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第4课时《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第4课时《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21: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体会并理解除法运算含义及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来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本节课通过“分粽子”,采用对比编排的方式,呈现了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模型的现实情境,将两个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用示意图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力求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并逐步学会用图形、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为后续进一步解决更复杂的乘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及对比的方式加深对除法两种含义的理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量关系。
3.发展学生的图形表征、动作表征和语言表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掌握解决有关除法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算一算。 我想“平均分”,你知道每个花瓶能插几朵花吗? 课件演示 你会列式计算吗? 情景引入 出示例3第1小题。 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每个笼屉放几只? 读取信息 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说得真好,我们在分的时候,要做到怎么分? 你能用平均分的知识来说一说这道题吗? 画图 你能把这些信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课件展示分的过程。 生: 每个插5朵,其实就是在求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10÷2=5(朵) 生: 知道要把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盒子里,问题是:每个盒子放几个? 平均分。 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学生板演: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理解除法的运算。
环节二 探究新知 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例3第1小题 列式算 你会列式计算吗? 你能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吗? 确定单位 说得真好,那么如何确定单位名称呢? 检验 解答正确吗? 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例3第2小题 15个粽子,每个笼屉里放5个,要用几个笼屉? 读取信息 这题和刚才那题一样吗? 画图并列式计算 请你用自己的方式画一画并列式计算。 课件展示平均分的过程。 你能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吗? 3.确定单位 说得真好,那么如何确定单位名称呢? 4.检验 解答正确吗? 5.比较。 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生: 15÷3=5 15是总数,3是平均分成3份,是份数,5是每个盒子里有5个粽子,是每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 生: 问题是问每个盒子里有几个粽子,所以应该是“个”。 生: 5×3=15(个),3个5是15个,和题目之前告诉我们的信息一样,所以结果正确。 生: 第1题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 第2题是求15里面有几个5? 学生板演: 15÷5=3 生: 15表示总数,5表示每份数,每份5个粽子,3表示份数,需要3个笼屉。 要用几个笼屉,所以单位是“个”。 生: 5×3=15(个),3个5是15个,和题目之前告诉我们的信息一样,所以结果正确。 生: 相同:总数相同,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 不同:第1题知道了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数; 第2题知道了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 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以对比的方式进行编排,再次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这里要突出的是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为此,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等表征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便于学生直观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正确吗?”这一环节,通过逆向思维,呈现了学生将结果作为条件回到原情境中,并用乘法进行检验,进一步体现了平均分两种情况的含义。 比较两个问题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于平均分及除法含义的理解,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第一关 做一件衣服要4粒扣子,做5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12粒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第二关 二年级有12名男生,16名女生,班上每4个人分一组游戏,可以分几组? 一共有几根胡萝卜? 每只小兔吃3根,够几只小兔吃? 把这些胡萝卜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根?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4×5=20(粒) 口答:做5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2÷4=3(件) 口答:12粒扣子可以做3件衣服。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12+16=28(名) 28÷4=7(组) 口答:可以分7组。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1)3×6=18(根)口答:一共有18根胡萝卜。 (2)18÷3=6(只)口答:够6只小兔吃。 (3)18÷6=3(根)口答:每只小兔分3根。 练习在编排的过程中将加减乘除运算混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算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练习中以文字叙述的形式为侧重点,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与除法的含义。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1.读题(了解信息) 2.画图分析 3.列式解答 4.检验 学会了解决问题。 1.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把总数按每份是多少平均分,求总数包含几个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贯通前后的知识。
环节五 拓展延伸 请你编个可以用式子18÷6=3来解决的数学故事吧! 拓展延伸,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