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共8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共8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5 17: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9张PPT)
农业区位因素
与农业布局
目录
本节课堂作业


农业布局

农业区位因素

课堂情境导入
课堂情境导入

1
课堂情境导入
2022年2 月 24 日电 24 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的规定,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公告显示,俄罗斯小麦是指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且未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地区种植的,仅限于加工用途的春小麦。
1
课堂情境导入
俄乌争端背景下的两国农业现状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22年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国际出口的17%。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第四大出口国,占有11%的份额。乌克兰的玉米出口份额也超过了16%,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该国同时还控制着大量葵花籽油和大麦生产和出口。
1
课堂情境导入
补充材料:2014年以前,俄罗斯农产品的进口额一直高于出口额。但随着俄罗斯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改革与振兴,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几年,俄罗斯的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出口一直居世界前十位,其中小麦出口攀升至世界首位,约占全球小麦出口的20%。而乌克兰一直被称为是“欧洲的粮仓”,因此,俄乌两国加在一起,小麦出口量占到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近30%。
中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强调“要把自己的饭碗端牢”,中国的粮食也连续十几年增产丰收。目前中国的三大主粮,即稻谷、小麦和玉米自给率都在98%以上。受全球疫情影响,从2020年开始,国际玉米价格一路飙升,叠加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一时间对玉米的需求激增,于是在前两年玉米价格大涨。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在去年的时候,小麦便进入到了玉米的饲用替代领域。去年受秋收延迟影响,小麦的播种也出现滞后,且有部分省市受天气变化影响小麦长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所以,这次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对中国的粮食供给补充有重要作用。
2
农业区位因素
从生产区域来看,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区集中在西南部,靠近乌克兰边境,而乌克兰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区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如果俄乌关系继续紧张,会破坏两国农业生产基地。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粮食出口都需要从黑海港口运输,黑海地区的谷物运输量较大,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一旦俄乌冲突升级导致出现任何军事行动或制裁,将导致港口的正常运输工作受阻,
俄乌动荡局势给农业带来的影响
短期内拉升相关运输商品价格。此外,从欧盟即将发起对俄罗斯进一步制裁来看,粮食出口压力激增。这恐将继续推升国际粮食价格,使已经处于10年来最高水平的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农业区位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概况
1、概念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地位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为我们提供衣、食、用等生活资料
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
农业区位因素
种植业
牧业
渔业
林业
副业
农 业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3400万吨。
1、结合图,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2、找出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适宜谷物种植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3400万吨。
1、结合图,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纬度高,气候寒冷,寒冷期长(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冻土广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不足,水热配合差,不利于农业活动。
2
农业区位因素
13
从生产区域来看,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区集中在西南部,靠近乌克兰边境,而乌克兰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区主要在中部和南部。
地域性:农业生产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
主要原因: 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各不相同。要求因地制宜。
2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
水分
光照
热量
土地
自然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置身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光照、热量、土地、水分和地形等方面。
地形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3400万吨。
2、结合下面材料找出俄罗斯小麦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春小麦质量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2
农业区位因素
17
气候对农业选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北麦
南稻
2
农业区位因素
光照是农业生产的能量源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小麦有机质含量高。
2
农业区位因素
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 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春小麦种植
材料:2021年3月20日,俄罗斯西北部进入春季,当地开始春季小麦播种。图为农民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州一农场内播种春小麦。
1、结合小麦的生长习性分析俄罗斯北部为什么不种植冬小麦?
