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杭州市x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下第(三)单元《匆匆》。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围绕这一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两篇精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文章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之法来表达真实情感。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朱自清紧扣“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运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了作者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同时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
接着我来说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情感积累、自学感悟和 主学习的能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但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的浓郁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基于教材与学情,我在第一课时确定了以下目标。
1、会写“藏、蒸、挪”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徘徊”等11个词语。
2、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慨叹。
3、在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中懂得珍惜时间。
其中第2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深读课文,感悟表达;4、学以致用,情境练笔
首先进入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问学生“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时间名言警句,从中初步感知时间的可贵。
2、再以“朱自清对时间的流逝有怎样的感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匆”字)。
3、然后交流课前关于朱自清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与散文特色,借以初步感知本文的基本语言特色——语言简练,情感丰富
接下来走进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进行课前预习反馈,检查字词朗读,选择文中的词语进行分类排列
一类写时间的悄然飞逝,(渐渐 默默 匆匆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一类写作者在面对时光流逝时内心的感慨。(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茫茫然)
一类易错字:(确乎 空虚 挪移 徘徊 蒸融 赤裸裸 )
指名认读之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叠词的音律美以及不同点,感受叠词的魅力及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也为理解作者对时间匆匆而逝所产生的怅然之感作情感铺垫。
再说一说本课最难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藏、蒸”,完成课作本题1。集体点评书写。
2、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读文后,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了什么新的认
识?在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中,初步感悟到时间流逝很快,时间非常珍贵。
接下来进入。
第三板块:深读课文,感悟表达
这一板块着重研读课文第1、4两个自然段,感悟情感表达的方法,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结合课后思考题2展开教学。
1、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文中两处使用一连串问句的语段,交流反馈
后,反复朗读问句让学生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内心感受?做一些简单的批注。
第4自然段是在不断地追问中,情感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写情感变化的词条贴在黑板上
2、教学第一段时,
交流学生的批注之后,教师小结:作者借助直接问、连续问的这些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强烈表达情感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以及抓不住时间的急切与怅然。
第一段除此之外,还借助“排比、对比”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两个方法对
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这两个方法,明白作者通过写“燕子、杨柳、桃花”这些自然景物的循环往复,突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然若失之感。这里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呢?让我们也来仿照着课文说一说。比如“太阳落下,有 的时候;朋友散了,有 的时;, ,有 的时候。”借口头练笔来更好地凸显文章的中心主旨,时间之珍贵。
2、教学这
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第一、二问的惆怅到第三、四问的焦虑、苦闷,再到第五问的不安,最后第六问的不甘、眷恋),在这样一环接一环的追问中,直接地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不甘虚度光阴的情感,呼吁人们珍惜时间以及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
在感受连续追问的表达效果时,再运用比较阅读法,将原文改成去掉问句的
陈述性的语段,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到连续追问的表达魅力,感受不同方式问的情感表达的效果,畅快又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给读者以强大的心灵震撼。
最后走进
第四板块:学以致用,情境练笔
1、遵循读写结合原则,再加上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让学生在学后小试牛刀,进
行写话拓展,运用今天所学的“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当时的情感,在练笔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切合生活的体验更容易表达。
(情境一:考试,考砸了,伤心了
情境二:心爱的塞车模型散架,又气又伤心。 )
2、写后点评,展示点评时可以生生互动,点评中抓住“一连串问的情感表达方
式”是否得当,进一步体会这一情感表达之法。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实践思考:
首先是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们要基于单元整体的语文要素考虑,同时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整体性,提升学生对经典散文的品读能力。第二是有关于学教方式的改变,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圈画、批注、小组合作突破了学习重难点,仿说、仿写、展示、点评中巩固习作之法,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出!谢谢大家
的聆听!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