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共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nǐ dìng cān móu sǔn shī shěn shì tè shū
zūn zhòng qiān zì cí xiáng bēng dài juàn liàn
二、选择题(共10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拟定(nǐ)执著(zhó) B.特殊(shū)矜持(jīng)
C.奔赴(bēn)裤裆(dǎng) D.恐吓(hè)绷带(bē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恶耗 积蓄 肥沃 一声不吭 B.咆哮 踌躇 企望 肃然起敬
C.尊重 锻练 祥瑞 马革裹尸 D.放肆 由衷 签字 迫不急待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缝衣服时不小心一针见血,手指受伤了。
B.听了妈妈讲的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C.犯了错误的小明,站在妈妈面前,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声不吭。
D.他刚才还在不停地讲昨天的见闻,这会儿却一言不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5.对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神态描写)
B.“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C.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语言描写)
D.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动作描写)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杨柳”指的是古代的曲子《折杨柳》。
B.《军神》中作者详细描写了沃克医生的表现,这样写从侧面衬托出了刘伯承的品质。
C.方志敏是有一些财产的,被妻子藏在了深山坞里,只是国方兵士没有搜出来而已。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表达了诗人盼望即刻还乡的迫切心情。
三、填空题(共15分)
7.比一比,组词语。
吭( ) 祥( ) 施( ) 衷( )
坑( ) 样( ) 拖( ) 衰( )
筹( ) 镯( ) 裆( ) 争( )
寿( ) 蜀( ) 铛( ) 峥( )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床单 ( )的神情 ( )的生活
( )的眼光 ( )的眉头 ( )的父爱
9.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相( )成趣 一声不( ) ( )如雨下 请勿自( )
一( )见血 若有所( ) 扣人心( ) ( )齿排班
(1)请仿照画“ ”的词语的修辞手法写两个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请从上面所填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个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两个描写战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1)《从军行》是一首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了边疆战事连连,战场条件恶劣;而诗句“_____________”则抒发了戍边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豪迈的气概。
(2)《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这首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摹壮丽河山的诗句是“_________。”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同样表达了他的这个愿望。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生平第一快诗”,全诗抒发了他因为________而喜悦的心情,诗中表现喜悦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青山处处埋忠骨》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描写方式,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何须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像毛岸英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军神》是______对________的称呼,通过课文的学习,刘伯承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共10分)
11.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面对敌人的恐吓(xià hè),他已经被吓(xià hè)得不知所措了。
(2)“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 shang)”中的“裳”指下身穿的衣服,和现代汉语中“衣裳(cháng shang)”的意思不同。
1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锻炼:①指锻炼或冶炼。②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体育~|~身
保卫祖国。③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1)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这样身体素质才能提高。( )
(2)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惧怕,要把它们看本,会活动成锻炼我们的机会。( )
13.选词填空。
审视 注视
(1)他关上手术室的门,( )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2)他重新( )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即使……也…… 只有……才……
(3)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 )军人( )能这样从容镇定!
(4)母爱是一缕月光,让你的生活( )在漆黑的夜晚( )能拥有光亮。
五、语言表达(共10分)
14.按要求写句子。
(1)在朝鲜战场上,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焦急地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2020年初,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的疫情,病毒的肆虐时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全面抗击疫情,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大家都自觉实行了居家隔离措施。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在白衣战士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的疫情已得到有效好转。这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小明在微信上邀请小刚去公园放风筝,可是小刚的妈妈就是不让他出去,如果你是小刚的妈妈会怎样来劝说小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6.“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而且有些“口吃”是因为_________。
17.“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你对这句话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是___________
18.“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19.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失去记忆的老人
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的一个早上,我匆匆去上班,果然在那个街角看到了他。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里,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
瑞典夏天阵雨多。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然笔直地站在街角。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好像根本不知道似的。我立即将伞撑到他的头顶上,直到雨住了,才离开,他没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看我一眼。
