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5 20: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单选题
1.公元8世纪,西方形成了以罗马为宗教首都的、统一的宗教世界,教宗国领地逐渐扩大。教宗国保持罗马行政体制,为西欧政治体系提供了基础。教皇享有财政权,受理各地上诉、各国之间纠纷。由此可知,在中古西欧
A.宗教服务于世俗的王权 B.教会是最大土地占有者
C.统一实行罗马行政体制 D.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2.中世纪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果囿、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科尔比修道院的生产经营
A.具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B.导致修道院宗教影响力日益下降
C.发展了手工工场雇佣劳动 D.反映了中古西欧农业专业化水平
3.在赤道附近发现的古代非洲的铁质钱币上的纹饰(拓印)。作为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古代非洲
①国家经济政策 ②商业发展规模 ③冶铁技术水平 ④货币铸造工艺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这体现出作者
A.主张非洲本土引入西方文明 B.正确评价了非洲文明的历史
C.对非洲文明演进存歧视偏见 D.大力鼓吹开展非洲黑奴贸易
5.有学者认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发展,使得建立在自由之上或根据契约自愿结合到一起的政治联合的新观念,取代了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建立的对个人具有绝对权力的万能国家观念。这一观念变化缘于中世纪西欧( )
A.有限王权传统观念 B.自治城市普遍兴起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D.教权王权二元并存
6.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下社会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A.君主名号 B.宗教领袖 C.贵族领地 D.市民地位
7.《阿拉伯通史》这样描述:“巴格达城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船舶,……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西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这说明
A.阿拉伯帝国成为沟通世界贸易的桥梁 B.阿拉伯人善于经商
C.阿拉伯人消费水平高 D.阿拉伯人城市管理先进
8.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不属于“三种人”的是( )
A.僧侣 B.农民 C.商人 D.骑士
9.“在中世纪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这一论断主要是着眼于君主专制有利于
A.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 B.推动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
C.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 D.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10.欧洲的中古时期是一个蒙昧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当时欧洲( )
A.社会经济凋敝 B.政治四分五裂 C.王权极度衰弱 D.教会神权统治
11.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 结论
A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D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A.A B.B C.C D.D
12.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编纂而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是
①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②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③对罗马法律进行系统总结的法典
④奠定了欧洲国家立法基础的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矛盾和过时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14.“他们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古埃及人 B.古罗马人 C.基督教徒 D.阿拉伯人
15.某一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这一教育机构是
A.雅典学院 B.西汉大学 C.中世纪巴黎大学 D.京师同文馆
16.法兰克王国的创始者克洛维(465-511)丑陋残暴。15世纪的历史学家则称克洛维体格匀称、摄人心魄,长相完美无缺且有一头让人过目难忘的立体式长发。历史学家的描述体现了当时( )
A.城市自治的影响 B.宗教戒律的束缚
C.王权力量的增长 D.绘画风格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7.考古类的纪录片为普通民众了解历史之谜与历史遗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人迹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世纪之久的时间,前后深入探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纪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剧情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玛雅文明除了“金字塔的石造建筑”与“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之外,还创造了哪些重大成就?
(2)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18.探究三 非洲桑海文明与美洲印加文明的比较
材料一 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一万多公里…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非洲桑海帝国与美洲印加帝国有哪些异同之处?造成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经济上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尝试结合两个国家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D
6.D
7.A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D
15.C
16.C
17.(1)成就:玛雅文明中的历法成就超过了当时希腊罗马通行的历法;玛雅人采用20进位制,可能知道0的概念;玛雅人培植了诸如玉米、西红柿、南瓜等许多农作物。
(2)地位和作用:史料是研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史学家藉以“重现”历史的基础,它决定着历史事实的真伪和历史认识的正误。影像资料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8.同:1.历史发展:16世纪初鼎盛,后遇入侵渐衰
2.历史地位:强大帝国
3.政治:中央集权,地方划区,设官;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4.社会: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
5.文化:注重教育,文化繁荣
异:桑海帝国经济上重视对外贸易,控制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印加帝国经济上凭借环境优势发展农业、手工业;政治上,国家权力更为集中。
原因: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西非气候干旱,不宜发展农业。桑海帝国靠近撒哈拉沙漠,黄金资源丰富,因此控制沙漠商路和黄金交易,以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美洲印加帝国气候湿润,借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二者地理环境不同导致生产方式不同,最终导致两国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