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1波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1波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6 13: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波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B.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2.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
C.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3.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是(  )
A.横波中,质点做上下振动;纵波中,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运动
B.横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比纵波慢
C.横波形成波峰和波谷,纵波形成疏部和密部
D.横波中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纵波中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C.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就立即停止
D.波不但能够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5.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所刮的风就是一种机械波
B.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而且参与振动的质点也在随波迁移
C.波将波源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
D.传播机械波的介质一定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6.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振动就是机械波,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
B.有机械波,则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就是质点在介质中的运动路径
D.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不同的振幅
7.下图是波源O振动3s后的波形图,从此时刻起波源停止振动1s,然后又开始向上振动,若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不变,则从下图时刻起经过3s后的波形是( )
A. B.
C. D.
8.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快慢
D.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相互平行
二、多选题
9.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振幅为2 cm,波速为30 cm/s.在传播过程中有平衡位置相距30 cm的两质点均在x轴上方距离x轴1 cm的位置,此时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波的周期可能为0.5 s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5 s
C.从此时刻起,经过1.25 s质点b可能处于波峰位置处
D.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速度可能为零
10.一列简谐横波在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为三个质元,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
A.该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B.正向上运动
C.该时刻以后,比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比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11.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质点要相互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
C.波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除波源外,波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12.如图所示,A、B两点为某简谐横波上的质点,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由A到B,时刻该波刚好传到A点,且A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经时间质点B刚好起振。已知波的传播周期为T、传播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源位于A的左侧,且起振方向竖直向上
B.质点B点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一定为T
C.质点B每次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一定为v
D.质点B的起振方向与A、B两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E.如果,则质点B振动后,A、B两点的位移以及速度始终相同
三、解答题
13.2018年9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已知地震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和。某地震观测中心记录到两种波到达的时间差为。问:
(1)震源到该地震观测中心的距离为多少?
(2)观测中心首先觉察到的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晃动?(设震源在地震观测中心的正下方)
14.声音是空气中每秒20至2万次的振动,地球上有声音,是因为振动着的物体把振动传给空气,空气再把振动传播开来,形成声音,所以存在声音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要有声源,一个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二者缺一不可。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两名宇航员虽然近在咫尺,也只能靠无线电来通话,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月亮上可以产生振动,但月亮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振源的振动传不出去,当然就听不到声音。请你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月亮上为什么没有声音。(提示:从波的形成条件上考虑)
15.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v=2.0 m/s,质点P平衡位置的坐标为(0.4,0)、质点Q平衡位置的坐标为(3.6,0)。
(ⅰ)求出从t=0时刻到Q点第二次振动到波谷的这段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
(ⅱ)在图乙中画出质点Q的振动图象(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震波有横波也有纵波,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BC.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叫做纵波,对于纵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C错误,B正确;
D.固体中不仅仅能传播纵波,横波也可以传播,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D.无论在横波中,还是纵波中,质点都是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只不过横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AD错误;
B.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不同介质有不同波速,故B错误;
C.横波传播过程中形成波峰和波谷,纵波形成疏部和密部,故C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共线的为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为横波;波动过程是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的传递过程,介质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共线,A错误;
B.在波的传播中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并不会随波逐流,B错误;
C.波源的在振动停止,波还会继续传播下去,C错误;
D.波传播的是能量,是一种振动形式,在振动中加载着信息,D正确。
故选D。
考点:机械波的传播
点评: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是:一是机械振动;二是有传播振动的介质。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各点振动快慢相同。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动不会立即停止。
5.C
【详解】A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是传递能量和信息的一种方式,A错误,C正确;
BD.参与振动的质点只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随波的迁移而发生移动,B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A错误;
B.机械波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波源,二是要有介质,所以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B正确;
C.在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C错误;
D.离波源较远的质点依靠前面质点的带动,所以频率、振幅相同,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波源振动3s波动图像形成一个半周期,可知波源周期为2s,波源停止振动1s波动图像间断半个波长,因为波源停止振动1s后向上振动,由波传播“上下坡”的特点知,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横波与纵波分类的标准是看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关系,若相互垂直,为横波,若相互平行,为纵波,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BC
【详解】由正余弦公式y=2sinωt,可知ab间距离可能为,λ=0.9m,也可能,λ=0.45m,周期可能为,也可能为T=1.5s,故A错误,B正确;
波速为30cm/s.经过1.25s波向右传播0.375m,由题意可知,当λ=0.45m,,此时b恰好处于波峰位置处,故C正确;当两点平衡间距为,或时,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速度可能为零,而此时间距不等于,或,故D错误;故选BC.
10.AC
【详解】试题分析:a 正向上运动,振动比左侧波峰迟,波向右传播.故A正确.根据波形的平移规律,c点正向下运动.故B错误.此时b向上运动,比c先到平衡位置.故C正确.由图及运动方向判断,c比b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故D错误.
故选AC
考点:横波的图象.
点评:波的图象往往先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同时,要熟练分析波动形成的过程,分析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11.ACD
【详解】A.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使波源的振动形式与波源的能量向远处传播而形成的,前、后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质点的动能改变,因而相互做功,故A正确;
B.无论是横波还是纵波,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不随波迁移,故B错误;
CD.波源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频率都与波源频率相同,并且都“仿照”波源振动,故CD正确。
故选ACD。
12.ABE
【详解】A.因为质点A刚起振时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因此振源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上,又由于波的传播方向由A到B,因此振源位于A的左侧,故A正确;
B.B点振动的周期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则一定为T,故B正确;
C.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则B点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不一定为v,故C错误;
D.之间各点在振源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则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起振的方向相同,与A、B两点之间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
E.若(n为正整数),则质点B与振源A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波长的整数倍,则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位移与A点的位移以及速度始终相同,故E正确。
故选ABE。
13.(1);(2)上下振动
【详解】(1)设震源到观测中心的距离为,则有
可得
(2)由于纵波传播得快,故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观测中心,即先觉察到的是上下振动。
14.见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将一只闹钟放在有抽气设备的玻璃罩里,当罩内的空气没有被抽出时,我们能听见闹钟的滴答声,当空气逐渐被抽出时,滴答声逐渐减弱;当空气十分稀薄时,滴答声就听不见了。由于没有空气把声音传出来,即使闹钟滴答声一直在响,我们也听不见,对于传播声音来说,月亮上的条件与抽出空气的玻璃罩内的情况相似。所以月亮上可以产生振动,但没有传播介质,所以没有声音。
15.(ⅰ) 0.22 m;(ⅱ)质点Q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详解】(ⅰ)波的周期
从t=0到质点Q第二次到达波谷所需时间
在这2.2 s内质点P经历
因而通过的路程为
(ⅱ)质点Q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