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三课 罗马人的法律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 古娟人民版必修I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法学法六、教学设计五、教学准备二、学情分析说课流程七、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纵向:民主政治的渊源
历程:法制建设的渐进性专制——民主
人治——法治罗马人的法律横向:文明的多样性一、教材分析高一学生的学情:
处于少年期,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对罗马法的学情:
对罗马帝国的发展史和《独立宣言》等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有所了解。
理解罗马法演进的原因和自然法的精神比较困难。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报告理解罗马法演进的原因,感悟罗马法的精神。课标要求和四川省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及其在维系罗马政权中的作用。四川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①知道“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认识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②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知识与能力
概述罗马的发展历程,了解罗马法的内容,理解罗马法的影响,提高研析史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研析材料,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法律建设的渐进性,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认识罗马法体验罗马法树立法治意识能力为先三、教学目标建
构
主
义
理
论学案导学
创设情境史料研读
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四、教法学法1、划分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建设。
2、编写和发放导学案,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本课,利用学情互动卡收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预案。3、设计制作“学分 卡”,依据各小组在课堂中的表现,发放相应的学分卡。五、教学准备学生主体 有什么可争论的?李天一就是个强奸犯!
——微博网友六、教学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无罪推定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⑴初识罗马法——通过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初步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
罗马法不是一部法律的名称,而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一千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的总和。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前449前3世纪中叶6世纪E 法《B 》 A 法 C 法《F 》 D 法习惯十二铜表法公民万民民法大全成文罗马帝国时期前27年形 式对 象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⑴初识罗马法——通过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初步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⑵探知罗马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判案中深化理解罗马法。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把他三分之一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注:都是罗马平民),三分之一给曾因救他而受伤的埃及人帕蒂夫,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和帕蒂夫因此将罗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
你是大法官案件一:士兵的家人
状告罗莫洛的家人
案件二:帕蒂夫状告罗莫洛的家人你是大法官注:以当时的法律作为判案的依据罗莫洛的家人胜诉不受理士兵的家人胜诉不受理士兵的家人胜诉帕蒂夫胜诉要求:
1、给出判决结果(正确1分)
2、阐明给出该结果的依据
(准确充分1分)贵族胜平民外邦人贵族胜你是大法官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⑴初识罗马法——通过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初步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⑵探知罗马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合作判案中深化理解罗马法。⑶剖析罗马法——通过问题探究和材料研读,分析罗马法演进的原因,理解罗马法对维系罗马统治的作用。1、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的原因?
2、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
探究:罗马法演进的原因 1、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的原因【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盎司罚金。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1)层层设问,引发思考平民与贵族的斗争1、哪些条文体现了对平民权益的保护?
2、平民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地位是否与贵族平等了呢?3、平民权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如果你是这时罗马的平民,你会对国家持什么态度?这对罗马的统治有什么好处?贵族会同意吗?
贵族不同意平民怎么办?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怎么样?2、公民法转变为万民法的原因古罗马扩张示意图 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张,罗马的统治可能出现哪些新的矛盾呢?2、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材料三
罗马人的法院也不受理埃及人的起诉;埃及人和罗马人的冲突愈演愈烈,很多埃及平民拒绝参加罗马军队。
——《古罗马简史》
材料四
根据罗马公民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
2)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
3)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
4)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随着疆域的扩张,公民法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适应新的形势。
对此,罗马统治者如何应对的呢?
万民法是否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如果你是这一时期的外邦人,你对罗马的统治又持 什么样的态度呢?
1、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的原因?
2、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
3、罗马法的发展变化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疆域的扩张,公民法由于自身的局限,不适应新的形势。法律要与时俱进;法律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探究:罗马法演进的原因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材料一: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隶。” ——《十二铜表法》
1、材料一体现了罗马法对什么的保护?材料二: 屋大维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名叫茱莉亚。由于茱莉亚的通奸罪行被揭发,屋大维被迫处置自己的女儿。
——《皇帝奥古斯都》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观念? 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材料研读,深入浅出,感悟罗马法的精神自然法精神
代表人物:
含义:
原则:
意义:
3、泽被后世——罗马法的影响2、体味内涵——罗马法的精神1、追踪溯源——罗马法的历程通过提供材料,小组讨论,辅以学法指导。积极:
对于罗马:
对于后世:
(1)奠定了为近现代欧美法律体系基础。
(2)罗马法中蕴涵着人人平等的观念、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局限:
广大妇女和奴隶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罗马法的评价一、罗马法的历程:
二、罗马法的精神:
三、罗马法的评价:形式:
对象:
成熟:
完备:
习惯法——成文法
公民法——万民法
自然法
《民法大全》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人人平等积极
局限本课小结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平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
2、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3、2世纪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皇帝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
C.法律至高无上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牛刀小试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5、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牛刀小试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
现代中国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市场改革……;它是亟待大力构筑的法治化基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让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入人心……。
——201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法制建设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提示:可从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治精神等方面思考。
要求:写一份200字以上的历史小论文拓展延伸七、教学反思
1、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并利用学分卡调动小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落实过程性评价。
2、将导学案与学情互动卡有效的结合,针对学情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3、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启发式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感知历史、生成知识、提高能力。感谢聆听
敬请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