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选择题
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目前,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哪种宗教?(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2.耶路撒冷被哪三大宗教视为圣城?( )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C.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 D.犹太教、佛教、基督教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恒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读“亚欧大陆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关于亚洲纬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横穿亚洲中部 B.被南回归线穿过南部
C.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5.亚洲的海陆位置是( )
A.东临太平洋 B.西临大西洋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
6.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 D.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7-9小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南部稀疏,北部密集 B.北部密集,西部稀疏
C.东南部密集,西部及北部稀疏 D.西部密集,北部及东南部稀疏
8.亚洲人口最稠密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以下特点( )
A.位于中高纬地区,气候适宜 B.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
C.位于热带雨林区 D.被太平洋、北冰洋包围
9.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 )
A.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B.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C.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D.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
10.亚洲长河众多,但也有不注入海洋的河流,其中全在我国境内的是:( )
A.阿姆河 B.锡尔河 C.塔里木河 D.以上都不对
11.探究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读图 ①经纬度位置②板块位置 ③半球位置 ④海陆位置
A.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面是学生在学习印度时从网上查找的资料,正确的是( )
①印度是世界上几个软件外包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②境内著名的河流是印度河
③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④印度地形以平原为主,恒河平原面积最大
⑤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A.①③ B.①② C.①⑤ D.②④
读亚洲气候分布等图,回答13-15题。
13.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③东、南部分布着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④西部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C地是世界上向日葵的重要产地,其适宜种植该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区域土壤肥沃,河流众多;②夏季气温高、降水充足;③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④纬度较高,夏季光照时间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四地中,能体现图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及景观图特点的是( )
A.A地与B地 B.B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A地与D地
16.亚洲气候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受到( )因素的影响。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17.北美洲与亚洲在位置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大洲都濒临北冰洋 B.两大洲都主要位于东半球
C.两大洲都主要位于北温带 D.两大洲都濒临太平洋
二、解答题
18.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B 洋C 洋,E 山脉,F 山脉,G 平原,H 半岛,I 半岛,J 江。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② 气候, ③ 气候,④ 气候。
(3)亚洲的水系结构呈 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的海洋。
(4)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① ;
② ;
③ ;
19.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濒G____洋、东濒E____洋、南濒F____洋,西南邻B____洲、西接A____洲、东北望D____洲。.
(2)洲界线,亚洲和B洲的分界线以____(填巴拿马或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和D洲的分界线以____(填土耳其或白令)海峡为界。
(3)亚洲的地形以____(填高原、山地或高原、平原)为主;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填中间高,四周低或四周高,中间低)。
20.【聚焦亚洲】
主题:亚洲人口与经济
资料一:亚洲经济发展
在古代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整个世界主要强国——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都位于亚洲。亚洲的农牧业可以维系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生计。欧洲的最大帝国罗马帝国的主要粮食产地也位于亚洲。
资料二: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
思考回答:
(1)亚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2)由河流流向可知,亚洲的地势特征大致是____。
(3)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4)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差异较大,下列与B地居民的服饰特征相符的是( )
A.单衣、薄裙 B.白色织物裹着全身 C.和服 D.以皮衣、皮靴为主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中东地区大多数的居民为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世界上比较大的平原有欧洲的东欧平原,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等,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4.从图中看出,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因而亚洲地跨低、中、高纬度带,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错误,D正确。赤道横穿亚洲南部,A错误;被北回归线穿过南部,B错误;故选D。
5.由图可以看出,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A正确,B错误;经度在东经25°-东经170°之间,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且描述的是半球位置,C错误;亚洲地跨低、中、高纬度带,且描述的纬度位置,D错误。故选A。
6.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所以正确的是D。
7.读图可知亚洲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部、北部人口密度小,故人口东南部密集,西部及北部稀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东南部人口稠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故A错误;东南部人口稠密,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故B正确;东南部并未全部位于热带雨林区,故C错误;应该是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9.读图可知,M点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区,当地纬度高,终年严寒,人口稀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是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所以选C。
11.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可知,我们要探究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海陆和经纬度位置几个方面读图。故正确的是C。
12.关于印度的介绍,印度是世界上几个软件外包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境内著名的河流是恒河,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面积最大,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故选A.
13.①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②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③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④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故选A。
14.读图可知: C地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向日葵的重要产地,其适宜种植该作物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纬度较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5.图中狗拉雪橇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的B地,气候资料指的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指的是图中的A地--马来群岛。故选A。
1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这是由于亚洲陆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离海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故选B。
17.根据两大洲的位置可知,亚洲和北美洲北部都临北冰洋,正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故B不正确;两大洲都主要位于北温带 正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美洲西临太平洋,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B。
18.(1)太平 印度 喜马拉雅 乌拉尔 西西伯利亚 阿拉伯 印度 长
(2)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3)放射
(4)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详解】
(1)亚洲面积辽阔,海陆位置优越,山河众多。据图可知: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中南半岛,E喜马拉雅山脉,F乌拉尔山脉,G西西伯利亚平原,H阿拉伯半岛,I印度半岛,J长江。
(2)该洲经纬度跨度大,再加上地形复杂,因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世界上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分布的大洲。据图可知: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3)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该洲的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4)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19.(1) 北冰 太平 印度 非 欧 北美
(2) 苏伊士 白令
(3) 高原、山地 中间高、四周低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北临G北冰洋,东邻F太平洋,西南毗邻F印度洋;西南邻B所示的非洲,西接A所示的欧洲,东北望D所示的北美洲。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B非洲接壤,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亚洲在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D北美洲为界,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3)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使亚洲的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
20.(1)北温
(2)中部高,四周低
(3) 丁 丁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不适宜人类居住
(4)D
(5)发展迅速但不平衡,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详解】(1)读图分析,亚洲大部分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
(2)亚洲河流大多数从中间流向四周,故亚洲地势大致是中部高,四周低。
(3)洲人口分布不均匀,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丁,丁是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4)B地纬度高,气候寒冷,居民的服饰以保暖为主,四个选项中,皮衣、皮靴 是保暖效果最好的,故选D。
(5)根据所学,亚洲发展迅速但不平衡,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