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3.3 日食(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3.3 日食(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11: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节
你观察过日食吗?知道日食是怎么发生的吗?
探索1
——模拟三球运动
1.这些物品分别模拟什么?
2.太阳、地球、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太阳
地球
月球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1号同学拿手电筒模拟太阳。
2号同学拿大球模拟地球,缓慢地绕手电筒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3号同学拿小球模拟月球,缓慢地绕大球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4号同学从大球的角度观察手电筒的遮掩情况,再观察此时日、地、月的位置情况。
观察完毕后进行轮换,小组内成员每人观察一次。
模拟三球运动
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在某一特殊时刻,太阳、地球和月球有可能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手电筒的光有时会被模拟月球的小球遮挡住。
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
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的3.7倍
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比太阳小得多,这么小的月球真的能够挡住那么大的太阳吗?
探索2
——模拟日食
大号红色圆纸片
太阳
中号蓝色圆纸片
地球
小号黄色圆纸片
月球
中间开一个小孔
模拟从地球上观察
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1.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2.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孔高度保持一致。
3.移动“月球”纸片,观察距“地球”远近不同时“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模拟日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把月球放到离地球较近的位置1
日全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把月球移到离地球较远的位置2
日环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没有在中心线上观察
日偏食
观察记录
月球所处的位置 通过观察孔看到的现象(涂色)
1号(近)
2号(远)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
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此时是新月,月亮正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但不是每个初一都会发生日食。如果从侧面看去,月球的位置有时高,有时低,只有三者恰好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才会发生日食。
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
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 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 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
日食的种类
1.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日食现象了吗,月球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时,看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研 讨
2.小结前面的学习,描述太阳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有规律地运动,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卫星围绕着行星运动。
金星凌日
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但是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只有一个小黑点。
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小?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金星的115倍,但太阳与金星的平均距离只有金星与地球平均距离的2.6倍。
相比月球,金星虽然大很多,但离得实在太远了,所以看上去才只有一个小黑点而已。
—— 平均距离约10800万千米 ——
平均距离约
4200万千米
1.我们用小球代表月球、手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日食形成原因,这种实验称为( )。
A.观察实验
B.对比实验
C .模拟实验
C
2.在下列( )有可能会观察到日食现象。
A.春节
B.元宵
C.端午
D.中秋
A
3.发生日食的时候,其实是( )挡住了太阳发出的光。
A.地球
B.月球
C.水星
B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