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B.“共产风”现象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2022春·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必须贯彻“左”的指导思想 B.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C.始终遵循“两个凡是”方针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期末)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开始了改革开放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4.(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新”字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D.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D.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实行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7.(2022春·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考期末)1978年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访问联邦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在宴会上主动表示愿意提供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且不用谈判,握握手就算定了。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
A.德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伙伴 B.中德两国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C.握手约定是德国人的谈判传统 D.良好外部环境促成了对外开放
8.(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苏联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9.(2022春·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考期末)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内在联系,下列结构图空白方框应填写(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10.(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期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经济建设
11.(2022春·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2.(2022春·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历史年代尺的方框内应填的内容是( )
A.星火燎原 B.生死攸关 C.进京赶考 D.伟大转折
13.(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二、综合题
14.(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月16日,周恩来抵达西安。24日,周随张学良见蒋介石,希望国共双方化除成见,团结御侮,并拥蒋为全国领袖。蒋认为这符合自己的意愿,下令制止对西安的军事行动,表示同意抗日。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
——摘编自谢思《浅析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西安之行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根据以上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材料,总结出一个历史结论。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题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结合所学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是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排除A项;“共产风”现象也是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排除B项;“以阶级斗争为纲”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的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想解放的讨论,排除A项;1957年之后,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些对阶级斗争夸大化、绝对化的提法,一度成为流行口号,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停止使用,排除B项;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由此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C正确;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1927年“八七”会议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B错误;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D错误。综上故选C。
5.B
【详解】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观点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评价,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B项正确;ACD项均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据“1978年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访问联邦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在宴会上主动表示愿意提供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且不用谈判,握握手就算定了。”可知,该材料可用于佐证良好外部环境促成了对外开放,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C项正确;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排除A项;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不是照搬斯大林模式,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始于195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B项正确;“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前,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D
【详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D项正确;星火燎原形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排除A项;遵义会议是党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排除B项;进京赶考代指1949年西柏坡会议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拨乱反正完成。D项正确;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A项;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4.(1)主要目的:团结御侮。
(2)政治:人民翻身做主人;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经济:工业的落后面貌开始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3)趋势:不断增长。
原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增产增收。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
【解析】(1)
依据材料一“12月16日,周恩来抵达西安。17日,周随张学良见蒋介石,希望国共双方化除成见,团结御侮,并拥蒋为全国领袖。蒋认为这符合自己的意愿,下令制止对西安的军审行动,表示同意抗日。”可知,周恩来西安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团结御侮。
(2)
依据材料二“开国大典、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通过开国大典,人民翻身做主人;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经济上,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3)
问题一:依据材料三“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柱状图”可知,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问题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增产增收。
(4)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据以上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