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模拟题(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模拟题(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5 17: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四)
本试卷共19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2021年12月6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八连丰”。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从粮食净出口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大约开始于
A.1961年B.1982年C.2003年D.2010年
2.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A.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科技进步
C.人口增速减缓D.市场需求增加
3.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应
A.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粮食进口B.实施惠农政策,扩大种粮面积
C.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量D.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损耗
河漫滩是河岸以泥沙沉积物为主的河流地貌类型。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平原地区河流的河漫滩位置与水位关系示意图。不同时期河漫滩沉积物粒径大小不同,其中图中Ⅲ层沉积物粒径最大。据此完成4~5题。
4.该河流的河漫滩沉积物特征主要反映了
A.气候的冷暖干湿
B.植被的不断演替
C.其下游的泥沙运动
D.河床形态的变化
5.据此推断沉积物Ⅲ层所在时期,该地曾经可能发生
A.严重旱灾B.极端低温C.特大洪水D.河流改道
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成绩突出。2000~2021年,工业增加值由3.96万亿元增长至37.26万亿元,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当前我国工业体系完善,但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大而不强”。读2018年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西藏、台湾缺资料),完成6~8题。
6.制约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①创新能力不足 ②劳动力成本升高 ③工业基础薄弱 ④工业结构仍需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下列因素中,对甲、乙两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影响较大的是
A.对外开放程度B.工业发展历史C.地质地貌条件D.矿产资源条件
8.提高丙地区工业发展质量的可行措施是
A.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B.大力建设水力发电站
C.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 D.大力发展冶金工业
下图示意2015~2018年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规模(单位:万人)。据此完成9~10题。
9.2015~2018年安徽省净流入的人口主要为
A.老年人口B.青壮年C.少年儿童D.育龄妇女
10.上海市这四年人口净流入的概况对上海的影响是
A.中心城区人口空心化B.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C.土地承载能力下降D.助推城市产业升级
2018年8月5日下午至6日下午,河北中南部地区整体上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台风“云雀”带来的气流影响,位于太行山东侧的河北中南部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右图为5日 23 时沿39°N的大气在垂直方向的流动情况与纬向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l~13题。
11.据图推断5日23时,下列地点降水强度较大的是
A.39°N,113.8°E B.39°N,114.3°E
C.39°N,115.3°E D.39°N,115.8°E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12.该地区降水的水汽最可能来自
A.东南气流B.西北气流
C.东北气流D.西南气流
13.地形对此次降水过程产生的影响是
A.抬升了暖湿气流,加剧了降水强度
B.阻挡了干冷气流,降低了降水强度
C.降水持续时间减少
D.更易出现雨雪、冰雹天气
凋落物的蓄积量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四川某山地在海拔3800~4200m不同坡向的调落物蓄积量和凋落物厚度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山地图示海拔范围的主要自然带是
A.高山冰雪带B.针阔混交林带C.山地草甸带D.常绿硬叶林带
15.凋落物蓄积量和厚度总体呈现东北坡高于西南坡,合理的解释是
A.东北坡蒸发弱B.西南坡坡度大D.西南坡降水多C.东北坡降水多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广州服装产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企业集设计、生产等职能为一体,产品产量大但款式单一,主要在市中心边缘区高度集聚。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服装生产转向小批量、灵活化,不同企业专注于服装生产链条上的单一或几道工序,服装产业空间格局随之演变。近年来,广州服装产业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形成"设计+展示+旅游"的新型文娱空间,其产业功能正向多元化发展。下图示意2008年与2018年广州服装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变化。
(1)分析 2008年广州服装企业高度集聚在市中心边缘区的区位优势。(4分)
(2)简述2008年和2018年之间广州服装企业数量及布局变化特点。(4分)
(3)请为广州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岱山县(下图)隶属舟山,有海岛379个,住人岛屿仅16个。2020年,岱山县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667万吨,比上年增长28.4%。其中金属矿石吞吐量为6868 万吨,增长18.9%,石油2000万吨,增长4.7倍。生产性泊位74个,其中万吨以上深水泊位23个。2020年当地生产总值为384.8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率达惊人的58.1%,其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岱山县结合国情和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石化基地,将石化产业作为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围绕石化产业"强链、补链、畅链、固链",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1)指出岱山县港口货运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岱山县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拉动强的原因。(4分)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在岱山的有利条件。(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阿尔泰山是亚洲中部横跨中国、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四国的大型山系之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是许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拥有从荒漠草原带到冰雪带的完整山地垂直自然景观,以及数量众多的湿地、河流和湖泊。下图为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谱(图Ⅰ)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海拔的分布情况(图Ⅱ)。
(1)分析该地成为很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的原因。(4分)
(2)描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8分)
(3)解析阿尔泰森林对水源的涵养作用。(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西藏察雅县瓦约村地处横断山区,此处泥石流多发,澜沧江流经该地。该地有一处形成于2万年前的巨型泥石流堆积体。泥石流堆积体对流经此处的澜沧江改道起到了重要作用。图甲为该河段示意图,图乙为该处河滩上堆积物分布示意图。
(1)绘出简单的示意图,表示澜沧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3分)
