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础训练
1.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的神话体系中,绝对服从与接受“命运”是人唯一的选择。而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古希腊悲剧,大都以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从神到英雄再到凡人都不再一味的服从,而开始寻求反抗。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希腊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人文精神已然觉醒 D.公民忽视道德建设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古典人文主义的出现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3.目前已知的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而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是
A.文字产生 B.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 C.国家形成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4.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城邦中的中产者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城邦的政治权力仍旧被出身少数古老家族的贵族所把持。为改变此局面,梭伦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公民大会制度 B.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5.有学者认为,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争,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希腊
A.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强调众神平等
C.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D.重视神的作用
6.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7.在古希腊各城邦中,由于社会历史和各自力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主要的政体有民主制、僭主制和寡头制。当然希腊城邦政治还是以民主政治而著称,那么希腊民主政治的源头是
A.克里特岛
B.斯巴达
C.雅典
D.迈锡尼
8.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古代希腊文学“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还明确指出摹仿的对象包括事件、行动、生活。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将希腊悲剧诗人而不是希腊早期哲学家,称作是古代欧洲科学思维的真正奠基者。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学 ( )
A.盛行浪漫主义风格 B.对社会的描述细腻
C.成就比当时哲学高 D.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奴隶完全不具备思虑(审议)的机能,妇女确实具有这一部分但并不充分”。材料表明雅典
A.民主制没有体现人民主权
B.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
C.成年男性完全具备公民权
D.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0.雅典有大量公共职位的任期很短,且人选由抽签决定,所以一个普通的雅典公民在自己的一生中可能因为抽签轮换担任各种各样或者重大或者琐碎的公职。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
A.崇尚法治 B.间接民主 C.城邦至上 D.轮番而治
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盛行
12.“梭伦的金权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
1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
A.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B.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D.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地下最伟大的建筑”和埃及古代“地上最伟大的建筑”是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两个建筑
A.都是庞大的帝王宫殿 B.都是帝王的陵墓
C.都是公共活动场所 D.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5.古埃及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
A.泥板
B.纸草
C.陶片
D.竹简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的官员由抽签或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任何官员在就任之前必须通过五百人议事会或陪审法庭的资格审查。公民大会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国此,官员在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同时,无论是奴隶还是公民都有资格告发包括公职人员在内的任何人。告发人可以把案件告发到五百人议事会或公民大会。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后,陪审法庭的地位不断提升,重大的告发案件不再由公民大会审理,而全部转由陪审法庭审理。官员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第一阶段审查管员任期内的公共资金帐目;第二阶段是由专员负责接受民众的举报,彻查官员任期内经济账目以外的不法行为,比如玩忽职守或是滥用职权等行为。
——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
材料二 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监察官员的遴选与管理。不仅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通晓政治法律的文化素养,能够在汲取历代兴亡教训的基础上刚正不阿地依律办事,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从政阅历,面对错综复杂的官场能够明辨是非,分清忠奸贤佞,有效胜任监察一职。在任职期间,不仅有一年一度或三年一度的常设考核制度,还有“月课”“御史互察”等考核项目,考绩结果作为一个监察官员升迁奖罚的重要依据。最后是实行监察责任制,考核后严肃问责,不但追究知情不举的渎职责任,而且追究不知情失察的失职责任,并处以连坐。同时,还特别注重通过制定监察法规约束监察官员。各级监察官员直接对中央负责,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制,不受同级行政长官的节制。
——摘编自李超《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官员监察体制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雅典相比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特点,并简析古代雅典和中国监察体制的借鉴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表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自由民平均拥有土地数量
材料三 在雅典,拥有公民权的只是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估计他们只有4万人左右。就是在公民中,实际上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也是公民中的少数。众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忙于谋生,无暇参加频繁的政治活动,更不可能担任握有大权的将军。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崔连仲主编的《世界通史·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雅典人口比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材料一、材料三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由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2.D3.D4.D5.C6.B7.A8.D9.B10.D11.C12.C13.C14.B15.B
16.(1)主要内容:①任职前进行任职资格审查;②任期内进行信任投票;③允许对官员进行告发;④卸任前进行账目审计。
作用:积极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制度反腐;②维护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消极作用:有可能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特点:①选拨监察官员的标准高;②对监察官员严格考核;③通过立法约束监察官员;④监察机构实行垂直领导;⑤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意义:①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②完善监察法律法规;③重视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督。
17.(1)奴隶是人口的主体,自由民人口与奴隶人口大体相近。
(2)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参与政权和管理国家的权力大大扩展,如所有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参加公民大会;体现民意的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健全,如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职能进一步健全。
(3)问题:雅典民主政治有很大的局限性,享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子,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没有公民权;大多数公民也并不能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实质: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上层奴隶主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