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4 10: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象征着什么?罗马法院广场上的正义女神像 长兴中学 许爱华 课标要求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2.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 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的总和。法谚一: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为了追求公正和完善的理性,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 罗马法为追求公平与理性是如何逐渐发展完善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①从形式上讲:习惯法、成文法;
②从内容上讲: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发展演变的历程: 平民布鲁托的葡萄园无故被贵族卡西毁坏了,布鲁托想评理,谁知卡西对布鲁托施以镣铐枷锁,打断了他的头骨,并要求布鲁托做他的奴隶。布鲁托因此告上法庭,判决结果:贵族卡西不负任何责任,无罪。因为没有贵族向平民赔偿的先例。 (案例一) 此案例可能是依据什么法进行审判的?请说明理由。 习惯法:未经政府承认而被一般人默认的法律形式,
具有很大的 性、 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
供了方便。 平民布鲁托的葡萄园无故被贵族卡西毁坏了,布鲁托想评理,谁知卡西对布鲁托施以镣铐枷锁,打断了他的头骨,并要求布鲁托做他的奴隶。布鲁托因此告上法庭,判决结果:贵族卡西必须支付300盎司罚金给布鲁托。 (案例二) 此案例可能是依据什么法进行审判的?请说明理由。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资料回放】 你还可以发现哪些信息? 全面评价《十二铜表法》 。【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9表】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平民布鲁托的葡萄园无故被贵族卡西毁坏了,布鲁托因此告上法庭,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后来因为布鲁托的律师口误将树木说成“葡萄藤”而败诉。 (案例三) 此案例可能是依据什么法进行审判的?请说明理由?
如果布鲁托来自埃及,那结果又会如何呢? 来自埃及的平民布鲁托家的葡萄园无故被贵族卡西毁坏了,布鲁托也被打伤,因此布鲁托将卡西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布鲁托的律师据理力争,陪审团最终裁定:贵族卡西必须支付罚金给布鲁托。 此案例可能是依据什么法进行审判的?请说明理由? (案例四)自然法的精髓是什么?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什么是自然法?法律观念,法理思想 归纳: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中是如何体现对公平与理性的追求的?(提示:从适用范围、法律内容、司法程序、法学理论、具体操作角度考虑)1.适用范围:
2.法律内容:
3.司法程序:
4.法学理论:
5.具体操作:
感悟: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不断扩大(公民—万民) 不断扩充(侧重公法---侧重私法) 不断完善(诉讼原则、律师制、陪审制)不断成熟(自然法)注重实用(繁琐——灵活) 为何罗马法能以公平理性为目标不断完善?
读史感悟:法律是一定社会现实的产物。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维护政治统治需要与法制传统继承希腊的文化成果(理性主义)注重实用(立法原则与灵活性结合)
重视法学家平民与贵族的反复斗争1.对当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协调了 和
的矛盾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协调了 和
的矛盾作用一:调动平民积极性,激发参政热情。 作用二:稳定了社会秩序,利于维系统治。 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罗马法蕴含的“公正理性”原则对当时与后世有何影响?(提示:可以从罗马法的内容分析作用)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名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法国《拿破仑法典》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说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具有超越时空、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与今天的时光隧道: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 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法谚二: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英】边沁 罗马法真正实现了公平与理性吗?材料一:“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三:奴隶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
读史感悟: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法谚三: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 著名法学家 伯尔曼 罗马法对我国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有何借鉴?
我们每一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2007广东)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2.(2009辽宁)罗马法的某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如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BB3.(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4.(模拟)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C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