(2)简述图乙中河流相沉积上下两部分沉积物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描述澜沧江改道的过程。(6分)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1.A 2.D 3.D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分析】第1题,当粮食净出口量由正值变为负值时,就是转变为粮食净进口的开始。读图可知,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开始出现负值大约在1961年。第2题,读图可知,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净出口量一直为负值,且负值不断增加,说明该时期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增加。我国粮食进口增加主要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的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有关。第3题,注意题干问的是“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的措施,扩大种粮面积和提高单位产量都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措施;出于粮食安全考虑,进口粮食要适度,而不是盲目扩大;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过程中的粮食损耗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
4.A 5.C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某河漫滩地貌特征为命题情境,考查地质作用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分析】第4题,平原地区河漫滩沉积物粒径大小主要受水量大小影响,而我国东部地区河流补给方式以大气降水为主,因此水量大小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第5题,由文字信息可知,Ⅲ层沉积物粒径最大,反映当时流水的搬运能力强,说明当时河流水量极大,极有可能出现特大洪水;旱灾和极端低温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沉积物粒径变小;河流改道使得当地沉积物减少甚至缺失。
6.C 7.A 8.A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工业发展与转型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解题分析】第6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工业化的时间较短,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工业结构需优化、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升高是必然趋势,而且工业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得劳动力成本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减弱,②错误;由材料"当前我国工业体系完善"可知,我国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③错误。第7题,甲为广东,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开放可以得到更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促使企业提高自身产品品质,走向高端市场,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工业结构优化,所以对外开放程度可以通过影响工业运行效率与结构优化维度,从而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第8题,丙地区为西藏,该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工业发展质量。
9.B 10.D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人口净流人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分析】第9题,安徽省是四省市中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但是这四年安徽省人口表现为净流入,其人口主要为外出务工人员的返流,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为青壮年,因此返回人口主体还是青壮年。第10题,流失的人口不能确定是中心城区人口,主要是郊区普通的劳动力,不会造成中心城区空心化;经济发展速度不仅仅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土地承载力不会出现下降;由于劳动力的流失,城市产业需要进行调整,减轻劳动力流失的影响。
11.C 12.A 13.A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某地大气流动形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地形与天气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解题分析】第11题,强降水多来自湿润空气剧烈的上升运动,选项中某地(39°N,115.3°E)上空 2000 m~5000 m处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且空气上下对流旺盛,易形成短时强降水。选项中其他地点上空多为下沉运动,不利于水汽的凝结,不易形成强降水天气。第12题,由题意可知,中低层空气在东西方向上由东向西运动,不可能为西北或西南气流;结合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整体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主要受台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副热带高压位于该区域的东南方向,因此该区域水汽主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台风环流共同影响下的东南气流。第13题,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区域主要受东南气流影响,东南气流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到达太行山东麓时受山地抬升作用明显,加剧了水汽的凝结,更易形成较强的降雨。
14.C 15.A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四川某山地凋落物相关数据统计为命题情境,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分析】第1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山地位于四川,海拔范围为3800~4200m,青藏高原同海拔的自然带是最好的参考,因此最可能为山地草甸带。第15题,东北坡由于背阳,光照较弱,因此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凋落物多;西南坡坡度大,理由不足;东北坡降水少;西南坡降水多,植被好,无法解释西南坡凋落物少。
16.(1)靠近人口稠密的市中心,可就近获得服装生产所需的充足劳动力;附近消费群体较多,当地市场广阔;市中心附近交通通达度高,便于服装批发外销;市中心信息发达,便于设计部门及时获取市场信息。(4分)
(2)数量总体增加;服装设计企业空间分布向中心城区集聚;制造企业由城市中心边缘区向城市外围转移;服装批发企业跟随制造企业而集聚。(4分)
(3)推动服装生产智能化,建设绿色型服装制造园区;营造设计园区的文化氛围,打造服装设计创意园;为方便服装外运,完善相配套的物流快递等生产性服务业;以服装文化为主题,发展会展旅游业。(4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广州市服装产业集聚变化特点为命题情境,考查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7.(1)货运以大宗物资运输为主。(2分)原因:岱山县海岸线漫长,深水良港多;大宗货物适宜水运,水运运费低。(2分)
(2)石化产业链长,工业门类多;(1分)石化产业链各环节生产工艺复杂,产业投资规模大;(2分)集群效应,建立区域竞争优势。(1分)
(3)未开发岛屿多,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多;水域面积广,生态承载力强;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产业布局安全;空气流动性强,有利于空气净化。(4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舟山岱山县经济发展为命题情境,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
18.(1)该地垂直自然带谱丰富完整,环境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存;(2分)地处边疆,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1分)被列为动植物保护区,人类保护力度大。(1分)
(2)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保护植物数量先增后减;最大值出现在1200m左右。(2分)原因:山麓地带基带为荒漠草原带,夏季炎热,干旱少雨,植物数量较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降水增多,水热及土壤条件改善,植物数量增加;1200 m以上由于年均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土壤贫瘠,物种丰富度迅速下降。(6分)
(3)树冠对降水具有截留保水作用;(2分)地表枯枝落叶持水能力强,可截留水分;(1分)森林土壤孔隙较多,有较强的保水性能,同时起着减缓地表径流的作用。(1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阿尔泰山垂直植被带分布为命题情境,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19.(1)如下图。(3分)
(2)堆积体上部是泥石流堆积物,堆积物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差,主要是由于泥石流速度快,搬运历经时间短;下部是河流沉积物,磨圆度和分选性好,主要是因为由河流搬运而来,搬运历经时间长。(6分)
(3)泥石流堆积体堵塞河道,河流在古河道凹岸处的冲击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更弯曲;受堆积体影响,河水回流,河流弯道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最后受洪水冲击,弯曲处狭窄的地峡被冲开,与对面的河道相连,完成河流改道。(6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澜沧江流域某河流地貌为命题情境,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特征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