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准“美妙、演奏、汇聚”等10个生词以及文中的拟声词;
2.通过配乐、联想画面、借助动图等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大自然风声的美妙;
3.借助关键词语,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比较“微风”和“狂风”,通过理解描写声音的词语,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和风声的美妙。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生动的语言并做到积累;有效学得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并进行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检测字词
1.词语
美妙 演奏 汇聚 温柔 雄伟 手风琴
轻轻柔柔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2.拟声词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叽叽喳喳 唧哩哩唧哩哩
3.短语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轻快的山中小曲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4.难读的句子
(1)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2)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3)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朗读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检查朗读。
2.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1-4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课件出示:
1.齐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
2.师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提问:课文还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3.课件出示结构
(1)请一位学生复述文章大意;
(2)教师再次复述文章大意: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都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四)精读课文,美读成诵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聆听这美妙的风之曲。想不想听听老师来读?
1.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评价;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借助画面联想;
(1)课件出示:春风吹动柳树动图
师:春风拂过柳枝,柳枝仿佛在说我长大了。
(2)课件出示:夏天湖面荷叶飘动的图片
师:荷叶挨挨挤挤,碧绿的大圆盘在湖中舞动,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3)课件出示:秋天落叶的动图
师:秋风吹起,落叶随风飘舞,仿佛在说……(学生自由回答。)
4.课件出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个人读;
(2)教师评价。
5.练习朗读“微风”
过渡:四季的风,唱着不同的歌曲。我们的风时常还有不同的情绪呢!
课件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桌互读;
(2)表演读;
(3)学生评价;
(4)追问:微风给你什么感受?(板贴:微风、温温柔柔、呢喃细语、温柔)微风像什么?仿佛在说?
6.练习朗读“狂风”
过渡:我们的狂风有不同,听——
(1)播放狂风的声音;
(2)狂风带给你什么感受?(板贴:狂风、雄伟乐曲、充满力量、威力)
(3)个人读;
(4)齐读;
7.全班齐读: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
(五)借助板贴,练习背诵
过渡:这样美妙的声音我们不仅要读出来,还要把它记下来,你能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吗?我们可以借助板书来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1)自由背诵;
(2)3-5位当堂背诵。
(六)练习书写
课件亮出:
(1)练习书写;
(2)自主校对。
(七)拓展阅读
1.配乐朗读;
《在音响的森林中徘徊》(片段)
听声音来了:有些是沉着的,有些是尖锐的,有些是当当的响着,有些是低低的吼着。孩子一个又一个地听上老半天,听它们低下去,没有了;它们有如田野里的钟声,飘飘荡荡,随着风吹过来又吹远去;细听之下,远远的还有别的不同的声音交错回旋,仿佛羽虫飞舞;它们好像在那儿叫你,引你到遥远的地方……越来越远,直到那神秘的一角,它们埋进去了,沉下去了……这才消灭了!……喔,不!它们还在呢喃细语呢……还在轻轻地拍着翅膀呢……这一切多奇怪!好像是些神奇的精灵。它们多么听话,让人家关在这只破旧的箱子里,这可弄不明白了!
2.学生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