2
农业区位因素
作物种类 最低气温 最适气温 最高气温 活动积温 全生育期
总需水量
小麦 3~4.5℃ 15~20℃ 30~32℃ 1685~1850℃(春) 2350~3000℃(冬) 260~400m3/亩
俄罗斯春小麦种植
2
农业区位因素
土地土地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是有限的。土地自身肥力不同,土地生产力也是不同的。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
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土壤,再加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的黑土带以栗钙土、黑钙土以及灰色森林土为主,其特点就是腐殖质含量高、养分及矿物含量丰富。这些腐殖质来源于枯枝落叶,在低温下无法被微生物及时分解,长期积累并逐渐发育成了肥沃的黑土土壤。
春小麦对土壤要求较为苛刻,首先需要土层深厚,并且土壤结构中的固液气三体需成比例分布,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恰恰满足了春小麦“野蛮生长”的所有条件。
2
农业区位因素
水分是农业生产必备的条件。水分较多的地方,适宜于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较少的地方,往往只能经营旱作农业或灌溉农业。
沙特阿拉伯贫瘠、资源短缺,运用无土栽培、喷灌和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沙漠变成了绿洲。
2
农业区位因素
伏尔加河上游农田
春小麦的种植区在东欧平原、伏尔加河中上游等地,灌溉水源丰富。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2
农业区位因素
26
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的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丘上:坡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缓坡:坡度小,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沟谷: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发展鱼塘养渔业。
地形地形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平原地区,地表平坦,土层深厚,便于耕作和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山区,地表崎岖,不宜耕作,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2
农业区位因素
27
东北长白山森林经济作物种植
丘陵可发展林果业、缓坡可开梯田
山地宜发展林业
高原宜发展牧业
江西省鄱阳湖平原成为稻米产区
内蒙古高原发展草原畜牧业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赣南丘陵地区则发展了林果业
2
农业区位因素
春小麦种植区位于东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使得俄罗斯的谷物生产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2
农业区位因素
乌克兰黑土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3400万吨。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俄罗斯温暖的气候区范围扩大,热量条件变好,农作物可生长的时间变长;冻土层融化,农业可开发的区域扩大,耕地资源增加,生产规模会扩大。但气候变暖会有利于病虫繁衍,增加农业生产的威胁。
2
农业区位因素
欧洲粮仓
乌克兰拥有广袤的平原,遍布黑土,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虽然受热量限制,谷物单产不算高,但可以用播种面积弥补单产的不足,每年能够生产本国需求量数倍的粮食,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当之无愧的“欧洲粮仓”。
(1)简要说明乌克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适宜草类植物生长,冬季低温,有机质不易分解;纬度高,气温较低,大量生物死亡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其有机质被保留在土壤中;地势低平,侵蚀作用弱,利于有机质沉积。
2
农业区位因素
欧洲粮仓
乌克兰拥有广袤的平原,遍布黑土,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虽然受热量限制,谷物单产不算高,但可以用播种面积弥补单产的不足,每年能够生产本国需求量数倍的粮食,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当之无愧的“欧洲粮仓”。
(2)分析该区域葵花籽属于绿色农产品的原因。
【参考答案】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害虫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最低气温 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该区域农作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2
农业区位因素
欧洲粮仓
乌克兰的平原面积占其国土95%,2017年乌充兰谷物产量达6200万吨,出口量达4100万吨。为仅次于美国和阿根廷的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被称为“欧洲粮仓”,中国从欧洲进口的粮食90%来自乌克兰。
(3)说明中国成为乌克兰主要粮食出口对象的条件。
【参考答案】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乌克兰粮食产量大、品质好;两国交通便利。
2
农业区位因素
34
自然因素 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
热量 热量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
温度变化 日较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日较差小农作物品质可能较差
降水 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影响作物生长
地形 平原、平地宜发展种植业,大片则可大型机械化,小块则宜小型机械化;山地、丘陵宜发展林业;草原、草坡宜发展畜牧业;低洼地水城宜发展渔业
水源 有灌溉水源保证可发展种植业,避免“靠 天吃饭”乡
土壤 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
2
农业区位因素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信息化
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做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农业科学技术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装备技术
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2
农业区位因素
37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
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或培育良种)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的优良品种,能够保证小麦的出粉率,因为延展性和弹性更高,导致小麦的用途也更加广泛, 比如西伯利亚31号,该品种的面筋值高达40%,蛋白含量达20%。
培育良种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喷灌
农业信息化:则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农业物联网
2
农业区位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
阅读
随精准农业是指以“3S”(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利用遥感系统(RS)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准农业
(GNSS)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作业 ; 利 用 地 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托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农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2
农业区位因素
42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置身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
社会经济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
43
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当可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
城郊地区受市场以及距中心城市距离近、运费较低、农产品纯收益较高等影响,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
农业区位因素
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市场广阔,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图: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图
图:俄罗斯黑土主要分布图
2
农业区位因素
45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图 哥伦比亚鲜花生产
2
农业区位因素
46
在周一清晨,你坐在电脑前忙得焦头烂额,一只加拿大龙虾正在10510公里外大西洋沿岸700米深海自由游曳……。周二傍晚,你饥肠辘辘坐在饭桌前,这只加拿大龙虾已经带着纯净的深海气息和肥美身躯乖乖躺在你的餐盘里了……。不到36小时,这只龙虾已经来到了你的餐桌前,难道你不好奇它到中国的跨境之旅是怎样的吗。
2
农业区位因素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2
农业区位因素
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2
农业区位因素
49
人文因素 影响 举例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技术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m高度。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世纪70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可出口。
沙特阿拉伯灌溉农业-西红柿种植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近郊农场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1、简要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沙特阿拉伯在克服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时,采用了哪些农业科技措施?