后来,我去了丹麦,入冬才返回瑞典。第二天上班经过那条街,没有碰到他,心里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个街角。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着白色的雪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给什么人站岗、是吗?”“给国王。”孩子脱口而出。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呢?”孩子眨了眨眼睛,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去抓雪玩。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着他那庄重的神情,这个念头立刻打消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有一天,因工作需要,我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住了。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那位警官停了停,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我的眼睛湿润了。
21.解释下列词语。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画“—”的部分对警官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他的内心想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五自然段中,为什么“我”“心像灌了铅一样沉”,后来“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觉得文中的本德森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文章,理解句子含义。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谜”指_________,“谜底”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6.习作。
请以“那一刻,我沉浸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事例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拟定 参谋 损失 审视 特殊
尊重 签字 慈祥 绷带 眷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参、谋 、特、殊、尊、重、签、慈、眷”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读音的辨析。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结合词汇,判断拼音是否正确。
A.错误。“拟定”拼音是“nǐ dìng”,意思是指指起草制定,凭揣测而推断;“执著”拼音是“zhí zhuó”,意思是:1.亦作“执着”。2.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3.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B.错误。“特殊”拼音是“tè shū”,意思是不同于一般的,与别的事物不相同;“矜持”拼音是“jīn chí”,意思是拘束;拘谨。
C.错误。“奔赴”拼音是“bēn fù”,意思是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裤裆”拼音是“kù dāng”,意思是 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裤子最顶端到中间部分底端。
D.正确。“恐吓”拼音是“kǒng hè”,意思是威胁人,使害怕,吓唬;“绷带”拼音是“bēng dài”,意思是包扎伤口或患处用的纱布带。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恶耗——噩耗:极度不好的消息。
C.锻练——锻炼: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D.迫不急待——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和句子中“手指受伤了”搭配。
B项: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和句子中“流下了眼泪”搭配。
C项: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和句子“犯了错误的小明”搭配。
D项: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形容沉思发愣的样子。和句子中“他刚才还在不停地讲昨天的见闻,这会儿却一言不发”搭配。
5.C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A.由句中“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可知是神态描写。
B.由句中“毛主席想”可知前面的内容是心理描写。
C.由句中“吸着烟”可知是不是语言描写,而是动作描写。
D.由句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可知是动作描写。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古诗作者以及字词解释和诗句的理解。
A.《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在《凉州词》中,“杨柳”不是指具体的植物,而是指《折杨柳曲》,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曲子。该句说法正确。
B.《军神》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顺序,通过详细对我科医生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刘伯承钢铁的意志,也表现了作者对刘伯承将军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该句说法正确。
C.《清贫》一课中可知方志敏是没有财产的,他所谓“传家宝”只是几套破旧的衣服和几双缝底的鞋。该说法有误。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再直奔洛阳。
表现了诗人想象自己从巴峡穿过巫峡,路过襄阳,奔向洛阳,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的激动心情。该句说法正确。
7. 吭声 吉祥 施行 由衷 土坑 同样 拖拉 衰弱 筹备 手镯 裤裆 争吵 寿命 蜀国 铃铛 峥嵘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给形近字组词。
吭:háng。喉咙,嗓子:引~高歌。
kēng。出声,发言:~气。
坑:kēng。洼下去的地方:~洼。把人活埋:~杀。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害。~骗。地洞。
祥:xiáng。吉利:~和。吉凶的预兆:~麟。~云。姓。
样:yàng。形状:~子。种类:花~。做标准的东西:~板。
施:shī。实行:~工。用上,加工:~肥。给予:~礼。姓。
拖:tuō。牵引,拉,拽:~车。耷拉着:~着辫子。延长时间:~延。
衷:zhōng。内心:由~。福,善:“降~于下民”。正中不偏:折~。贴身的内衣。
衰:shuāi。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微。
cuī。等次,等级,等差:等~(等次)。同“缞”。
筹:chóu。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策(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计策)。~算。谋划:~款。
寿:shòu。年岁,生命:~命。~活得长久:~考(指长寿)。~民。生日:~辰。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衣。姓。
镯:zhuó。套在手腕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子。古代乐器,形似小钟。
蜀:shǔ。中国四川省的别称:~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中国朝代名:~汉。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裆:dāng。两裤腿相连的地方:裤~。两腿的中间:腿~。
铛:dāng。同“当”。
chēng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饼~。温器:酒~。
争:zhēng。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力求实现:~取。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
峥:zhēng。〔~嵘〕高峻、突出,如“山势~~”;不平凡,不寻常,如“~~岁月”。
8. 崭新 惊疑 朴素 凶恶 紧锁 无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洁白的床单、惊慌的神情、精彩的生活、深邃的眼光、舒展的眉头、伟大的父爱 。
