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一专题九)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一专题九)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4 09: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一专题九)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九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包括:“美苏争锋”、“世界多极化局势的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三课,核心内容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高中历史学习要注重建立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有机联系,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考量,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学好本单元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方针的变化的原因及意义。本专题还与必修二经济史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相呼应,有利于必修二经济史的学习,本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的原因及相关历史概念的理解。本专题我综合必修二经济史战后欧洲的一体化的相关内容,修一、二相关的知识进行大胆进行整合。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明确本章的主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引导学生认识国际格局的含义,国际格局变动的原因。在融合必修二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我把本专题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以主副标题的形式呈现:一、美苏争锋(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二、世界多极化局势的出现(六十至八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九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及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本专题设计,我并不拘泥于教材的章节设计,大胆对必修一二内容进行组合,并就章节题目进行改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构建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根据相关资料,再现战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大舞台上美苏争锋两极对峙的广阔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3.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探究专题资源,制作演示文稿,体验信息技术在历史课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和多极化发展趋势;2.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其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对应课标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美苏两极对抗的原因影响及实质?2.苏冷战采用非战争手段的原因 ?3.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4.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专题划分 专题一:、(1课时)专题二:世界多极化局势的出现(六十至八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2课时)专题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九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及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1课时)
专题一 美苏争锋(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课内容为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有关国际格局的一些基本历史概念将在本节课中呈现,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将为二三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本专题学习要注重建立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有机联系,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考量,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第五章第一节新中国初期外交所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的理解。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掌握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实质;2.掌握美苏冷战形成的过程,正确认识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实质。3、了解美苏两级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及具体表现。
本专题问题设计 影响国际格局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国际格局变动对世界产生哪些影响。1.导致美苏两国走向对抗的原因有哪些?2.美苏冷战采用非战争手段的原因是什么?3.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二者关系;4.认识冷战影响下国际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及相关演示课件
常规资源 世界地图、历史地图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主题资源包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活动一:美苏两级对抗的原因我设计了两段材料和两个问题材料一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一段话“我们赢得的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把领导世界的秩序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材料二是美苏实力及社会制度对比表 阅读材料让学生回答:⑴美国想领导世界称霸世界,谁会是他的障碍呢?⑵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分析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走向对抗的原因。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美苏两国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是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的原因,而国家利益冲突是其根本原因。本探究问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活动二:美苏冷战采用非战争手段的原因我设计了三段材料及两个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材料一是有关二战灾难性后果的一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材料二是美苏军事实力对比表,材料三是有关核战争灾难性后果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让学生回答⑴据材料一思考:如果你是二战幸存者,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⑵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美苏为何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得出认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渴望和平,美苏力量均势,核威慑的存在,非战争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本探究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阅读文字和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意识。活动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二者关系我设计了三段材料,材料一是1947年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咨文,材料二是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一段话:“美国从他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材料三是杜鲁门曾说过一句话:“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阅读材料让学生回答:⑴杜鲁门主义的目的是什么⑵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认识:杜鲁门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和马歇尔花的本质相同,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确立美国的世界霸权,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计划则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共同反苏反共。本探究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把握历史本质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四:认识冷战影响下国际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以世界地图为背景,分别展示五幅图片,前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是德国分裂(欧洲),朝鲜分裂(亚洲),古巴导弹危机(美洲),让学生分析得出此为冷战,发生在欧亚非三大洲,后两幅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学生分析得出此为热战,发生在亚洲。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的总体趋势是: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本探究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提取图片信息,总体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全面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活动五:知识拓展延伸本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得出认识:①美蒋勾结,使中国陷入内战深渊;②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孤立,包围,封锁政策;③新中国外交一边倒;④朝鲜战争;⑤台湾问题和台海危机的出现等。本问题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构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第二课时活动一: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及影响1.提出问题: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为何要走向联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如何?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多媒体素材,分析欧洲联合的历史因素、现实因素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评价。活动二:哪些因素冲击了两级格局,使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引导学生分析欧洲联合、日本实力增强、中国崛起及不结盟运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小组讨论,总结分析影响国际格局变动的因素。3.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第三课时活动一: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提出问题:苏联为何在九十年代解体,解体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多媒体素材,分析苏联解体的内外部原因及直接原因,并明晰苏联解体的实质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3.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活动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提出问题:苏联解体后,有哪些因素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两级格局解体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归纳影响两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共同因素,深化对影响国际格局变动因素的规律性认识。
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实质及过程;苏联解体的原因经过;欧洲一体化的过程。评价方法:基础知识测试评价指标:基础知识测试评价量规2、两级格局的实质、影响;两极格局解体的影响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能自圆其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