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部分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部分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9: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埋藏 隐藏 躲藏 收藏
B.禁止 不禁 严禁 禁令
C.薄利 薄片 薄荷 薄饼
D.紧挨 挨近 挨冻 挨打
二、真拼读,准确书写。
那个星期天,母亲永无xiū zhǐ( )地忙碌着,我唯有不出声地流泪。母亲jīng huáng( )地qīn wěn( )我。我yī wēi( )在母亲怀里,时间在无可wǎn huí( )中消逝。
三、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赤裸裸 一番 锻练 机敏 名义
B.惊羡 幅度 附合 暄哗 附庸
C.挪移 蒸融 幸而 基业 优雅
D.消受 堂皇 薄弱 涔涔 钮扣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全神( )( ) ②一视( )( ) ③千门( )( )
④骄阳( )( ) ⑤热泪( )( ) ⑥念念( )( )
(1)含有比喻义的词语是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不偏不倚”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与“心神不定”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
(3)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与⑥结构相同的词语。
①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_____________。
②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五、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徘徊”的解释,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徘徊:pái huái动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独自在江边~。②比喻犹疑不决:~歧路。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
1.她徘徊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选择。( )
2.由于没有想好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一直在门前徘徊,不敢进去。( )
3.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没有超过90分的。( )
六、选词填空。
激烈 猛烈 剧烈
(1)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2)大地( )地震动起来,看来火山爆发又要开始了。
(3)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 )的。
严肃 严格 严厉 严峻
(4)老师( )地说:“你们要处处( )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5)父亲严格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态度。
(6)小明照抄同学的作业,老师发现后,( )地批评了他一顿。
七、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C.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
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课文直通车。
1、《匆匆》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和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篇_____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作者通过本文旨在告诫自己和世人,时间_______,要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 。文章采用 (倒叙 顺叙)的写法开头,以“ ”为线索,讲述了“我”从星期天的 到 ,一直到 ,最终却 的故事。文章既写了一个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 的“我”,又写了一位整天都在 的母亲。
九、句子游乐场。
1.请以“惜时”为话题,写一个设问句。

2.夏日交警在烈日下维持交通秩序。(改写句子,用上外貌描写和环境描写)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照样子,用上两个动词写一句话,表达一定的内心情感)
4.下列关于语段的修改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
缺角的月亮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却同样可以把柔和的光芒撒满,清澈的溪流虽然没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但却同样可以让溪边的小花摇曳生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时候缺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
A. “耀眼的光辉”改为“耀眼的光芒”
B.“撒满,”改为“撒满人间;”
C.“摇曳生资”的“资”改为“姿”
D.“没有”前面应加上“世上”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十、阅读检阅台(22分)
(一)陈明买了一个保温杯,以下是产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完成练习。
保温杯说明书
①内外层皆为不锈钢材质,安全不易碎,无异味。 ②两层不锈钢中间抽真空,阻隔空气传热,保热、保冷效果佳。③本品不适宜存放碳酸饮料及易腐败乳制品类。 ④请勿将保温杯置于明火上或微波炉中加热。 ⑤杯中若存放热水或饮品,请勿放置在幼儿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 ⑥以下是“保温参数表”(装进90℃热水)。

1.早晨放在保温杯中的汤有些凉了,奶奶打算把保温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你觉得奶奶的做法是________的。(A.正确 B.错误)(1分)
2.陈明打算将冷藏后的可乐装进保温杯带去春游,姐姐仔细看过说明书后,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午十点,妈妈将90℃的热水装进保温杯,到十二点时,她要用杯里的水冲泡维C泡腾片(必须用40℃以下的水冲泡)。这时候,陈明指着说明书提醒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十一、《那个星期天》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āi ái)。我踏(tà tā)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看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xīng xìng)奋,。我蹲( dūn zūn)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bō pō)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焦急又兴奋”写“我”的心情,“焦急”是因为 , “兴奋”是因为 。
3.文中画波浪线中的“看了多少回”的意思是 ,之所以又看是因为 。用“
”画出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
4.“等母亲回来”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不是重复啰唆 请简要分析一下。
十二、课外阅读。
我的母亲(节选)
胡适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8分)
第二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第三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2.前文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后文又说“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这样说是不是矛盾?为什么?(5分)
3.请品味加点词“只”“等”“才”“先……然后”“无论……总”的作用。(4分)
4.结合文中母亲的形象,写出几句评价母亲或赞美母爱的名言或格言。(3分)


