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 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 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10:3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6 酸 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分离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B.制备氢氧化钙:将适量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过滤、蒸发
C.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加入过量的Cu(OH)2,过滤
D.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且足量的氧化铜中,再通入石灰水中
2.将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肥皂水 KOH溶液
滴入紫薯汁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A.白醋的pH<7
B.肥皂水呈碱性
C.紫薯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D.在氨水中滴入紫薯汁将呈现红色
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A CaO CaCO3 稀盐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碳酸钠溶液
C Cu CuO 稀硫酸
D CO CO2 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4.如图所示,将适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气球不会逐渐膨胀的是(  )
  液体X 固体Y
A 稀盐酸 铜
B 稀盐酸 小苏打
C 水 氧氧化钠
D 水 生石灰
A.A B.B C.C D.D
5.下列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7.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酸性溶液遇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B.因为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因为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氧化物都是含氧化合物
8.向amolFe2O3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甲表示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B.曲线乙表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C.K点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amol
D.K点时硫酸铁和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
9.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
10.若通过一步实现“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下列选项不符合要求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NaOH NaNO3 Na2CO3
B CO2 CaCO3 CaO
C H2O2 O2 H2O
D Fe2O3 FeCl3 Fe(OH)3
A.A B.B C.C D.D
11.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下列除去二氧化碳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混合气体
B.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二、填空题
13.化学课上,同学们探究Ca(OH)2的化学性质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 = CaCO3↓+2NaCl)
①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酸碱指示剂除外);
③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   。
14.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   .
15.小明在家中自制紫甘蓝汁,并测试其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颜色(如图).他找到饮水机清洁剂(含盐酸)、食盐水、纯碱水、小苏打水和石灰水,开始了他的家庭实践活动.
资料:
物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20℃溶解度/g 21.5 9.6
水溶液的pH 11 9
(1)纯碱的化学式为    .
(2)将紫甘蓝汁滴入溶液A中,紫甘蓝汁显红色,则A溶液是    .
(3)将B溶液滴入A中,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将C溶液滴入D、E中,均有沉淀产生,该过程的反应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为进一步区别D、E,小明试着向其溶液中分别通入CO2,观察到D中有沉淀产生,E中无明显现象,试推测D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
16.用石灰浆抹的墙壁逐渐变得坚硬,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17.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18.生石灰易与   反应,转变成   ,说明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人们常用它来作   ;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综合题
19.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金属氧化物是   ;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碱,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0.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下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请回答: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   。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   (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
22.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图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1)【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2)【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再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试管中的废液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   ,乙同学试管中的废液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3)【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   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   现象,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4)【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定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碱;;CaCl2、HCl;NaCl;CaCl2;取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化钙
14.【答案】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瓶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
15.【答案】Na2CO3;饮水机清洁剂;B是食盐水或石灰水;Ca(OH)2+Na2CO3=CaCO3↓+2NaOH;D为碳酸钠,CO2+H2O+Na2CO3=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从而析出
16.【答案】Ca(OH)2+CO2=CaCO3↓+H2O
17.【答案】CO2;Ca(OH)2+2HCl=CaCl2+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8.【答案】水;Ca(OH)2;吸水性;干燥剂;CaO+H2O=Ca(OH)2
19.【答案】(1)Fe;CuO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3)H2SO4+Ba(OH)2=BaSO4↓+2H2O;复分解反应
20.【答案】(1)Zn+H2SO4=H2↑+ZnSO4
(2)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CO2+H2O=H2CO3
21.【答案】(1)偏大
(2)溶液变红色
(3);②
(4);
(5)
22.【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2)HCl;Na2CO3
(3)无明显;出现白色沉淀
(4)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