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专题二《一 列强入浸与民族危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Ⅰ专题二《一 列强入浸与民族危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3 22: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内容有: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2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 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①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
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②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学情分析
①列强入侵的史实学生在初中时曾细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习过,有一定基础,但学生还不能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的内涵和外延,不能进一步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课主要通过分析比较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②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正在形成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本课应多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讨论探索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情景再现法。另外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讨论探索问题,主观的获取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请大家看这几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什么?
生:图片反映了列强侵华的许多暴行。
师:是的,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板书)
讲授新课
国门洞开(板书)
1、背景
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列强入侵中国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市场。
师:对,19世纪上半期,经过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列强入侵的必要性)。
那列强为什么要选择侵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呢?一是:中国地大物博,面积大,人口多,因而成为了他们的理想目标。二是: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国力渐衰,政治腐败,内部危机严重(这就为列强入侵提供了可能性)。这是列强入侵的背景和根本原因。
2、经过
师:既然列强入侵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那么列强是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的呢?
生:军事手段,发动侵略战争。
师: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回忆回忆列强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名称、时间、发动的国家,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完成这张“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在多媒体上打出表格)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者 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 《南京条约》 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 英法攫取更多在华利益沙俄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中法战争 1883—1885 法 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 《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法美日德意俄奥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师:通过梳理图表我们看到在列强的枪炮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板书)
师: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 ( http: / / www.21cnjy.com )2年8月清政府战败,双方代表在南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生答
师:很好,《南京条约》主要有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四方面的内容,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的影响。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中国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师:同学们看书本第25页,在《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约》之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上述权利,列强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居住及租地权(逐步发展为租界,成为列强侵华据点)、军舰“巡查贸易权”(破坏中国领海),传教士传教权(文化侵略,精神麻痹)等特权。
2、影响
师:列强在中国取得了这么多特权,这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变化。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都遭到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此时,中国已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板书)
(二)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师:如果说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和《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条约》是列强侵华的第一次高潮,那么在19世纪末列强又很快掀起了侵华的第二次高潮,即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在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又有何影响呢?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辽东半岛(因三国干涉未得逞)、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丧失更多领土,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年,更加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赔款 白银2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了财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埠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各口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其他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外资在中国办厂,攫取利润,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考讨论: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不同之处,思考探究19世纪中期与19世纪末列强侵华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多媒体展示)
变化:《南京条约》中列强要求“协定关税”,《马关条约》中则要求“开设工厂”。
师:反映了列强侵华经济方式由商品输出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输出的转变(板书)。这与当时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有关系。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因此列强希望打开中国市场,以高价出售加工好的工业品获取高额利润,这就是商品输出。而在19世纪晚期则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生产力又大大发展,列强已不满足于商品输出所带来的利润,而是用过剩的资本向中国投资或者贷款,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输出。(比如说,英国在本国用自己的原料、工人等造船,再运到中国,交了税,卖很高的价钱,这叫商品输出;而现在英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了,于是英国用便宜的原料、廉价的中国劳工、省去了运输费和关税,在中国本地生产再卖给中国人,还是卖很高的价钱,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经济特征是由上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那么在政治方面看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特征是什么呢?
还是从时代背景来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刚完成,列强最希望的是寻找市场,倾销商品,因此他们急于“打开国门”。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要求寻求扩大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就促使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占有殖民地市场。《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等大片领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也反映出列强19世纪晚期侵华的特征在政治方面表现为:瓜分中国。(板书)
2、影响
师:所以,《马关条约》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板书)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师: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浩 ( http: / / www.21cnjy.com )浩荡荡的义和团运动严重威胁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为了剿灭义和团,教训清政府,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旧历辛丑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德、法、俄、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危害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加重中国人民的苦难;以海关等作担保,分39年还清,使清王朝的经济将长期受制于列强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使馆区成为列强监控清王朝的公开场所,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标志着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王朝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在军事上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思考探究: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生:突出反映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国人民压迫。
反映了列强改变了侵华战略:由瓜分灭亡中国到“以华治华”。(一是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板书)
2、影响
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的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板书)
这样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列强入侵给中国造成的最重大的危机影响就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列强入侵的影响(板书)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5页,在书上划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人权(这些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标榜自己多么尊重人权多么自由民主,可实际上搞的也是双重标准,对殖民地或者其他国家就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政治、经济。总结起来,还是这句话:列强的入侵使得原本主权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是侵略性质的,非正义的,是要受到严厉谴责的行为。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板书)
师:刚才我们提到在《马关条约》中日本要求割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辽东半岛,但是因为俄法德三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而是勒索白银3000万两“赎辽费”。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不是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出发呢?
答:不是,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因为日本想独占辽东,这影响了它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师:对,列强除了通过发动战争等军事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经济手段侵略中国。还有政治手段即瓜分中国领土。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此后列强以此为借口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一)瓜分狂潮的过程及其危害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26页第二目,以及书本27页上的“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的表格(多媒体展示)
国家 势力范围 租借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
俄国 整个北方 旅顺、大连湾
英国 长江流域 威海卫、新界
法国 两广 广州湾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师:从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半个中国都已经被各国列强瓜分了,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板书)
但是中国有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呢?没有,因为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被中断了。
(二)瓜分狂潮的中断——“门户开放”(板书)
师:同学们想想看哪一个当时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国家在中国还没有“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展示图片)他难道不想分一杯羹吗?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美国,当然想,所以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师:好,下面我们就从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来学习。
背景(板书)
A、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为什么美国没有参加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
B、军事实力无法与列强抗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但这时美国还能不能从其他列强手中抢过势力范围?)
C、美国工商界希望拥有整个中国市场(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军事实力无法与列强抗衡,但我们知道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位,有其经济优势,所以美国是不是只满足于占领一小块中国?不是,美国更希望拥有整个中国市场,所以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商品的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目的
内容(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概括)
A.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
B.要求各列强开放其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体现“门户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影响(板书)
师:“门户开放”政策,一方面承认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一方面又有利于它们在华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哪些列强应该是最赞同的?像意大利这样也没有取得自己势力范围的应该是最赞同的。而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德日法,应该也是很能接受的。英国呢,一方面因为能取得更大利益也是衷心赞同的,但是它毕竟拥有对华贸易的绝对优势,让这个优势损失它是不乐意的吧,所以英国的九龙半岛就不在这个政策的实施范围内。而经济最落后的俄国,对于关税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尤其它又占了中国那么大片领土,所以它是最勉强的承认这个政策的。)
这样,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替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疯狂瓜分,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这也是因为各国列强在政治经济上发展不平衡,谁也没有办法独占中国,所以暂时因为共同的利益结成联盟,这也反映在了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上。
课程评价
课程小结
列强入侵中国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 五次侵略战争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 三大不平等条约 — 甲午战争后,中国“两半”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军事、经济、政治)
课堂探究
读史感悟:你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启示我们如何才能总根本上解决危机?
课后练习
学案或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国门洞开
1、列强入侵的背景:必要性、可能性
2、经过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协定关税” → 商品输出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
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开设工厂” → 资本输出(经济)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瓜分中国(政治)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
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 → “以华治华”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入侵的影响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过程及危害 半殖民地 → 殖民地
中断——“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①②③(目的)
内容:①②(实质)
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