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11: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7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初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求商的思路。
方式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自我调整
策略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探究出求商的多种方法。
手段 教具:挂图。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 ÷ 3=4 想:三( )十二 主题图 12 ÷ 4=3 想:( )四十二
自我调整
序号 个性化教学过程 自我调整
一、二、三、四、五、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填空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4=8 3×( )=12 ( )×3=9 2×( )=6 4×( )=42、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在一个晴朗的周末,猴妈妈要她的孩子去摘桃,小猴们乐呵呵的到自家果园里摘了12个桃,猴妈妈很高兴,要把这些桃,每只小猴分3个。3、问:你听到了哪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主体参与、探究新知1、教学例1(1)(1)出示: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能列出算式吗?(2)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2÷3=()(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12÷3得多少?你会算吗?你是怎样算的?(4)★组织汇报交流计算的方法。学生1: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6个,3只小猴分9个,4只小猴分12个,正好分完。学生2: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正好分完。学生3: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5)看书23页介绍的方法,哪些是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哪些方法不一样?(6)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明确:利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简便?)(7)揭示课题:这节课就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8)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2、练一练(1)观察:改动刚才的题目:“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猴?(2)请学生列式:12÷4=(),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3)组织班内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那句口诀。)(4)交流:解决完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5)▲小结: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用“三四十二“这句口诀不仅可以求出12÷3的商,也可以求出12÷4的商。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独立完成18页做一做组织汇报交流:想商的方法,有什么发现?(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两个商。)2、练习四第1题:(1)观察画面,理解题意,再算一算。(2)说一说:怎样求商?3、练习四第2题:(1)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利用这些信息,你能先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吗?(3)问:怎样列式?(2)想一想:用哪句口诀求商?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A、1、列式计算,并写出你式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1)一个皮球4元钱,小明有12元钱,他能买几个皮球?算式:口诀:(2)小红有15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算式:口诀:(3)有18个皮球,每6个装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几个盒子?算式:口诀:2、填空: 3×5=( ) 15÷3=( ) 三五( ) 15÷5=( )B、★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如果把个位和百位数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的3倍少39。则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