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交流 讨论 切磋学.科.网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昨日的思考 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屈辱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学.科.网
跪站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学.科.网
站 (1949---1955)探究主题 一、十字路口的中国
二、突破封锁的中国 三、步入世界的中国 十字路口的中国 从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看,外交政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探究主题1:活动1:结合下列材料、教材和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霸主的英、法也遭到严重削弱。与之相反,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同时,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一批新兴民族国家赢得了独立 ①思考: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丑化的毛泽东与红色的蝗虫)
材料二 1950年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的决议:兹建议每一个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下的地区实行……物资的禁运……
材料三 1953年6月4日美国新闻处公报:国会的意见是: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作为中国的代表。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思考: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材料四 1949年10月2日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致周恩来:苏联政府……确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决定建立……(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材料五 1951年12月27日苏联对联合国大会的提案: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联合国及其所有机构的工作。
②思考:苏联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苏联对新中国采取友好的政策 活动2: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怎样的抉择?①讨论:你认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将选择怎样的外交路线?请说出你的理由。从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等考虑。“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②思考: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进行了怎样的生动概括?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请根据你的理解把以下内容连结起来。③归纳:毛泽东提出的三大方针体现了新中国什么样的外交原则?——解决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对外关系的问题;
——解决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
——解决了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探究主题2:突破封锁的中国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
活动3:根据 “一边倒” 的方针,新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必须努力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那么,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主要成果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以下材料思考。 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副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材料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一条 ……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 ……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附件二 苏联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贷款……共为三亿美元,……五分之一……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 结合材料回答中苏建交给新中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意义: 巩固 保障 维护材料二、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49.10.2)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国家二、突破封锁的中国 ◆从1953年起,我国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 1952年末,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1953年将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
——《人民日报》 ◆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又如何? ◆从1953年起,我国的外交任务主要是什么? 中国人民意识到,经济建设非得有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不可,中国需要同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国家打交道 。
——周盛平《新中国60年外交:打破封锁、敞开国门、融入全球 》活动4:为进一步发展同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请结合教材P86有关内容思考,中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原则,主要内容有哪些?具有什么深远意义?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必备条件和基础,是核心保证实现共处条件必然结果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 活动5: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印中两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并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它经受了岁月的检验,为世界指明了一条通往和平与和谐的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印中关系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印方将致力于保持并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进展。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致胡锦涛的贺电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探究主题3:步入世界的中国新中国怎样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初步展露大国雄姿?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精彩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其非凡的领袖风范折服了在场的外国人。看这张照片,那种自信的动作和走姿就连当今好莱坞的影帝也模仿不出来。他的自信、他的风度,通过外国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活动6:请结合教材P87的相关内容思考,为什么有人认为,日内瓦会议上“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主要议题:
出席对象:
中国贡献:
重要成果:
评 价: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
苏、美、英、法、中及有关国家
周恩来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进展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活动7: 你知道下图是周恩来参加哪次会议的场景?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有人曾经计算过,在7天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的168小时中,周总理只睡过13小时,平均每天睡眠不超过2小时。在那些不眠的时间里,他不是出席各种会议,就是与其他代表团进行交往活动。……会议期间,周总理辛勤播下的友谊的种子,终于结下了累累的硕果。在会后的短短数年里,我国同亚非会议的与会国之间的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先后与尼泊尔、埃及、也门、锡兰、柬埔寨、伊拉克、苏丹、加纳和老挝10个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前驻文莱大使刘新生在新中国外交5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结合视频及课本第88页的思考题,回答: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异”指的是什么?“同”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3、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亚非国家所起到什么作用?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①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
②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③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见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万隆精神”团结 和平 友谊“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更多的人说 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学习总结与延伸活动8: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弱国 外交无
有国际环境、外交家的智慧、民族的凝聚力、政权性质 等因素 辩论赛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自自主的是
A “另起炉灶” B 团结世界人民
C “一边倒”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万隆会议
5、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
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1)(2)(3)(4)
B、(1)(2)(4)
C、(1)(2)(3)
D、(2)(3)(4)
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阅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 图一 图二 图三(2)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的事件的主要历史成就是什么?研究性课题 图书馆、书店、网上等搜集、查找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资料、邮品等,举行小型展览会,撰写图文对照的历史小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chn/default.htm 新中国外交成就展(课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