答案:有利条件: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热带沙漠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答案: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
2
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
3、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为什么能进入英国超市?想一想,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较好,且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价格低;英国气候条件不利于西红柿生长,市场需求大,两地运输便捷。沙特阿拉伯2005年以后小麦产量快速下降,蔬菜和牛奶比重迅速上升,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粮食产量难以自给,2005年以后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求,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增多和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例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
图3.10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2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图3.10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例如: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水稻品种改良,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稻米生产基地。
图3.12 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来越冬作物为油菜。油菜的生产需要耗用较多劳动力,而且不适宜机械化操作。
图3.13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小麦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1.说说山东寿光建设“蔬菜之乡”的区位因素。
①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阔,有河流灌溉水源。
②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北方各大城市,邻近东亚诸国,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注重市场开拓,品牌打造。
⑤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
⑥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经营,管理水平高。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2. 运用所学知识,对寿光蔬菜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建议。
完善国际电商信息平台和网络,加大宣传,拓展市场;
加大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完善物流交通体系,培育优良蔬菜品种、积极引进国际新品种,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延长产业链,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建立民族企业,增强品牌效应;
打造以农产品为中心的国际化综合商业区。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活动思考: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图3.14 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活动思考: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图3.14 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
1.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完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答案: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更低。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活动思考: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图3.14 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答案:鲜花相对就近销售,能保证花卉品质,并能降低储运成本。
亚洲
日本
非洲
欧洲
拉美
北美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
活动思考: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图3.14 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
4.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因素,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鲜花保鲜、贮藏技术的进步,使得花卉种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形成新兴花卉专业化生产基地。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形成新兴花卉消费市场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布局

3
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商品 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花费劳动力较多,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3
农业布局
66
说说你心中的水田区域的印象,不断形成对水稻生活习性的了解,思考水田种植应该分布在哪些区域。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气温,有利于其生长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较多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型,一般在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3
农业布局
活动
1.结合亚洲的气候特征,分析亚洲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形成和发展的气候条件。
3
农业布局
68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C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C。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图3.7 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1.下图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3
农业布局
69
长期以来,与小麦、大麦等优势谷物相比,俄罗斯水稻发展历史短、生产规模小,但品种特色鲜明,技术绿色特征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支撑下,俄罗斯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持续增加,俄罗斯逐步由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国家。俄罗斯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37°N-47N°的区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多与首藉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
(1)分析俄罗斯选育的水稻品种应该具备的特征。
3
农业布局
【答案】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适合选育耐寒的品种;冬季漫长、应选择生长周期短的水稻品种;俄罗斯降水较少、南部地区蒸发大、需选择耐盐碱的品种。
70
长期以来,与小麦、大麦等优势谷物相比,俄罗斯水稻发展历史短、生产规模小,但品种特色鲜明,技术绿色特征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支撑下,俄罗斯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持续增加,俄罗斯逐步由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国家。俄罗斯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37°N-47N°的区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多与首藉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
(2)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指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气候条件。
【答案】该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来自海洋的湿润西风影响,降水丰富。
3
农业布局
71
思考题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图3.8 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3
农业布局
思考题
图3.8 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低山,土层深厚,便于耕地与灌溉。