9. 映 吭 汗 误 针 思 弦 序 胆小如鼠 浩如烟海 小刚说的话一针见血,小红听了以后一声不吭,她若有所思的样子让人感觉她知道自己错了 起死回生 妙手回春 枪林弹雨 炮火连天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词语仿写、词语造句和成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汗如雨下:汗水很多,如下雨一般。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也有不要自己耽误自己的意思。
一针见血:比喻论断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形容沉思发愣的样子。
扣人心弦:形容使人非常激动或能牵动人心。多指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排成顺序。
(1)“汗如雨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词语还有:如虎添翼、浩如烟海、骨瘦如柴、繁花似锦、栩栩如生、如饥似渴。
(2)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我们遇到了一道难题,所有人都在讨论怎么做,只有小明一声不吭,坐在角落若有所思。突然他战了起来,一针见血的说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3)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百治百效、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枯骨生肉、死骨更肉。
(4)描写战争的成语:马革裹尸、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白骨露野、兵连祸结、兵戎相见、四面楚歌、草木皆兵。
10. 边塞诗 唐 王昌龄 穿金甲 百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保卫边疆、杀敌报国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示儿 唐 杜甫 收复失地 喜欲狂 放歌 纵酒 语言 动作 神态 顾全大局、有家国情怀的品质 青山处处埋忠骨 马革裹尸还 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董存瑞 沃克医生 刘伯承 坚强不屈、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详解】(1)《从军行》是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和“百战”等词语表现了边疆战事连连,战场条件恶劣;而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抒发了戍边将士保卫边疆,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展现了豪迈的气概。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陆游的作品。通过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遗民日夜盼望王师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的同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收复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悲愤之情。
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喜。后四句通过想象,尽情描写“喜欲狂”。既描写了“放歌”“纵酒”的“狂态”,也描写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
(4)《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方式,表现了毛主席顾全大局、有家国情怀的品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像毛岸英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还有:董存瑞。邱少云。
(5)《军神》概括主要内容:刘伯承到一家外国人开设的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11.(1)hè xià
(2)cháng shāng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多义字的理解运用能力。
(1)“吓”字有两个读音,读“hè”的时候可以组“恐吓”“恫吓”,读“xià”的时候可以组“ 吓唬”“惊吓”。文中“吓”得不知所措应该读“xià”。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衣裳”读音“yī cháng”,古代的衣裳指遮蔽下体的衣裙。而如今的“衣裳”应读成“yī shang”,指衣服。
12. ② 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1)锻炼身体:是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所以“锻炼”的意思是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2)锻炼我们的机会:是指对我们能力的提高。所以“锻炼”的意思是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13. 注视 审视 只有 才 即使 也
【详解】(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
注视:注意地看。审视:仔细地看,反复分析。
注视就是看着,审视带着想找到某种答案眼神看着。
本句中主要是他问病人的真名时看着病人,所以用“注视”合适。
(2)本句意思是他看着眼前这个人,想得到答案:这个人是干什么的,所以用“审视”合适。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的正确使用,要先弄清楚关联词的前后关系。“即使……也……”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本句中意思是这么重的伤势,能够这样从容镇定的,只有军人了,前后是条件关系。所以用“只有……才……”。
(4)本句意思是母爱能让你在漆黑的夜晚也拥有光亮。前后句子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
14. 在朝鲜战场上,不是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吗? 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 写字台上放着电报。 他来回地走着,还不时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后来他又眉头紧皱,不停地看手表,嘴里念叨着:“怎么还不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习句型转换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1)改反问句的方法,如果句中有否定词,则改为肯定词,如果句中没有否定词,则给句子加上一个否定词,然后加上常用句式“难道……吗?”或者“怎么……呢?”等等,最后根据语境修改使句子通顺。此句中“不少”是很多的意思,因此需要再给句子加上一个否定词,为了使句子通顺,可以不要“难道”直接改为:在朝鲜战场上,不是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吗?
(2)改转述句的方法,转述句,也叫间接叙述,在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句的时候,我们要将冒号改成逗号,还要将双引号去掉,并加上句号,最重要的是要将语句中的第一人称转变为第三人称,根据语境将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人物名字。
(3)缩句其实就是去枝叶留主干,一个句子的主干就是主语(名词或代词)+谓语(动词)+宾语(名词或代词)。所谓的大部分枝叶就是“的”、“地”前面的修饰词和“得”字后面的词。此句中删掉“的”字前面的枝叶就变成了:写字台上放着电报。
(4)解题时,先确立场景,然后运用动作描写及神态描写表现出焦急等人的内心。如:他心急如焚,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断地在重复坐和站的动作,眼神凝固在门的方向,整个人显得异常焦灼。
15.小刚,现在还没有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你看那么多的白衣天使在一线与病毒做斗争,为我们争取来现在这稍微好转的情形,我们不能给白衣天使们再添麻烦的。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根据目前病毒发展的情况,给出合理、有逻辑的原因,语句要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小刚,现在疫情防控未解除。你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白衣天使们她们是多么的辛苦,虽然现在疫情已得到有效好转,但是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们不能给白衣天使们再添麻烦的。我们还是应该在家做好居家隔离。
