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案(梁芳)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
3、把握词中运用的多种表现手法。
4、领会词的思想情感——黍离之悲。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情感,领会其中蕴含的黍离之悲。
教学难点:
在今昔对比,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中领会深蕴其中的悲情。
教学方法:诵读,自主探究,点拨
课时: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语
安史之乱中,杜甫曾经漫步曲江头,发出了“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这样沉痛的感慨;四百年后,姜夔来到了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路上,又怎样触景生情、发出抚今追昔的感叹呢?
作者简介
姜夔( 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南宋词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州,成年后出游扬州、江淮、苏州、杭州等地。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浪迹江湖,布衣终身。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人品秀拨,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属婉约派,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其词以健笔写柔情,意境高远,空灵高旷,音韵和美,风格清俊峭拔,自成一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写作背景
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朗诵,读准字音。
听朗诵。
师范读,生读。
解题
词牌名,是作者的自度曲注宫调并填旁谱。
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此语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村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萧,自度曲。”
读懂句意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悲凉的号角。我内心悲伤,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故国残破的悲思。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市,在竹西亭美好的去处,解下马鞍稍为停留休息,这是最初的路程。昔日十分繁华的扬州十里长街,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扬州池苑荒废,乔木被伐,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兵荒。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泛起寒意,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曾快意游赏扬州,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描绘少女如豆蔻之诗句精工,形容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很难表达出今日这般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惟见桥下江中的水波荡漾,凄冷的月光映照,寂静无声。桥边的芍药花虽然盛开,却无人欣赏,它又是为谁而生呢?
赏析内容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用典——化用杜牧《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开头八个字写尽了扬州昔日的繁华。“解鞍少驻”突出了对往昔名城风华的仰慕,为下文伤怀做铺垫。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1)用典。化用杜牧诗句。(2)借喻扬州昔日的繁华。
“荠麦青青”:对比。杜诗极言扬州繁华,但作者所见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
尽:弥望的荠麦把昔日的繁华一笔扫尽。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胡马:代指金兵。江:长江。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废池、乔木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窥”: (1)丑陋——强盗嘴脸。(2)贪婪——觊觎我大好河山的狼子野心。
“厌”:(1)反战——正义的呼声。(2)无奈——恐惧无奈。
对比,透露了金兵的猖狂、南宋的懦弱,面对这些,作者表达出伤痛与无奈,是诗人个人境界的反映,也是国力衰弱、朝廷暗弱的写照。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作者通过对扬州城的萧条荒芜之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从而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郎:杜牧。他写过很多赞美扬州的诗,今日重来。也会对扬州的破败景象感到震惊。
“杜郎俊赏”杜牧曾经快意游赏扬州,留下不少优秀诗篇,从侧面表现扬州的兴衰变化,假设小杜重游旧地,也会目瞪口呆,惊讶不已。这是用杜牧的惊讶来衬托自己的悲哀情怀。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词人以用典的手法用“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艳句象征扬州繁华,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侧面烘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难赋深情:即使杜牧的妙笔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忧伤心情。极言扬州的变化对词人触动之深。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仍、念:对往昔的留恋向往,对现实的悲伤惋惜。二十四桥、红药:两种代表扬州昔日繁华的事物。借眼前景物渲染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用冷月无声、芍药自开的无情反衬人的多情。表达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波心荡”既写水波荡漾,又写词人心情的动荡不安。情景交融。
赏析手法
拓展迁移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1)这两篇作品均通过 意象,表达了 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两篇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十、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十一、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词。
2、改写成一篇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