3.水稻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农业,需劳动力多,而且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平原、低地及沿海地区往往人多地少,有充足劳动力,对粮食需求量大,因此水稻生产特点契合人口密集区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4.种植历史、饮食习惯、技术基础、水稻土涵养等。
3
农业布局
73
长期以来,与小麦、大麦等优势谷物相比,俄罗斯水稻发展历史短、生产规模小,但品种特色鲜明,技术绿色特征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支撑下,俄罗斯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持续增加,俄罗斯逐步由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国家。俄罗斯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37°N-47N°的区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多与首藉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
(3)分析俄罗斯水稻与含氮作物轮作的原因。
3
农业布局
【答案】俄罗斯水稻种植与苜蓿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可以提高土壤含氮量和有机质含量;保障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因素 形成条件
水分
热量
地形
土壤
劳动力
市场
种植历史
总结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
全年或者夏季降水充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地区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稻单产高,市场需求大
3
农业布局
答案:限制因素:地形是限制因素之一。亚洲水稻种植区多山地丘陵,土地面积狭小,不能连片,机械化难以推广。旱涝灾害频发是限制因素之一。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出现旱涝灾害。
解决措施:发展适合山地地形小型农用机械。兴修水利工程。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亚洲水稻种植不利条件极其解决措施
3
农业布局
说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
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
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经营规模小
3
农业布局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
单产量高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对比
小麦 玉米 水稻
单产 (千克/亩) 248 407 500多
3
农业布局
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商品率低
商品率=
粮食总产量
粮食出售量

3800
1300
≈34.21%
3
农业布局
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
机械化水平低
水泵
电动脱粒机
科技水平较低
课外补充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日本已处于较高的水平。
3
农业布局
在 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大
3
农业布局
81
长期以来,与小麦、大麦等优势谷物相比,俄罗斯水稻发展历史短、生产规模小,但品种特色鲜明,技术绿色特征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支撑下,俄罗斯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持续增加,俄罗斯逐步由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国家。俄罗斯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37°N-47N°的区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多与首藉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
(4)俄罗斯水稻是否应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俄罗斯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大;水稻效益较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俄罗斯水稻品质好,扩大种面积可以提高水稻出口量、增加贸易顺差。
3
农业布局
82
长期以来,与小麦、大麦等优势谷物相比,俄罗斯水稻发展历史短、生产规模小,但品种特色鲜明,技术绿色特征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支撑下,俄罗斯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持续增加,俄罗斯逐步由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国家。俄罗斯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37°N-47N°的区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多与首藉和大豆等含氮作物轮作。
(4)俄罗斯水稻是否应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俄罗斯纬度较高、适合种水稻的地区较少;为了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种植成本较高;俄罗斯国内水稻市场有限,发展潜力小。
3
农业布局
东宁县地形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也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优质苹果梨等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逐步形成“山顶坚果戴帽,中间榛子缠腰,山下木耳环抱”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8月,中俄合作在东宁县设立了特别物流中心,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水果蔬菜。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
(1)简述东宁成为黑龙江省重要果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答案】山地丘陵面积广,适合种植果树;地形倾斜,排水条件好;夏季高温,光热充足;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靠近俄罗斯,消费市场广阔;位于边境口岸,交通便利,便于出口;国家政策支持。
3
农业布局
3
农业布局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
农业布局
3
农业布局
类型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等 以上产商品谷物为主,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率高
大牧场放牧业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肉、皮、毛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乳蓄业 城市周围地区,西欧最典型 牛奶及奶制品为主,农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3
农业布局
类型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地中海式农业 地中海沿岸及北美洲、南美洲的地中海气候区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面向城市市场的园艺业、时鲜业比较发达
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种植园:主要在东南亚和巴西。 咖啡种植园:主要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以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3
农业布局
类型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园艺业 一些大城市周围 随着长途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也发展了这种市场园艺农业
游牧业 在非洲和亚洲中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随季节变化迁移放牧、自给农业
热带迁移农业 在热带雨林的低地与丘陵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是最典型的地区 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整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作物
3
农业布局
东北大米粒形短圆,腹白少、胶质率高,主要产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为五个月左右。独特的地域优势,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下图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1)黑龙江省的“北大荒”现今变成“北大仓”,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商品率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东北平原耕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广,生产经营规模大(或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粮食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