十三、写作天地。
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A
休止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注意认真读拼音,并结合语境准确书写词语。
三、C
四、 贯注 同仁 万户 似火 盈眶 叨叨(1)④ 胆小如鼠 挥金如土 (2)②① (3) 空空落落 轻轻悄悄
五、1.② 2.① 3.③
六、【答案】猛烈 剧烈激烈 严格 严肃 严厉 、
七、C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是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A.此句把“日子”比作“青烟”。本体是“日子”,喻体是“青烟”,比喻词是“如”。
B.此句把“大柿子”比作“红灯笼”。本题是“大柿子”,喻体是“红灯笼”,比喻词是“像”。
C.此句是拟人句,从“绿色的小脑袋”可看出是一种植物,不是人,用“东张西望”、“观察”词语将其赋予生命,拟人化。
D.此句把“我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一滴水滴”,本体是“我的日子”,喻体是“针尖上一滴水滴”,比喻词是“像”。这样的写法生动形象。
八、1、朱自清 散文 首尾呼应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本文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的开头抛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思考,而后以八千多日子的匆匆而过、每一日的匆匆而过和生命没有痕迹的匆匆而过深化了自己的思索,最后在思索中作者再次叩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得出“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的结论,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2、史铁生 倒叙 盼 早晨 下午 天色昏暗下去 失望 失落 无奈 忙碌
九、1.示例: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唯有珍惜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完成本题的语序有两种,第一种将“惜时”的强调点放在“回答”的部分,如答案所示;第二种是将“惜时”的强调点放在“问”的部分,如“如若不珍惜时间,结果会如何?只能是虚度光阴,一事无成”。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符合自问自答的修辞特征,并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示例:骄阳投射下万道火热的光芒,面色黝黑的交警正在烈日下维持交通秩序。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描写方法进行综合扩写的能力。完成解析:本题首先要读懂句子中哪些地方需要扩充描写。本句中的“夏日”为环境描写点,“交警”为外貌描写点。按照这两处描写点进行扩写,同时保留原句中“维持交通秩序”的本义不变即可。
示例:我轻轻地抚摸着妈妈冻裂的双手,把她的手贴在我的脸颊上。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动作描写表达情感的能力。我们要明确,这道题不是单纯的描写动作,而是要借助动作描写体现人物情感。在创作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按照答案所示,确定两个角色,将主角的动作描写丰富,体现主角对配角的情感。也可以只确定一个角色,单独用动作描写表达其情感体验,如:她紧紧地抿着嘴唇,双手拽住自己的衣角,不断地交错揉搓着。这里的“抿”“拽住”“揉搓”的动作描写,传达了一个或害羞,或羞愧,或紧张的人物情感体验。
十、1、B
2、弟弟,保温杯不适宜存放碳酸饮料。
3、这才2个小时,水温55℃,维C泡腾片必须用40℃以下的水冲泡,这个水温不合适。
十一、1.āi tā xìng zū pō
2母亲还没回来 我马上就可以实现愿望了
3.看了很多回 “我”很无聊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4.不是。这样描写更好地表现了“我”的焦急,兴奋与期待。
十二、1.“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我”患眼疾,母亲想尽办法为“我”医治 “教之严”“爱之慈” 母亲与五叔的冲突 做人刚强
不矛盾。母亲对“我”很严格,不在别人面前骂“我”,其实是在保护“我”的自尊心,是母亲懂得教育的方式,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她才会责罚“我”。
言之有理即可。
4.示例: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