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7:39: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目录
作者简介
01
02
写作背景
03
朗读诗歌
04
整体感知
05
细读文本
06
课堂练习
作者简介
01
【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
(701年—762年)
写作背景
02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朗读诗歌
03
春夜洛(luò)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sàn)入春风(fēnɡ)满洛城。
此夜曲(qǔ)中闻折(zhé)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整体感知
04
重点字词
玉笛:笛子的美称;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知识链接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汉代,长安人送客至郊外的灞桥,折岸边的柳枝赠别,成了一种习俗。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细读文本
05
1、“谁家玉笛暗非声”?中的“暗”字有什么含义。
“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2、“谁家玉笛暗非声”?中的“散”字有什么含义,“满”字有什么含义。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表现出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晚的宁静,笛声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主 旨
课堂练习
06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