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的面积约是3 000万平方千米
D.亚洲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 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纬度跨约70°,经度跨约150°
B.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a、b、c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东南亚、南亚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 下列属于东亚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 B.日本、新加坡 C.朝鲜、蒙古 D.韩国、泰国
4. 关于下图的亚洲分区,代表南亚的序 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5.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体现在( )
①面积最大 ②跨纬度最广 ③跨经度最广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人口最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 图中黑色区域代表亚洲的主体部分,对其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
A. B.
C. D.
7. 我们亚洲地广人多,地域文化丰富多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房屋建筑墙厚窗小
B.青藏高原上的藏民穿的藏袍适应那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
D.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川众多,气候类型多样。读图,据此完成8-12题。
8. 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向心状流向
D.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9. 如图中,不同的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地居民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炎热
B.乙地居民多住高脚屋——气候湿热
C.丙地居民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丁地居民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10. 下列地理现象与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域面积辽阔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②亚洲不同分区中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③亚洲长河众多 ④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较大
C.受地势影响,河流呈向心状分布 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2.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大部分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D.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二、填空题
13.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洋,西南以 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亚洲地跨 带、北温带、 带.A地位于 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属于 气候;B地位于 (国家),终年严寒,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种人,西亚阿拉伯人属于 种人.
14. 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左图)”和“亚洲地形图(下右图)”及三个探究事例。据此回答问题。
(1)探究推理
事例1: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A地年平均气温比B地低,其原因是 。
事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干流水量丰富,水流比较平稳,结冰期长。请按照下列提示,分析地形和气候对鄂毕河干流上述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形对鄂毕河的影响:干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比较缓慢。气候对鄂毕河的影响: 。
事例3: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时流速较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 (填地形或气候)有塑造作用。
(2)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
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
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
参考答案
1-12 ADCCD CCDCA CD
13. 北 东 太平 苏伊士 热 北寒 东南亚 热带雨林 俄罗斯 纬度因素 黄 白
14. (1) A地是高原,海拔高 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 地形
(2)如下图所示: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