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作用效果》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生产生活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着重学习固体的压强。《压强》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中阶段四个要求理解的公式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密度、质量、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又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所学习的压力,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根据以上原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知道压力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二、说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本节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
2.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探究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使教学声图并茂,
实验器材的准备:海棉、橡皮泥、气球、肥皂、砖两块、削好的铅笔、自制的压力小桌、钩码一盒、水杯、针、图钉、水、细线、细沙等。
(二)情景导入
用这两个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讲授新课:
1.压力
用手指去按圆珠笔尖的那头,你会有什么感觉?(生:疼)
手指感觉痛说明了什么?(生:有力)像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生:压力)
观察课件上的情景,这些物体对面都有压力,作出压力示意图并观察,通过你的观察,你是否能对压力给出个定义呢?(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给出压力的定义: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下面我们再作出它们的重力,比较并观察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得出结论:当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F=G
观察课件上的图片,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压强
重新体验用食指和大拇指轻压着圆珠笔两头,那我们来猜想下这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有关呢?(生: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
让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猜想:
在实验探究中,如何控制变量?
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
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进行试验,试验后汇报:研究与什么因素的关系 怎么控制变量?现象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物理学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物理学上用p来表示压强,用F来表示压力,用S来表示受力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有力和面积单位复合而来是N/m2,该单位读作“牛每平方米”,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介绍帕斯卡的简历及小幽默故事。
Pa这个单位有多大呢?举例加深理解:
(1)一粒西瓜籽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
(2)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0Pa。
课本例题: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
求:
解:
答:坦克对地面压强为1.63105Pa,图钉尖对墙面压强为4108Pa 。
(四)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五)达标练习
板书设计
一、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公式: 单位:N/m2 、Pa(帕)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沪科版教科书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曲阜市尼山中学 陈海龙
201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