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它的关键在于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过程,掌握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和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同时本册书专题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背景进行了一定的交代,因此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由于本节课内容与政治学科还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本节内容在本册书是一个较重要的知识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以及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分析结合当时的时代特色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知道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影响、启示。掌握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2、目标解析: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要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致过程。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影响、启示,就是要了解在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为什么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和其失败给中国革命所带来的启示。掌握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就是要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
三、教学问题与诊断分析
本课内容繁多,不容易记忆,要注意让学生理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路,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线索。要把它放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中去,从运动兴起的背景中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运动失败中认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通过影视对太平天国运动了解也比较多,比初中已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有多媒体教学支持,可以更生动形象的展现这段历史。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教学使学生知道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达到鼎盛的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问题1: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问题2: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发展过程。
(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1851年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军事上全盛
例题一:下列哪一项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B )
A.清政府吏治腐败,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破坏了广西传统的经济结构
C.鸦片连年输入,白银大量外流
D.各种填在不断,人们生活贫困不堪
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教学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施政纲领,同时根据内容比较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问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概况及评价
问题2:《资政新篇》的概况及评价
问题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例题二: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变式练习: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B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中国社会现实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和追求 D.受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问题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教学使学生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问题1: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问题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
例题三: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 )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被废黜
C.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变式练习:太平天国有生转衰的转折点是( B )
A.石达开出走 B.天京变乱 C.天京被困 D.洪秀全病逝
目标检测
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莫将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 A )
A.肯定 B.否定 C.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D.上述态度全有
2.曾国藩被后人称为“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他的升迁之快得力于( B )
A.操练湘军 B.镇压太平天国
C.创办洋务 D.修身齐家治国
3.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B )
①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②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③证明了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性 ④反映了宗教思想的严重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B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提出了( B )
A.建设“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方案
B.学习西方和改革政治制度的新方案
C.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D.“平均地权”和关注民生的改革方案
6.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偏师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一结论错误主要在于( A )
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7.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太平天国进行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D.《资政新篇》表达了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七、教学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