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70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单选题
1.(2022·威海)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蟾蜍捕食农业害虫 B.蜜蜂为农作物传粉
C.蛔虫与人体争夺营养 D.蚯蚓危害农作物的根系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蟾蜍能捕食农业害虫,是有益动物,正确。
B.蜜蜂能够为农作物传粉,提高产量,正确。
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面,争夺人体的营养,危害身体健康,正确。
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物,不会危害农作物的根系,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衣着原料;动物是传播花粉的使者等。所以,人与动物是命运共同体,人是影响动物生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动物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人与动物之间应和谐共处。
2.(2022·襄阳)动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
C.小羊吃青草,促进物质循环
D.青蛙捕捉农业害虫,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A不符合题意。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对植物来说是有害的,并不能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B符合题意。
C.小羊吃青草,通过对食物的分解利用促进物质循环,C不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青蛙捕捉农业害虫,控制了害虫数量,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2022·长沙)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答案】A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4.(2022·葫芦岛)动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糖类的食物
B.蜘蛛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C.青蛙可以提取中药蟾酥
D.蝎、蜈蚣、蝉蜕可以入药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A不符合题意。
B.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能分泌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C不符合题意。
D.蝎、蜈蚣、蝉蜕等都可以入药,治疗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5.(2022·广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都很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B.动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C.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氮肥
D.能参与物质循环的只有动物和植物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可见,绿色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净化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改变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所以,能参与物质循环的有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6.(2022·黑龙江)星辰大海,征途万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后,于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内座椅是模仿婴儿在母体里的结构,使航天员更加的安全舒适。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生物学的什么技术?( )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B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A不符合题意。
B.仿生是人们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据此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结合分析可知,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仿生技术,B符合题意。
C.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
7.(2022·宜昌)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④河蚌的贝壳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①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人类关系密切,①正确。
②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能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②正确。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百灵、画眉等,③正确。
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还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8.(2022·岳阳)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B.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
D.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
【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很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符合题意。
D.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2022·衡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参与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植物生长
【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动物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植物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由此可知,题中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C符合题意。
D.促进植物生长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0.(2022·港南模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
A.促进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粉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制造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BC、“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帮助植物传播种子”都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的主要作用,动物通常属于消费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1.(2022八下·大兴模拟)蜣螂俗称“屎壳郎”,是一种主要以动物粪便为食的昆虫。蜣螂的受精卵在含有腐叶的土中发育成幼虫,第二年七月发育成蛹,约2天后发育为成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蜣螂属于节肢动物 B.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C.蜣螂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D.蜣螂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蜣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A不符合题意。
B.蜣螂通常以牲畜的粪便为食,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所以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C.蜣螂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蜣螂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2.(2022·成华模拟)决明子被鸟吃后,由于种子不易被消化,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鸟吃了决明子后不易消化,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作为动物的鸟类将植物决明子的种子带到了别处,有利于决明子的种子的传播。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3.(2022·东莞模拟)2022年1月26日,世界首个仿生鲸鲨震撼亮相上海鲨鱼馆,仿生鲸鲨应用的技术与下列一样的是( )
A.人造心脏 B.抗虫棉
C.中国空间站的控温系统 D.试管苗
