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齐唱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 辽沈战役胜利 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 平津战役胜利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党的总任务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西柏坡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 工作重心: 乡村到城市.
2. 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3.基本政策: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
4.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北平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毛主席和代表合影原版照片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1、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③组织准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②政治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1、历史条件 2、过程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政府已被推翻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③组织准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为新 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内 容国旗和国徽第一届政协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田汉聂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施政纲领)内 容《共同纲领》《宪法》《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政权性质一、新中国的成立1、历史条件 2、过程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③组织准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②政治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l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午2点55分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新中国的成立1、历史条件 2、过程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③组织准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为 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②政治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3、意义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③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权地位和政权性质)②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三个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3、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比较?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法律依据:(2)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3)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组织基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依据:A.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B.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C.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D.意义: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地位:
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并对其监督。其职权有四:立法权、决策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普选产生代表产生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示意图全国人大行政司法审判机关立法决定任免监督选 举监 督负 责行政司法审判机关省市级人大选 举行政司法审判机关地市级人大选 举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乡镇行政等机关县市级人大乡镇 人大监 督监 督负 责负 责负 责负 责负 责负 责全 国 广 大 公 民负 责服 务服 务直选监 督立法决定任免监督立法决定任免监督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其职权有四:立法权、决策权、任免权和监督权。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法律依据:(2)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3)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5)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6)意义: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组织基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形成和发展:①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③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形成和发展: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2)性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3)职能变化: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后,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责是政治协
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
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合作探究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有何联系何区别?(1)联系: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区别:1.性质:
2.职能:
3.产生和组织方式:
不是国家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立法,任免,决定,监督等权;协商产生;选举产生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的原因: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3.民族区域制度: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民族多?苗族傣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朝鲜族黎族壮族瑶族藏族回族汉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
小聚居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的原因: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3.民族区域制度:(2)目的:①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客观依据)③ 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建立的原因:3.民族区域制度:(2)目的:② 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法律依据:(4)含义: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
事务,行使自治权利。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1)原因:3.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2)目的:(3)法律依据:(4)含义:(5)建立:五大自治区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1)原因:3.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2)目的:(3)法律依据:(4)含义:(5)建立:五大自治区(6)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从以上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1)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
(2)民主集中制(人大、各机关)
(3)政治协商(政党)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结论: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立的,都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单项选择题: 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
建国初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奠
定了基础.回答1-3题 ⒈这一制度在我国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联系,也是中国的国情和
特点所决定的。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⒉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⒊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国后最早建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A.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内蒙古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A5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 D1982年B6.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C7.“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C知识结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民主政治特色1.历史条件2.成立准备3.成立及意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奠定基石、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