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4课时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估测能力,运用合适的方法,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对比、推想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长度观念,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利用厘米与米的长度表象,进行合理的推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同桌一起用手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 同桌一起互相比划长度。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的概念,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也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播放图片: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图片。 全班同学一起观看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图片。
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 、估测物体长度 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课后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mp4” 采用猜身高的活动展开教学,为今天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开始建立估测意识。
活动: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160( )。A 厘米 B 米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 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老师应该比1米高一些,不足2米。 预设2:老师的身高是160米。
课件出示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图片。 提出问题:在前面小朋友们都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预设1:用手在学生尺上比划1厘米、1拃的长,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预设2:利用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大约是10个小朋友的身高,应该是13米。 预设3:打开双臂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左右,推断出旗杆的高度是13米。 预设4: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小结:同学们根据自己身体部位的长度估测其他物体的长度,我们知道了旗杆的高度是13米,一定要学会恰当的使用长度单位,否则就会闹笑话!
播放微课视频,详细介绍单位米和厘米的应用。 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课后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解决问厘米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mp4”。
2.巩固深化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长60( ) 长1( ) 长28( )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预设:长60 ( 厘米 ) 长1 ( 厘米 ) 长28( 米 )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再次回顾解答过程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环节三 巩固练习 小判官。 小马虎的日记 课件出示:今天早晨 6 点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我慌忙间从 2 厘 米的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拿着长 15 米的牙膏挤了 1 米长的牙膏 刷牙,然后喝了一些牛奶就急急忙忙上学了。(读完,学生笑了) 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笑什么呢?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测量较长物体时,一般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2)测量较短物体时,一般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3)铅笔刀长 5( ), 一棵白杨树高 16( ), 教室门高 2( ), 长颈鹿高 13( ),电冰箱高180( ),爸爸的小轿车长3( ) 我的身高是1( )30( )
判断对错。 (1)1 米长的绳子和 100 厘米长的铁丝一样长。 ( ) (2)语文书长20米 ( ) (3)课桌高 7 米。 ( ) (4)教室长9厘米。( ) (5)字典厚6米。 (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预设2:一定要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部位的长度估测其他物体的长度。 总结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总结与梳理知识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