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3.12《为人民服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3.12《为人民服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4 20:57:07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
替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你觉得怎样牺牲才称得上“革命烈士”呢?
说说你真实的想法。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简介
文章整体内容初步把握
文章的写作格式:
演讲稿
文章的写作目的:
1)纪念张思德;2)向听众说明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解释如何彻底的为人民服务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演讲和演讲词
一、要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二、要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三、要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行间孝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
演讲词的特点
我们的主席---毛泽东
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 ——1945年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 ——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hóng
鸿毛 鼎 铭
追悼会 哀 思
dǐng míng
dào
āi sī
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
泰山:
鸿毛: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寄托:
哀思:
本来有的。固:本来。
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本文指全国各地。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
悲哀思念的感情。
听朗读,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词典。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讲话,那么文中有哪些语句是提到张思德的呢?用——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从第一自然段划出句子:
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这个队伍”——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从第二自然段划出句子: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读第二自然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读三四自然段,在这两段中能找到写张思德的句子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张思德同志也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张思德同志的死也可以说是“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应当尽量减少这类牺牲!
读读三四自然段,找出重点句: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张思德同志就是因为关心、爱护和帮助革命队伍的人而死的,我们的干部,我们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向他学习!
——我们的队伍中当然还有一些人做得不够,一些干部还没有认真做好工作。我们的队伍还存在缺点!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读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什么?
——6句。
我们欢迎批评。(因为……所以……)
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不管……都……)
我们接受对的批评。(只要……就……)
对的批评是对人民有好处的。(……就……)
我们采用了李先生的意见。(就是;就……)
以人民利益为标准,就能兴旺。(只要……就……)
读到这儿,你体会到本文写法上的什么特点?
 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论述的。
读第五自然段: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张思德同志就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所以我们现在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给张思德同志开追悼会,是寄托我们的哀思,并且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答: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
◆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12、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中心
为人民服务
一、张思德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队伍的一员。
引证
内容
论证方法
二、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三、我们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
道理论证
事例论证
对比论证
语言:
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
朗读全文: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接受正确的批评。
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们要通过给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总结:
讨论回答:
一、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知识扩展:
你能举一两个现实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例子吗?
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āi sī xīng wàng lì yì hóng máo
( ) ( ) ( ) ( )
二、填空:
1、演讲词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___ ___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词。其中心论点是____ ___。
三、找出你喜爱的格言警句摘抄到写作素材薄中。
哀思
兴 旺
利 益
鸿 毛
针对性 启发性 感染性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收看相关的电影或电视节目。
《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
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60年过去了,但“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张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毛主席的小汽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和另两位战友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一些小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底下。
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
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发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片名:《张思德》
出品人:杨步亭 张振华 
总策划:张和平
总制片:韩三平
总监制:姜涛
编剧:刘恒
导演:尹力
领衔主演:吴军--饰张思德 
     唐国强--饰毛泽东
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上映日期:2004年9月8日
影片推介——
电影《张思德》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 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推荐:
《士兵突击》
《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