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第2课时《观察立体图形》精品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第2课时《观察立体图形》精品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09: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
第2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和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图形与几何内容学习的继续,也是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了三位小朋友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位置分别观察长方体这一主题图,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与讨论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形成一定的观察、想象、推理、抽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会从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方面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形成一定的观察、想象、推理、抽象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由看到的平面图形推理出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这些老朋友吗? 师:我们一起来猜谜语。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说的是谁? 预设: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预设:长方体。 通过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吧! 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将长方体放在桌子的中间,依次从不同位置观察。 2.观察后,四人讨论,你从不同位置看到的长方体是什么图形? 观察长方体 提问: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预设: 我们小组从4个位置观察这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但是长方形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从侧面看到的长方形最小,从上面看到的长方形最大。 回答问题: 在本环节设计中,学生将看、说、做结合起来,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直观感受立体图形各个面的形状,发展了空间观念,初步了解了三视图的知识。
追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正方体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正方体,分别又是什么形状呢? 观察圆柱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圆柱,分别又是什么形状呢? 观察球: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球,分别又是什么形状呢? 提问:如果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 小结: 单凭一个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 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预设: 预设: 从4个位置看,都是正方形 预设: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 预设: 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圆柱等。 在长方体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体、圆柱、球的三视图,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根据一个面猜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如图中,这些物体能堵住圆孔洞的物体是( ) 能堵住正方形洞的物体是( ); 能堵住长方形洞的物体是( )。(填序号) 预设: 如图中,这些物体能堵住圆孔洞的物体是( ) 能堵住正方形洞的物体是( ); 能堵住长方形洞的物体是( )。(填序号) 本环节是综合运用,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推理与抽象的能力。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我会连 2 我会画 3 我会想 预设: 预设: 预设: 用熟悉的书本作为观察对象,使学生将实物、立体图形的观察统一起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学习工具,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动手画一画,逐步提高要求。 从单一的几何体观察上升到对组合立体图形进行观察,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提高了对学生想象的要求。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预设: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出示动画,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图形进行观察。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借助此动画进一步学会观察立体图形。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观察物体——立体图形”。 进一步强化对不同几何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