16.听说病人要求手术不使用麻药的原因是担心麻药影响脑神经,而他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以后非常的震惊 17.指用刀慢慢的割下,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割除。 18.C 19.担心麻醉剂影响大脑神经,会影响今后的工作。 20.这篇文章我们通过刘伯承的沉着、坚毅果敢的坚强意志,乐观的精神以及超凡的忍耐力,见识到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钢铁意志,因此刘伯承被称为军神。
【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口吃”在这里是说话结巴,不流畅不清晰的意思。在这里我们结合沃克医生的神态以及语言可以得出,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为了清醒的大脑而拒绝使用麻药,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17.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刀刀”的字面意思是指指用刀慢慢的逐渐割下,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割除。从而看出手术的过程中病人需要经受的痛苦也是漫长而煎熬的。
18.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语气。
刘伯承为了清醒的大脑主动选择了不使用麻药手术,可想而知面对这剧大的痛苦刘伯承已经想清楚并且做出了决定,因此此时刘伯承的心理是坚定、平静的。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语气应坚定、平静。
19.本题课文内容的理解。
原文中对于刘伯承拒绝打麻药的原因做了解释“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由此可知,拒绝打麻药是因为刘伯承需要指挥作战,战争的成败关系着人的生命和国家安危,所以刘伯承需要清醒的大脑从而拒绝麻药。
20.本题课文内容的理解。
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在手术中不使用麻药这一行为显示出了他超凡的忍耐力和钢铁意志,因此被称为“军神”。
21.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文中指孩子未经考虑,就说出“给国王”这句话。 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不知如何是好。文中指警察们互相看着,不知怎么办。 22. 动作 神态 语言 本德森前辈忠于职守,我要让人们了解他的事迹 23.为老人的遭遇感到揪心。“我”被老人极度忠于职守的精神感动了。 24.本德森老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英勇果敢,为了他人的安全不顾自己的安危,即使失忆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25. 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 “他是皇家卫队军官,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遇险失掉了记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为国王站岗
【解析】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脱口而出:未经思考就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文中指孩子未经考虑,就说出:“给国王”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面面相觑:觑:看。指相互对看着。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不知如何是好。文中指警察个听到我提到那位老人家后互相看着,不知怎么办的场面,体现了人们对老人的敬佩。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画线句子“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中“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可知,抓住了警官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此时,他心里在想:本德森前辈在遇险时不顾自身的安危,依然忠于职守,我要让大家都了解他的事迹。
2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可知,“我”的“心像灌了铅一样沉”的原因是:为老人遇险时不顾自身安危而依然忠于职守而感到震惊,为老人的遭遇而感到揪心。结合“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可知,“我的眼睛湿润了”的原因是:被老人的极度忠于职守的精神所感动。
2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可知,本德森老人是一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英勇果敢,即使失忆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的人。
2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上文“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可知,句中的“谜”是指: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哪儿?结合“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可知“谜底”是:他是皇家卫队军官,为了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遇险失去了记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为国王站岗。
26.例文:
那一刻,我沉浸在幸福中
幸福就在你心中,心存幸福,就永远幸福。只要我们珍惜现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就生活在幸福当中,时时刻刻被幸福包围。在生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拥有,有的人认为拥有财富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幸福。而我认为拥有了父母对我的爱,拥有亲情才拥有了幸福。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可以特别大,也可以特别小。而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明媚。一如往常,鸟儿在枝头欢啼,花儿在丛中伸着懒腰。我早上洗漱完毕,准备上学,发现妈妈像以往一样已经起床,我向妈妈打完招呼准备坐餐桌前吃早餐,突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大的礼物盒,粉色的包装纸用绿色的绸缎袋子点缀,精致又美丽,我转过头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这是给我们宝贝的惊喜!”“妈妈,你真好!”我兴奋的大叫,开始拆礼物,我发现礼物盒左边有个洞,我凑近一看,只见里面趴着一只小小的乌龟,是我梦寐以求的小乌龟,我真的太兴奋了,妈妈看我这么高兴也开心地笑了,它的样子十分有趣,小乌龟头、眼睛、嘴巴和鼻子都小小的,四肢上的爪子非常锐利,里面有一块很光滑的石头,不一会儿就爬上去了,背上驮着一张又重又硬的壳,慢慢地往上爬着。妈妈说:“送这个礼物给你,是希望可以多一个小伙伴陪伴你快乐地成长。”我笑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这是我收到的最棒的礼物!”这一刻我感到了深深地幸福。
幸福就是不要抱怨,幸福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幸福就是妈妈在电话那边的一句唠叨,爸爸沉默的支持。幸福就是大清早起床后,闻到了花香。幸福就是听一首经典的老歌,幸福就是晒晒太阳,幸福就是朋友的一句问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是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那一刻,我沉浸在 中”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这是一篇写事作文,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具体写作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择,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让你记忆犹新的事情,确定想写的内容,如可填“幸福”“快乐”“烦恼”“懊悔”等,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引出自己的回忆。
中间:具体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中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详细记叙了事件的过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要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