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习题精选及答案
基础训练
1.下列加黑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静穆(mù) 端凝(níng) 颦蹙(pín)(cù)
B.粲然(càn) 叱咤(zhà) 极妍(yán)
C.嗔视(znēn) 花鬘(mán) 斗薮(lòu)
D.惆怅(chàng) 模样(mú) 耳濡(rú)
2.选出加黑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画上的仕女双眉颦蹙,显出淡淡娇羞的愉悦。
B.曹雪芹对贾府园林的描绘可谓尽态极妍,笔法灵活多变。
C.室外,星光粲然,虫声唧唧。
D.今天的公开课上,王老师花鬘头薮,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
3.下列句中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_________出她们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②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我来_________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
③她_________地站立着。
④最使人_________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A.渲染 叙述 端凝 忧愁
D.点染 论述 端正 忧虑
C.描写 阐述 端庄 惆怅
D.点染 阐述 端凝 惆怅
4.简析下列句中加黑词的表达作用。
①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句中加线的话语序为什么不能调换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析下面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粮食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揣摩下面语言特点,自择角度,仿写一句。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训练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_________,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_________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_________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剑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古代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8.第一段第一句话明写“我们”的感受,实际是一句赞美的话。请改写成直接赞美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语境,给第二句填写恰当的词语。
10.用一成语概括一段加线的话:__________________
11.简述第一段运用排比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表演的描写方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考题
(2004年·贵阳市)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采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拔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3.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讲究一定的艺术和语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1.C
2.C
3.D
4.①反衬舞蹈之美,实际上要表现的是卡拉玛姐妹表演的舞蹈之美是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②运用借代表现心中的欣喜,难以抑制的赞美之辞。
5.加线的话是按演出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6.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各种文化艺术的根源是印度广大人民深厚丰富的生活滋养的结果。
7.本题为开放题,无统一答案。注意内容的概括性,综合性,运用长句与短句相结合、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句。
8.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具有强烈艺术魅力。
9.颦蹙 粲然 低回 婉转 叱咤风云
10.出神人化(浑然忘我)
11.运用排比从不同角度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卡拉玛丰富的、高超的舞蹈艺术。
12.描写卡拉玛姐妹,都注重肢体动作,但描写姐姐侧重“面”上概写,用表情,细节和丰富造型演绎人间悲欢离合;描写妹妹侧重“点”上的例子,以动作为主表现草木禽兽的艺术,合起来则共同赞扬了她们高超的演艺。
13.(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14.略提示: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
15.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6.略
提示: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
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语言美,还要符合字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