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1 原子核的组成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人们通过什么现象或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
汤姆孙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近代原子模型
一、天然放射现象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贝克勒尔
居里夫妇
1900年居里夫妇对铀和含铀的各种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沥青中的含铀物质,根据它的含铀量计算、发出的射线不会太强,但实际测得的射线要强得多。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沥青中还存在着两种能够发出更强射线的新元素,居里夫妇把新元素命名为钋和镭。
一、天然放射现象
1、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2、具有发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3、元素这种自发 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后来发现放射性并不是少数元素才有的,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
钡铀云母
翠砷铜铀矿
一、天然放射现象
1895年12月28日,伦琴递交论文《论一种新射线,初始报告》,宣告发现X射线,全世界立即激动起来.
伦琴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手骨照片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思考: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电磁辐射还是带电微粒?
元素不断放射出射线,能量来自哪里?……
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天然放射线分离开来,并加以鉴别?
方法一:利用磁场
方法二:利用电场
× × × × ×
× × × × ×
× × × × ×
× × × × ×
α射线+
β射线
-
γ射线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三种射线穿透力比较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射线 种类 组 成 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 带电量 速 度 对空气的 电离能力 贯穿本领
α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__
用________能挡住
β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__
能穿透几________厚的_______板
γ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
能穿透几________厚的_______板
和几十_________厚的__________
三种射线组成及特点
氦原子核
偏 转
+2e
0.1c
很强
高速
电子流
偏 转
-e
0.99c
较弱
高能量
电磁波
不偏 转
0
c
很弱
最弱
纸
较强
毫米
铝
很强
厘米
铅
厘米
混凝土
通过大气时,把大气中分子中的电子剥离,使气体带电
α射线,强电离,弱穿透
β射线,中电离,中穿透
γ射线,弱电离,强穿透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实验发现: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的存在形式无关,放射性强度不受外界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关于放射性能得到什么结论?
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射线来自原子核内部!原子核不是一个点,具有内部结构.通过放射性可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
高速运动的粒子流
波长很短,频率很大的光子
原子核是能量宝库!
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了质子 p
研究表明:
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三、原子核的组成
同样的方法,从氟、钠、铝的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原子核是否只是由质子组成呢?
核的质量
质子质量
核的电量
质子电量
?
>
三、原子核的组成
卢瑟福
1920年,卢瑟福预言:可能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存在,他把它叫做中子。
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猜想。
中子的发现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发现了中子 n。
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
三、原子核的组成
中子
质子
统称核子
U
He
H
1
1
4
2
235
92
10-15m
(核)电荷数
X
A
Z
质量数
元素符号
质子和中子除了是否带电的差异以及质量上的微小差别外,其余性质十分相似,而且都是原子核的组成成分,所以统称核子。
三、原子核的组成
m
q
X
物理中可记为:
α粒子
质子
中子
几种常用的原子核的表示
三、原子核的组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质量数自然不同),互为同位素。
m
q
X
物理中可记为:
方法一:利用磁场
方法二:利用电场
× × × × ×
× × × × ×
× × × × ×
× × × × ×
α射线+
β射线
-
γ射线
思考:α射线、β射线为什么半径差很多?
思考与讨论:通过中子的发现过程,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
理论思维和实验结合;学术思想交流碰撞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三、原子核的组成
小结天然放射性的含义三种射线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