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08: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化学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
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2.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珠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
A.食盐溶液 B.酒精溶液 C.蔗糖溶液 D.蒸馏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4.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开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食盐 D.白酒
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6.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氯化钠 B.碘 C.面粉 D.汽油
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错误的是(  )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8.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D.蔗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一样
10.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1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只有水为液态时,水分子间隙最小
D.电解水可以测定水的组成
二、填空题
13.实验、观察、分析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圆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实验操作:
她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3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12℃.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三药匙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下列数据是实验记录的三种溶液的温度,则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是    .(填字母序号)
A.2℃B.12℃C.46℃
(2)溶解硝酸铵固体时,小圆发现在烧杯    (选填“内壁”或“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14.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
① 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   。
② 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   ,2摩尔乙中约含   个乙分子。
③ 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 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   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15.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而后升温到t2℃,此时该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2)t1℃时,24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需要加入水   g。
(3)将t2℃时等质量的a、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16.将100g酒精与100g水混合后,质量   200g;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体积   200mL。(填:“>”、“=”或“<”)
17.用适当化学符号填空:
(1)日常生活中,家用热水瓶内胆上的银白色金属是   ,
(2)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的溶质是   。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对下列错误观点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①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举例:CuO+CO Cu+CO2
②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③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④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三、综合题
19.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理盐水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碘酒的溶剂是   (填名称)。
(3)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水分子未画出)
(4)洗碗时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5)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6)高铁酸钠(Na2FeO4)是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7)水是常用的溶剂,某酒精C2H5OH的水溶液,溶质与溶剂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1%)。
2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1℃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t1℃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当温度为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将t3℃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   b(填“>”、“<”或“=”)。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35g a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的晶体析出,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g。
(5)按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   。
选项 X Y
A 水 氧化钙
B 水 硝酸铵
C 浓硫酸 水
D 稀硫酸 镁
2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   性。
(2)生活中常用来检验硬水或软水的物质是   。
(3)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是1.0g/cm3);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6%
四、实验探究题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向下图A、B、C三个实验装置中盛有一定量水的小试管里依次加入固体NaCl、NH4NO3、NaOH(加入固体物质之前,三个实验装置中U形管两端的液面持平)。
(1)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            
原因            
(2)从上述物质溶解于水的对比实验中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外壁;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14.【答案】金刚石;H2O;1.204×1024;2H2+O2 2H2O;
15.【答案】(1)1:2
(2)16
(3)a>c
16.【答案】=;<
17.【答案】(1)Ag
(2)C2H5OH
18.【答案】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答案】(1)D
(2)NaCl;酒精
(3)D
(4)乳化
(5)温度
(6)+6
(7)30%
20.【答案】(1)A
(2)t2℃
(3)<
(4)5g
(5)ACD
21.【答案】(1)吸附
(2)肥皂水
(3)84;大于
22.【答案】(1)a、b两液面持平;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C液面上升、d液面下降;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E液面下降、f液面上升;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2)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或温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