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12: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二年级《解决问题》案例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后,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新增“双基”的教育价值在于,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能够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以及数学思想的感悟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实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数和计算知识后,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具店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策略】
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计算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写真】
片段一:激趣导入,巩固口算练习。
1、 激趣导入:今天有两位新朋友陪我们一起学习,他们是莉莉和小明,大家欢迎吗?
2、 口算练习:莉莉和小明想知道谁是我们班的口算小明星,咱们来展示一下吧!
(口算时间1分钟,时间到后同位交换订正)
【意图】为避免枯燥口算练习,开展“口算小明星”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学的有趣,学得有效,也培养了竞争意识。
片段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1、 师:莉莉带我们来到一家文具店,她想买什么?(地球仪)你们能帮帮她吗?
2、 师:还记得我们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
生: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三个步骤)
3、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
生:每个地球仪8元,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条件及问题)
4、 师:为什么没有小熊和皮球的价格?
生:题目要求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小熊和皮球的价格是多余条件。
师:说得真好,还想请一位同学告诉我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你找到哪个条件?
生:这题要求莉莉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所以找地球仪的价格是8元,小熊和皮球的价格是多余条件。
师:看来我们首先要学会根据问题的需要找到有用的条件。
5、 师:接下来的两个步骤,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学生独立解决另外两个步骤)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位相互说说。
(同桌相互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1—2位同学上台汇报)
生1:56÷8=7(个),因为要求56元是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生2:每个地球仪8元,7个地球仪一共8×7=56(元)。解答正确。
……
师:这里56元、8元表示什么,得数7个又表示什么?
生:56元是莉莉身上总共的钱数,8元是一个地球仪的价格,得数7个是买了7个地球仪。
6、 师:56元是莉莉身上的总钱数,也叫总价;8元是一个地球仪的价格,一个也称单个,我们叫单价;7个地球仪我们称为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7、 师:淘气的小明去哪了?他看上了哪件玩具呢?
(出示小明问题“小朋友们,妈妈给了我24元钱,我全部用来买了一种物品,你能猜到我买的是什么?并且买了几个吗?)
师:你们能猜到吗?
生:小熊,皮球,小汽车……
师:不可以凭空猜测,要有说服力的!根据你的猜测,列出相关除法算式,按刚才三个步骤完成。
(生按自己想法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们小组有几种不同的猜测呢?
先请有两种猜测的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他们组员的想法。
(2种猜测小组上台演示)
生1:我们猜小明买的是小熊,每个小熊6元,问题是24元可以买几个小熊?
24÷6=4(个) 表示求24里面有几个6,所以用除法。
每个小熊6元,4个小熊6×4=24元,解答正确。
生2:我们猜小明还有可能买地球仪,每个地球仪8元,问题是24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4÷8=3(个)表示求24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每个地球仪8元,3个地球仪8×3=24元,解答正确。
(师随着学生汇报板书)
师:你们小组很优秀,知道根据24这个总价寻找合适单价的物品。我们再观察一下,这两组问题和我们先前帮莉莉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这两组问题和先前的问题都是用除法解决,并且意义相同,都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生:都是知道了总价和单价,求数量。
师:你们不但能从除法意义上找到他们相同之处,还能找到他们相同的数量关系,真厉害!看来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如果知道了总价和单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求数量?
生:总价除以单价可以求出数量。
师:刚才听到有的小组还有第三种猜测,可以上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生:我认为他可能买小汽车。
师:你猜测他可能买了几辆小汽车
生:3辆。
师:我很赞同你的猜测,小男孩很有可能更喜欢小汽车,而且一次就买了3辆。这个“3辆”是什么?
生:数量。
师:有了数量,有了24元这个总价,能求出小汽车的单价吗?能不能完整的说说题目意思,并且解答?全班同学一起试试。
(全班独立完成后汇报)
生:24元买了3辆小汽车,问题是每辆小汽车多少钱?
24÷3=8(元) 表示把24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透露一下,你的想法确实很符合小明,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嗨! 其实我买了6辆小汽车,你们猜到了吗?)
师:小明果然买的小汽车,他买了6辆,根据他提供的条件你们能求出小汽车的单价吗?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生:24÷6=4(元)表示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大家观察一下,不论是3辆小汽车,还是6辆小汽车,解决时有什么共同点?
生1:都是用除法,意义相同,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生2:都是知道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师:你们总结的真完美,看来我们知道了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可以用总价除以数量得到单价。
师:大家顺利帮莉莉和小明解决了难题,他们很感谢也很佩服你们哦!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请你们帮我解答,你们看看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都用除法解决。
生2:前面3题是知道总价和单价,求数量,后面2题是知道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
师:你们总结的非常好,可假如我们知道单价和数量,又该如何求出总价呢?举例说明。
生1:可以用单价乘数量得到总价。
生2:如最后一题在检验时用小汽车的单价4元乘数量6辆,得到总价24元,解答正确,就是用单价乘数量。
师小结:看来我们只要知道了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中任意两项,就可以求出另一项。
【意图】良好的解题习惯是以下几方面:认真读题(读懂文字和图意)的习惯;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促成,方能使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1:选择题。(辨析除法意义及单位)
练习2: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检验吗?
(生独立画完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检验过程。)
作业:第43页第4题
【意图】练习1的设计是针对学生易错的两个方面,第一除法意义容易混淆,分不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还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第二单位容易错,也是数量关系没有分析清楚才导致的错误。练习二的设计是拓展学生能力,知道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可以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检验。
【分析研究】
“基本思想”主演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本节课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的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第一个教学环节,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根据主体图,自主提出问题,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了不同问题(涉及到除法的两种意义)。学生们积极动脑,思维活跃。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正是因为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把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展现了出来。解决问题要体现出学生思维的个性,这一点特别重要,往往思维的火花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在具体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竞相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闪光点。此外,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的评价语言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