【答案】C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体细胞、组织,人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A不符合题意。
B.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这种技术属于仿生;而“仿生鲸鲨,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1厂水下仿生团队培育的大型水下观赏仿生鱼,均应用了仿生技术,C符合题意。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试管苗”,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14.(2022·东莞模拟)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B.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狗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 B不符合题意。
C.狗经过训练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C不符合题意。
D.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所以,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进行,只是进行的速度很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5.(2022·文山模拟)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C.像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灭绝后,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维持其生活和生存,A不符合题意。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会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会引起生态平衡失去平衡,B不符合题意。
C.老鼠、蚊子等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作用,若像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灭绝后,会影响生态平衡,C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6.(2022·梁河模拟)为了提高蔬菜的结实率,有的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这是利用动物来(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帮助植物传粉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 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蔬菜的结实率。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7.(2022·英德模拟)为了保护陷入濒危的华南虎,国家将其列入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虎与扬子鳄相似,在陆地产卵
B.华南虎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再也不能开发与利用华南虎资源
D.作为一个物种,华南虎灭绝后还可挽回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华南虎是哺乳动物,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圈中如果缺少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B符合题意。
C.为了保护华南虎,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华南虎资源,C不符合题意。
D.华南虎作为消失后,这个物种,以及这个物种所含有的基因就都消失了,无法挽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18.(2022·漳州模拟)松鼠吞食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遇条件适宜时会萌发。这体现了( )
A.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B.植物的生活完全依靠动物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植物和动物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松鼠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填空题
19.(2022·贺州)请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表中的生命现象。
生命现象 生物学知识
例:孔雀开屏 动物的繁殖行为
①南橘北枳
②蜜蜂采蜜
【答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非生物因素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②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蜜蜂采蜜可以体现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故答案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所处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三、综合题
20.(2022·重庆)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对棉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请结合棉花的一生及新疆某棉区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棉花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其运输动力主要来自棉花植株的 作用,大部分水通过叶片的 散失到大气中去,从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根据图乙可判断,该棉田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七星瓢虫和棉蚜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或“竞争”)
(4)控制棉田中棉蚜和棉长管蚜等害虫数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请结合棉区的食物网,利用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选择一种合理的防治方法并简要说出理由。
A.生物防治:合理引入棉蚜、棉长管蚜的天敌七星瓢虫或草蛉
B.农药防治:大面积喷洒灭虫农药
你选择的防治方法是 ,理由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种子
(2)蒸腾;气孔
(3)四或4;捕食
(4)A;生物防治生产成本低,能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喷施农药(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降低残毒的遗留量,对人、畜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对一些病虫具有连续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知识点】生物防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所以,如图甲所示,棉花是通过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运输。所以,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其运输动力主要来自棉花植株的蒸腾作用,大部分水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从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根据图乙可判断,该棉田生态系统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新疆棉→棉蚜→七星瓢虫;新疆棉→棉蚜→草蛉;新疆棉→棉长管蚜→七星瓢虫;新疆棉→棉长管蚜→草蛉。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七星瓢虫能够捕食棉蚜,故两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4)控制棉田中棉蚜和棉长管蚜等害虫数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应该选择的防治方法是A(生物防治),理由是:生物防治生产成本低,能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喷施农药(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降低残毒的遗留量,对人、畜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对一些病虫具有连续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分析】(1)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3)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四、资料分析题
21.(2022·罗湖模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了包括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菌等六种生物的密闭载荷罐,并对棉花种子做发芽实验。一段时间后发回的照片显示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生物试验。2022年3月23日,第二次太空授课老师宣布太空实验室还在进行许多植物种子的实验。
材料二:2020年初,世界各地遭受蝗灾,邻国巴基斯坦的蝗虫严重危害当地农作物。应巴方请求,中国政府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10万“国绍1号”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随后出征!
