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把pH<7的降雨称为酸雨
B.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露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2.①柠檬汁、②肥皂水、③蔗糖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蔗糖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溶液都能导电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金属元素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6.火力发电厂常用大量的煤作燃料,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 NO2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 )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 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9.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2+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3属于酸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0.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12.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二、填空题
1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溶质是CaCl2和Ca(OH)2;
猜想②:溶质是CaCl2;
猜想③:溶质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猜想①错误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猜想③正确
【反思】针对猜想③正确的溶液,要使其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
【拓展】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可以从反应物被消耗和相应生成物出现两个方面加以证明,对于本题涉及的实验,试从反应物是否被消耗的角度再设计两种方案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14.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15.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爆发,岩浆融化冰盖引发的洪水以及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受到长期影响。
(1)火山爆发时,岩浆中含有硫的物质燃烧,导致空气中带有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这种气体若遇到雨水,极遇形成硫酸型的酸雨,写出其形成该酸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火山爆发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飞,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的爆发增加空气中的 污染物。
(3)火山的爆发,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造成 污染,治理这些污染,必须依靠化学知识和原理。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做法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16. 和 作用生成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在5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加入5mL稀盐酸,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一定是 。
Ⅰ.
pH≤7 Ⅱ. pH=7 Ⅲ. pH <7 Ⅳ. pH>7
将无色溶液蒸发至干,看到的现象是 。
若将40克10%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稀盐酸反应,计算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8.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⑴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填写化学式)。
⑵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这一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室可通过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等,从降低能量消耗上思考,你选择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⑶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瓶中的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⑷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其危害极大。某科技工作者经测定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酸雨的pH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 10 5 3
①根据数据判断,酸雨的酸性越 (填“强”或“弱“),小麦减产幅度越 (填”“大”或“小”)。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三、综合题
19.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1)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2%的稀硫酸的pH。
(2)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方法: ;化学反应的方法:
20.工业上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简易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 O2+4H2O══2CaSO4·2H2O(石膏)+2CO2。
(1)将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 。
(2)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A.减缓温室效应 B.减少酸雨形成 C.防止破坏臭氧层
(3)现将50 t含杂质20%的石灰石制成石灰石浆,运用上述反应原理吸收SO2气体(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①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吸收SO2气体的质量。
②最多生成石膏的质量为 。
21.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在超市进行购物时,手推车是常用的工具。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车篮却很少出现锈蚀现象,其原因是 。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①请写出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 (答一点即可)。
②请写出酸雨的危害: (答一点即可)。
(3)向少量蒸馏水中加入几滴食用油,摇匀后静置片刻,观察到的现象为 ;向该试管中滴加少量洗洁精,摇匀后静置,形成 液。
四、实验探究题
22.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没有变质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已经变质
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Ca(OH)2+2HCl═CaCl2+2H2O;CaCl2、HCl;酚酞溶液没有变色;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CaCO3;在石灰水中加入锌粒,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如果一段时间后锌粒表面有气泡冒出;在石灰水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如果一段时间后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14.【答案】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HCl、NaCl;红
15.【答案】SO2 ;SO2+H2O=H2SO3或(SO3+H2O=H2SO4);可吸入颗粒物 ;水或土壤 ;①②
16.【答案】酸;碱;盐和水;NaOH+HCl=NaCl+H2O(答案合理即可)
17.【答案】红;Ⅰ;白色固体;解:设NaCl的物质的量为x 40×10%/40=0.1mol
NaOH+HCl= NaCl + H2O
1 1
0.1mol x
1/0.1 = 1/x x=0.1mol 答: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18.【答案】N2;物理;分解过氧化氢;B;强(或弱);大(或小);2H2SO3 + O2 =2H2SO4;ACD
19.【答案】(1)小于
(2)加水;加碱(或活泼金属、等)
20.【答案】(1)便于吸收二氧化硫
(2)B
(3)25.6t;61.6t
21.【答案】(1)在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铝进一步锈蚀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合理即可);腐蚀建筑物(合理即可)
(3)液体分层,食用油在上层;乳浊
22.【答案】(1)氢氧化钠;在加入稀盐酸15mL时,溶液的pH是12
(2)没有气泡产生;错误;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