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自主学习: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建立标志、对外扩张的表现?
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及影响、法西斯暴行的表现、德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日本法西斯政权的背景、核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及影响、对外扩张的表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主学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2.西线战场上德国进攻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时间及标志,苏联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及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时间及标志。
4.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背景、时间、地点、参与国家、标志,该标志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5.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意义?意大利无条件投降的时间,诺曼底登陆的时间、军队及意义?
6.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时间、主要参加国及领导人、主要内容?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是怎样结束的?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日本何时投降?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经济上,一战后1938 年德国钢产量达到二千二百五十万吨,相当于英法两国钢产量的总和。 1935 年,德国生产了三千一百八十三架飞机,超过了 1938 年法国的生产量。
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材料二: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间接原因:
英法等国纵容侵略,法西斯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注意:此处的纵容称为“绥靖政策”)
二战的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知识链接:闪电战
二战中德国常用战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袭方式,不宣而战,快速切割敌军主力制敌取胜。
二战与一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
2.在北非: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在欧洲: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1.在亚洲: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亚洲战场
北非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
二战主要战场:
?
英
国
法 国
挪
威
丹麦
波 兰
西班牙
意大利
南斯拉夫
希腊
土耳其
瑞
典
芬 兰
瑞士
葡萄牙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波兰
比
荷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挪
威
丹麦
比
荷
法 国
波兰
德 国
欧洲西线战场进程:
27天征服了波兰;
23天征服挪威;
4小时征服丹麦;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39天征服法国;
欧洲大陆基本沦陷。
英国首相丘吉尔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
热情的拥抱
“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战争扩大
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民
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斯大林
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地区发动了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42年欧洲形势
1942年亚太地区形势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西太平洋地区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欧洲大部分地区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呢?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呢?
1.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德、意、日法西斯蓄谋已久。
3.战争初期,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团结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敌人。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怒,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
华盛顿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绞死希特勒”
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背 景:
签署时间:
签署地点:
签署国家:
26国华盛顿会议
《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意义: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内容: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希特勒为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1942年7月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把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抹掉!
决不后退一步!谁若是将这片神圣的领土让给敌人,那便是莫大的耻辱!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苏联军民英勇抗战,次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四艘航空舰被击沉,300多架飞机被炸,在日本再也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也发生转折。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斯大林格勒
1942.7~1943.2
诺曼底
1944.6~7
2.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国处于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
(1)目的:
为了协调盟军的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雅尔塔会议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945年2月
(2)时间:
(3)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处置德国)
战后成立联合国(协调争端,维持战后和平)
苏联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大国强权政治
(1)时间:
(2)内容: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4月,苏军集中主力包围柏林。经过10多天的激烈战斗,苏军攻入德国国会大厦,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欧洲战事结束——德国投降
广岛
长崎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声明。
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巨大灾难。
以反法西斯力量胜利而宣告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的影响
二战胜利的原因: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根本原因)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呼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警惕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要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时间 事件
全面爆发
扩大
进一步扩大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转折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反攻)
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结束
二战重大事件:
1943.2
1939.9
1941.6
1941.12
1942.1
1944.6
1945.5.8
1945.9.2
德国突袭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
日军偷袭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二战中召开的国际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开罗会议
2.二战中颁布的文献:《联合国家宣言》、《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
3.二战中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登陆战役、柏林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4.中国利益受到损害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5.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合作;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6.二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7.纪念二战胜利的现实意义:教育世人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各国互利共赢,实现持久和平。
8.二战胜利的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9.二战中突袭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
10.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采取的联合行动?
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战役、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政治上:召开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开罗会议召开26国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1.一战前、一战中、二战中、冷战中对立的军事集团:
一战前: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一战中:同盟国-协约国
二战中: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冷战中: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约(华沙条约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