(1)将材料一中的六种生物分为植物(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动物(果蝇)、其他生物(酵母菌)共三类,它们的细胞都有 、细胞质、细胞膜。
(2)有人认为嫦娥四号中装载六种生物的密闭载荷罐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则六种生物中作为分解者的是 。
(3)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的食物链: 。
(4)用鸭子灭蝗属于生物防治,此外还可用药物杀灭。你认为生物防治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 。
(5)棉花种子在月球背面长出嫩芽后,到植株成熟开花结果,性状可能与地球上不同。说明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细胞核
(2)酵母菌
(3)农作物→蝗虫→鸭子
(4)减少环境污染(或成本低或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5)环境
【知识点】生物防治;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细胞核和液泡,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它们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2)酵母菌是真菌,它是分解者,分解外源有机物,动物的尸体,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并使其腐烂分解。
(3)食物链的起始者是生产者,即植物,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是:农作物→蝗虫→鸭子。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农药灭虫,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减少环境污染。
(5)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样的棉花种子,由于环境的改变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大不相同,这说明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70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单选题
1.(2022·威海)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蟾蜍捕食农业害虫 B.蜜蜂为农作物传粉
C.蛔虫与人体争夺营养 D.蚯蚓危害农作物的根系
2.(2022·襄阳)动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
C.小羊吃青草,促进物质循环
D.青蛙捕捉农业害虫,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3.(2022·长沙)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4.(2022·葫芦岛)动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糖类的食物
B.蜘蛛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C.青蛙可以提取中药蟾酥
D.蝎、蜈蚣、蝉蜕可以入药
5.(2022·广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都很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B.动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C.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氮肥
D.能参与物质循环的只有动物和植物
6.(2022·黑龙江)星辰大海,征途万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后,于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内座椅是模仿婴儿在母体里的结构,使航天员更加的安全舒适。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生物学的什么技术?( )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7.(2022·宜昌)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④河蚌的贝壳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2·岳阳)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B.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
D.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
9.(2022·衡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参与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植物生长
10.(2022·港南模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
A.促进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粉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制造有机物
11.(2022八下·大兴模拟)蜣螂俗称“屎壳郎”,是一种主要以动物粪便为食的昆虫。蜣螂的受精卵在含有腐叶的土中发育成幼虫,第二年七月发育成蛹,约2天后发育为成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蜣螂属于节肢动物 B.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C.蜣螂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D.蜣螂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2.(2022·成华模拟)决明子被鸟吃后,由于种子不易被消化,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2022·东莞模拟)2022年1月26日,世界首个仿生鲸鲨震撼亮相上海鲨鱼馆,仿生鲸鲨应用的技术与下列一样的是( )
A.人造心脏 B.抗虫棉
C.中国空间站的控温系统 D.试管苗
14.(2022·东莞模拟)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B.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狗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15.(2022·文山模拟)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C.像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灭绝后,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6.(2022·梁河模拟)为了提高蔬菜的结实率,有的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这是利用动物来(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帮助植物传粉
17.(2022·英德模拟)为了保护陷入濒危的华南虎,国家将其列入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虎与扬子鳄相似,在陆地产卵
B.华南虎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再也不能开发与利用华南虎资源
D.作为一个物种,华南虎灭绝后还可挽回
18.(2022·漳州模拟)松鼠吞食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遇条件适宜时会萌发。这体现了( )
A.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B.植物的生活完全依靠动物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植物和动物存在竞争关系
二、填空题
19.(2022·贺州)请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表中的生命现象。
生命现象 生物学知识
例:孔雀开屏 动物的繁殖行为
①南橘北枳
②蜜蜂采蜜
三、综合题
20.(2022·重庆)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对棉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请结合棉花的一生及新疆某棉区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棉花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其运输动力主要来自棉花植株的 作用,大部分水通过叶片的 散失到大气中去,从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根据图乙可判断,该棉田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七星瓢虫和棉蚜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或“竞争”)
(4)控制棉田中棉蚜和棉长管蚜等害虫数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请结合棉区的食物网,利用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选择一种合理的防治方法并简要说出理由。
A.生物防治:合理引入棉蚜、棉长管蚜的天敌七星瓢虫或草蛉
B.农药防治:大面积喷洒灭虫农药
你选择的防治方法是 ,理由是 (答出一点即可)。
四、资料分析题
21.(2022·罗湖模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了包括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菌等六种生物的密闭载荷罐,并对棉花种子做发芽实验。一段时间后发回的照片显示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生物试验。2022年3月23日,第二次太空授课老师宣布太空实验室还在进行许多植物种子的实验。
材料二:2020年初,世界各地遭受蝗灾,邻国巴基斯坦的蝗虫严重危害当地农作物。应巴方请求,中国政府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10万“国绍1号”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随后出征!
