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一次“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
A. 减少了人类的朋友
B. 会破坏生态平衡
C. 会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
D. 会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B. 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C.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D.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3.动物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鲸鱼
B.水母
C.金丝猴
D.黑猩猩
4.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湘潭迅速蔓延,对湘潭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关于这一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
B. 这是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C. 引入新生物资源,可大力推广
D. 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
5. 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那么,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B. 各类动物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C.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等
D. 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 植被受到破坏,导致耕地减少或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B. 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C.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
D.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7. 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你认为以下哪项不可能是“水华”发生的原因( )。
A. 工业有机物、农药最终流入该海域
B. 在该海域养殖的海带密度、面积过大
C. 工业城市将大量污水排入该海域
D. 农田里大量化肥最终流入该海域
8. 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
A. 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
B.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C. 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
9.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B. 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C. 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
D.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不会产生影响
10. 图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B.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C.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D. 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
11. 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那一项是科学的( )。
A. 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
B. 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C. 禁止砍伐
D. 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12. 太湖水的污染是由于蓝藻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蓝藻的过度生长造成的水污染称为“水华”。下列关于水华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藻类的繁殖需要大量的无机盐,而这些无机盐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B. 发生水华的水体中,真菌和细菌往往较少
C. 水华的发生是因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D. 水中含氮、磷的无机盐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二、综合题
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2)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
14. 观察下列漫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为了世世代代的生存,我们该如何做?
15.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同时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或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会影响生态平衡。
2.A。
解析: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是利用现代科技造福人类,不是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3.D。
解析: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猩猩,特别是其中的黑猩猩,二者在DNA.大脑、内脏器官的大小,面部的形状和功能上都很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都起源于古猿黑猩猩
染色体数目与人类相近是24对,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最接近97%、人类100%,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表明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
4.C。
解析: A这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现象,外来物种进入引入地,由于没有天敌,生活环境又适宜,所以会大量地迅速繁殖,与本地的生物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危害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5.D。
解析: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紧密相关。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这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6.B。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消耗石油等能源、植被受到破坏。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不属于负面影响。
7.B。
解析: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使得近海、港湾富营养化,导致了水华现象的频繁发生。
8.C。
解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这些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冰岛火山造成的影响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
9.A。
解析: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生活对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好好保护环境。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会使植被减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提倡骑自行车等。
10.B。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污水一定要净化后再排放。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11.A。
解析:完全的禁止砍伐并不是最科学的保护措施,合理砍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取得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以林养林。单一树种容易发生大面积虫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农药会污染土壤,并可以在食物链中富集。
12.B。
解析:水华的发生,主要是由水中含氮、磷的无机盐过度积累所致。这些无机盐来自人们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形成大量的无机盐,促进了藻类的生长。水华发生的水体中,真菌和细菌较多,它们分解有机物以及死亡的藻类和其他生物。
13.
(1)错误;
(2)错误;
解析: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其中有些是可以修复的,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以防治水污染等。
14.
(1)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日趋减少,人类的生存面临威胁。
(2)努力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积极参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活动,积极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养成保护动物、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解析:从祖辈开始不注意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而过度地掠夺资源,造成后代的生存受到威胁,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15.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入侵等。
1.人类的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使动植物的数量逐年下降,沙尘暴频繁发生。
2.人类的乱捕滥杀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4.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作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