行植物特性勘察与标本采集。其包罗之宏富和涵盖之广大,在洋洋洒洒126册、录载了三万多种植物档案的《中国植物志》里,有着充分详尽的展示。
他们还有始终不渝的家国情怀。20世纪初,中国的植物研究从标本采集到整理鉴定,都由外国人来做。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早期植物研究者的钟观光,深感不满和不甘。为此,硬是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建立起我因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开了中国植物自主研究的先河,为国家和民族争了气。刘慎谔在欧洲从事植物研究多年,取得了显著成就,被法国植物研究机构替为“第一个研究法国植物的外国人”,但他最关心的还是中国植物研究的发展。他带着两万多号植物标本和一批靠节衣缩食买来的专业图书,毅然回到祖国,加入植物研究的行列。类似这样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决心以专业报效祖国的科学家在植物学界还有若干。“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胡先骕当年的诗句可以作为这个群体的精神告白。
(摘编自《<草木葱茏>:扑向绿野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精神的关键是一个科学问题的真正提出而不是科学问题的最终解决。
B.独立和合作作为科学精神的两面,既对立又统一:独立是取待重大科学发现的决定因素。
C.科研部门加快植物科研的步伐和扩大对外交流,促使我国植物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D.材料二是叙述、议论相结合的书评,既有对作品内容的叙述也有对作者创作态度的评价。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哥白尼和达尔文的事例启示我们,只要勇于质疑、坚持观点就会带来科学的重大进展。
B.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和基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就没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C.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落后及国人思维的局限,导致知识和学理形态的植物研究起步较晚。
D.如果想了解中国植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草木葱茏》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15.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朱熹详细解释了《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想要致知就要穷究事物的道理。
B.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把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联系起来。
C.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科学是塑造现代性的根本力量”。
D.布鲁诺大胆否定《圣经》所说的“上帝创造宇宙论”,提出了“无限宇宙论”。
16.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请你结合材料二给《草木葱茏》写一则阅读推荐语,列出推荐要点。
18.(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下列对《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动植物就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
B.地球上的一些类群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一些物种又会灭绝,是因为灭绝的物种缺乏竞争力。
C.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就是因为自然选择让那些动植物为了生存而变得艳丽多彩或叫声悦耳。
D.原本适合一个地区的物种后来为从其他地区迁来的物种所打败和代替,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2022春·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前提一:
前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