(1)将材料一中的六种生物分为植物(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动物(果蝇)、其他生物(酵母菌)共三类,它们的细胞都有 、细胞质、细胞膜。
(2)有人认为嫦娥四号中装载六种生物的密闭载荷罐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则六种生物中作为分解者的是 。
(3)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的食物链: 。
(4)用鸭子灭蝗属于生物防治,此外还可用药物杀灭。你认为生物防治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 。
(5)棉花种子在月球背面长出嫩芽后,到植株成熟开花结果,性状可能与地球上不同。说明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蟾蜍能捕食农业害虫,是有益动物,正确。
B.蜜蜂能够为农作物传粉,提高产量,正确。
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面,争夺人体的营养,危害身体健康,正确。
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物,不会危害农作物的根系,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衣着原料;动物是传播花粉的使者等。所以,人与动物是命运共同体,人是影响动物生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动物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人与动物之间应和谐共处。
2.【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A不符合题意。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对植物来说是有害的,并不能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B符合题意。
C.小羊吃青草,通过对食物的分解利用促进物质循环,C不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青蛙捕捉农业害虫,控制了害虫数量,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答案】A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4.【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A不符合题意。
B.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能分泌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C不符合题意。
D.蝎、蜈蚣、蝉蜕等都可以入药,治疗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5.【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可见,绿色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净化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改变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所以,能参与物质循环的有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6.【答案】B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A不符合题意。
B.仿生是人们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据此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结合分析可知,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仿生技术,B符合题意。
C.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
7.【答案】A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①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人类关系密切,①正确。
②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能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②正确。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百灵、画眉等,③正确。
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还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很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符合题意。
D.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动物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植物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由此可知,题中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C符合题意。
D.促进植物生长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0.【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BC、“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帮助植物传播种子”都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的主要作用,动物通常属于消费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1.【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蜣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A不符合题意。
B.蜣螂通常以牲畜的粪便为食,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所以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C.蜣螂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蜣螂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2.【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鸟吃了决明子后不易消化,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作为动物的鸟类将植物决明子的种子带到了别处,有利于决明子的种子的传播。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3.【答案】C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体细胞、组织,人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A不符合题意。
B.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这种技术属于仿生;而“仿生鲸鲨,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1厂水下仿生团队培育的大型水下观赏仿生鱼,均应用了仿生技术,C符合题意。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试管苗”,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14.【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 B不符合题意。
C.狗经过训练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C不符合题意。
D.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所以,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进行,只是进行的速度很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5.【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维持其生活和生存,A不符合题意。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会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会引起生态平衡失去平衡,B不符合题意。
C.老鼠、蚊子等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作用,若像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灭绝后,会影响生态平衡,C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6.【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 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蔬菜的结实率。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7.【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华南虎是哺乳动物,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圈中如果缺少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B符合题意。
C.为了保护华南虎,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华南虎资源,C不符合题意。
D.华南虎作为消失后,这个物种,以及这个物种所含有的基因就都消失了,无法挽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18.【答案】C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松鼠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9.【答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非生物因素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②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蜜蜂采蜜可以体现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故答案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所处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20.【答案】(1)种子
(2)蒸腾;气孔
(3)四或4;捕食
(4)A;生物防治生产成本低,能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喷施农药(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降低残毒的遗留量,对人、畜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对一些病虫具有连续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知识点】生物防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所以,如图甲所示,棉花是通过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运输。所以,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其运输动力主要来自棉花植株的蒸腾作用,大部分水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从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根据图乙可判断,该棉田生态系统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新疆棉→棉蚜→七星瓢虫;新疆棉→棉蚜→草蛉;新疆棉→棉长管蚜→七星瓢虫;新疆棉→棉长管蚜→草蛉。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七星瓢虫能够捕食棉蚜,故两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4)控制棉田中棉蚜和棉长管蚜等害虫数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应该选择的防治方法是A(生物防治),理由是:生物防治生产成本低,能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喷施农药(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降低残毒的遗留量,对人、畜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对一些病虫具有连续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分析】(1)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3)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21.【答案】(1)细胞核
(2)酵母菌
(3)农作物→蝗虫→鸭子
(4)减少环境污染(或成本低或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5)环境
【知识点】生物防治;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细胞核和液泡,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它们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2)酵母菌是真菌,它是分解者,分解外源有机物,动物的尸体,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并使其腐烂分解。
(3)食物链的起始者是生产者,即植物,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是:农作物→蝗虫→鸭子。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农药灭虫,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减少环境污染。
(5)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样的棉花种子,由于环境的改变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大不相同,这说明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