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7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他们知道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加之前面对100以内连加连减的学习,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注意以旧带新,通过类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尝试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用简便方法列竖式。 26+25+38= 70-18-26= 请2位同学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既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做铺垫。
口算大PK。(说说运算顺序) (1) 8 +5-3= (2)50+20 +30= (3) 40-15-3= (4) 60+10+13= (5)50+30+15 (6)7-2+4= 小组间比赛,进行抢答。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探索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47人,到达南山站时,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在南山站,从公共汽车上下去了15人,又上去了18人。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深刻地探索认识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以及竖式的写法。
提出问题:车上原来有47人,现在有多少人?同桌讨论怎么列式呢? 预设1:47-15= 32 32+18=50 预设2:综合算式:47-15+18=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 预设1:4 7 3 2 -1 5 + 1 8 3 2 5 0 预设2: 4 7 - 1 5 3 2 + 1 8 5 0
小结: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可以直接摆一个竖式计算是最简便的。
提出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并汇报计算思路) 预设1:18-15+47= (第一步先思考下车15人,又上车18人,一共上车了多少人?) 预设2:47+18-15= (第一步先思考上车18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3:47+(18-15)= (这个方法和第一位同学思路相似)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进一步巩固有小括号和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探索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 师:观察算式72-(47+16)与67-25+28,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72-(47+16)这道算式有小括号,之前那道题没有小括号。 预设2:这道题要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本环节直接出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学生跟上一题的算式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没有简便写法,充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自主计算本道题,使学生初步理解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种情况没有简便写法。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72-(47+16)=?(小组交流讨论并说说计算过程。) 预设1 :4 7 7 2 + 1 6 - 6 3 6 3 9 预设2: 4 7 + 1 6 6 3 - 7 2 结果算不出来。
师:有简便写法吗? 预设:没有简便写法。因为这道题72是被减数,但是在第二位同学的竖式中72是减数,被减数和减数位置不能调换,所以没有简便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47+16呢? 预设:因为里面有小括号,所以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
小结:加减混合计算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插入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课后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mp4”。
环节三 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56+34-20= 78-24+39= 32+(55-46)= 86-(13+42)= 通过练习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题,增加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我是数学小医生。 26+ (86-59)=53 64-(17+28 )=21
我会解决问题。 停车场上有50辆汽车,开走了13辆,又开进19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
环节四 课堂小结 本节课结束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知道加减混合计算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预设2: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有的可以用简便写法,有的不能用简便写法。 通过让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对加减混合运算有更深一步的认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