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6 10:1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期中期末单元复习 01
1947年
1949年
1955年
世界
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
德国分裂“北约”成立
“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时空观念
一条主线: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两个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四位人物: 毛泽东、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
五件大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梳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理解新中国
成立的历史意义。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学生梳理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关知识,认识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性,理解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梳理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掌握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课标解读
知识结构
单元特征概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内外局势 新中国的应对
①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 ②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抗美援朝
战争
②开展土地改革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召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
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性质 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意义 (1)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标志: 开国大典 举行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概况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意义 (1)国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1949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位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五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指的是( )
A.新中国的诞生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原子弹的爆炸
2. 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错误的是( )
A.以五色旗为国旗 B.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 春联的内容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改革发展创奇迹奥运世博扬国威 D.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4. 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冷战格局中力量对比的重大事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东、西德国成立
C.联合国成立 D.欧洲联盟成立
试题演练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而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这对于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推动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何沁主编
①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区分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 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②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站起来了、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
(2022年湖南衡阳)《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22年辽宁营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D
中考真题
中国近代史的三次巨变
巨变 巨变 人物 指导思想 概况
第一次 辛亥革命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
第三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使中国开始富强起来
知识拓展
时间
人物
概况 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
1951年
阿沛·阿旺晋美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知识归纳:西藏
唐朝:
元朝:
清朝:
新中国成立初:
1965年: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友好往来)
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
宣政院
(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治区成立
考点2:西藏和平解放
考点3:抗美援朝
背景 (1)朝鲜: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打到我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3)中国:应朝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历时两年零九个月)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过 (1)出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著名战役: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
(3)结束: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战斗 英雄 (1)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面临挑战时能不能应对,敢不敢出手,确实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面对侵略,退缩忍让只能助长其嚣张气焰。直面挑战,坚决回击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
战争的惨烈,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战争的警钟,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珍爱和平!
尽管这场战争如此惨烈,但是却从未触及美国文化意识的深处。据统计,朝鲜战争中美军有3.3万人阵亡,10.5万人受伤;韩国有41.5万人丧生,43.9万人受伤.....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严重的朝鲜战争》
“没有赢家的战争”
——白善烨
战争启示录
精选试题
1.(2019深圳)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D
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
1
国民革命军
1924—1927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3
工农红军
1934—1936年
长征
5
解放军
1946年沿用至今
解放战争+新中国
4
八路军
新四军
1931—1945年抗日战争
2
工农革命军
1927年
秋收起义
不同时期与共产党有关的军队名称变化
知识拓展
1949年9月以前
老解放区已完成土地改革
但是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考点4:土地改革
①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时间 1950—1952年底
法律 依据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经过 (1)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性质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变革(属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意义 政治: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经济: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考点4:土地改革
新中国关注“三农”,四次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时 期 调整措施 土地所有制 影 响
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公有制
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变农民私有为公有
人民公社化
十年探索
时期
三大改造时期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
变地主私有为农民私有
建国初期
拓展提升
中外历史上涉及土地改革的法律文献
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土地法 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俄国废除农 奴制法令 《宅地法》
不同点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巩固解放区,保障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发展农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获得人民支持,扭转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时间 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 1862年,林肯签署颁布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 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相同点 都是对已有的土地政策进行的调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土地改革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11年
1915年
1950年
1952年
政治
思想
经济
事件
意义
1949年
政治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新中国成立
在方框内填写近现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重大事件。
拓展提升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①④
D
试题精选
试题精选
图是建国初期画家米谷的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它体现
的主要内涵是( )
A. 1952年底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
B. 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C. 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D. 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2021·新疆·18)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增强党的领导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4分)
答:②措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2分)
答:①原因:“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2分)
试题精选
(2022·黑龙江鸡西·15)“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2022·湖南长沙·6)以下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情况对比表。他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