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安 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
知识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教学设计与指导策略 学生活动与复备反思
导入新课 2010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59周年,央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播大型历史剧《太平天国》,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大家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洪秀全、杨秀清等)接着让学生主动讲解洪秀全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洪秀全领导农民运动是因为科举没成功,那么当时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跟着他造反?从而引出第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人入胜,进入新情境开展有效学习。
讲授新课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兴起的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出一下原因)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阶级矛盾的激化3.自然灾害严重(通过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原因的方法,从分析矛盾入手解决问题。)(二)准备工作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4.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让同学们从起义形势图中找到金田村。)不久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5.永安建制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让同学们从起义形势图中找到永安。)永安封王表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同时规定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6.定都天京(从太平天国形势图,找到所经地区。)185 ( http: / / www.21cnjy.com )2年4月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长沙,不克;撤围后继续北上,水陆并进直取武汉三镇。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顺长江东下直趋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城,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7.军事全盛为推翻清政府,1853北伐开始;为巩固天京大本营,1853年西征;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1856摧毁江南、江北大营。至此,太平天国取得西征、天京突围的胜利,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指导同学自主将课本里有的内容找出来,并回答老师问题,老师总结归纳。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3内容:(1)土地分配制度(2)产品分配制度(3)革命理想☆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一)革命性:A、矛头指向封建所有制,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平分土地方案,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否定,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思想。反映了当时农民反对地主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理想社会渴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二)落后性、空想性:A、建立在个体劳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的蓝图。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相反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将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B、其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1)了解《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产物)(2)思考:太平天国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体系,如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当时清政府与列强的双重统治下,发展资本主义是否有充分的发展条件。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之比较类别背景时间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变乱的原因。定都天京后,特别是随着北伐、西征、东征的进行,使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2.天京变乱的经过及影响。有关天京变乱的经过,可由学生课下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课上到讲台演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变乱过程,教师可分步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辅助学生讲解。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1)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2)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3)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提问)面对太平天国此种局势,假设你是太平大国的领导你会如何采取军事行动?(略)4.太平天国的失败(1)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陷落,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a: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b: 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既承担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又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此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对任何回答不给予否定,因为一旦予以否定,都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
其他
小结与作业 备注
课堂小结 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本课作业 练习册选择题
板书设计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背景过程全盛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经过2、太平天国失败原因3、意义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由于本课时间要求掌握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对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掌握的不是太好,其次,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对比,同学们大多能较好的进行分别,能掌握其主要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历史事件记忆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