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专题四 第三讲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的方针
(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
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
依据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问题提出:针对台湾问题2.形成过程: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方法。含义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3.“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意义二、香港回归——问题的由来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香港回归历程: 材料一: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英国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针对英方“主权换治权”的观点,邓小平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材料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久,明确宣布:“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当年11月的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决议,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除去。
材料三:根据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
材料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是照顾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 ⑴材料一中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⑵根据二、三指出中国收回香港的法律依据。
⑶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解决? 实质:主权问题。 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香港问题不是殖民地问题;根据国际法,中国对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义务继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提高(前提)。 提出符合国情和香港历史现实的正确方针(关键); 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群众基础)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闻一多(1899-1946) 三、澳门的回归你会唱吗?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回归历程: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胜利回归意义:
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际: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四、遗留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 、台湾问题的产生2 、台湾回归的阻力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3 、中国政府的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 、前景展望历史上的台湾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叫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录。
隋唐时称台湾为流求,隋朝时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辖,并派兵驻守。
元明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朝进兵台湾,郑氏政权归降。1684置台湾府,1885年独立设省
清朝在甲午战争战败,被迫于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的《开罗宣言》宣布:战后将台湾归还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底,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谁来说说: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和平方式和武力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更为有利?反台独、中华儿女盼统一祖国大陆政府的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关系进展: 台湾探亲团登上长城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
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
1992年,九二共识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经济合作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纲领性文件
2008年12月15日,实现三通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知识结构政治建设前提:新中国的成立起步:1949--1954《共同纲领》1954
年宪
法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国
初期曲折
历程严重挫折:十年文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发展完善:依法治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理论构想:四步走、含义、意义实践:港、澳回归:历程及意义、原因台湾问题:交流频繁、共同心愿统一有望练习1.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的方针是在 ( )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
策》中
C.《联合声明》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2.“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翻度
3.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表现有
①仍然处在隔绝状态 ②开始了民间交往
③“三通”限制放松 ④回大陆人员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③“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