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21: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内容,是“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求学生依托生活情境,借助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学习经验,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本课以“同学们装饰教室”为背景,巩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促使学生产生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强调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沟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发展运算能力,举一反三,进而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能正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借助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
3.感受乘法口诀求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能正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借助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想口诀,写得数。 9÷3= 18÷6= 16÷4= 12÷3= 20÷4= 6÷6= 2.出示情境:二(1)班的同学们正在布置教室,有的挂彩旗,有的摆气球,有的折星星。这里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探究吧! 学生独立想口诀并计算得数。 9÷3=3 三三得九 18÷6=3三六十八 16÷4=4 四四十六 12÷3=4 三四十二 20÷4=5 四五二十 6÷6=1 一六得六 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回顾相关知识。创设学生布置教室的情境,提供学生研究7、8、9的乘法口诀丰富的学习材料。
环节二 探究新知 研究彩旗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题目。 (1)一共有几面彩旗? (2)56面彩旗,挂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3)56面彩旗,每行挂7面,能挂几行? 师:一共有几面彩旗?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师:请你列式并计算。 师:56面彩旗,挂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个问题又是什么含义呢? 师:怎么列式? 师:怎么求商? 师:是的,除数是7、8、9时,求商的方法和以前学习的是一样的,也是根据乘法口诀来求。 师:56面彩旗,每行挂7面,能挂几行?谁能说一下这个问题的含义? 师:怎么列式? 师:商是多少?是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的? 小结:是的,同一句口诀可以算乘法,还可以算2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研究星星中的数学问题。 二(1)班做了49朵纸扇花,平均分给7个小组。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出示问题:每个小组有几朵纸扇花?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算的? (三)研究气球中的数学问题。 二(1)班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师:你能根据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出示问题:可以摆几行?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算的? 师:想象一下,是怎样摆的? 师:课件出示图片,你想象的是这样摆吗? 生1:每行有7面,有8行。求一共有几面,就是求8个7是多少。 生2:用乘法计算。 生3:列式为:7×8,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7×8=56(面),一共有56面彩旗。 生1:56面彩旗,挂8行,求平均每行挂几面,也就是把56平均分成8份,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生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6÷8。 生3:在学习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知道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根据被除数确定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所以,我认为这里可以想8的乘法口诀。 剩 :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平均每行挂7面。 生1:56面彩旗,平均每行挂7面,求可以挂几行,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7。 生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6÷7,。 生3:商是8,也是用的七八五十六。 生1:能,每个小组有几朵纸扇花? 生2:49÷7=7(朵),我是想7的乘法口诀计算的,用到的是七七四十九。 生1:能,可以摆几行? 生2:27÷9=3(行),因为除数是9,被除数是27,所以想三九二十七,,得出商是3。 学生想象摆出来的画面。 生3:是的。 结合情境图,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经历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彩旗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一句乘法口诀能同时解决乘法和除法问题,感受乘法和除法的联系。在后两个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环节三 巩固 练习 练习1:说一说口决,算一算。 4×7= 4×9= 6×8= 28÷4= 36÷4= 48÷6= 28÷7= 36÷9= 48÷8= 学生独立说口诀并计算。 练习2:算一算。 反馈时要求学生说一说口诀。 练习3:解决问题。 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 如果3人合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如果现在有6台电脑,你准备怎么安排? 请你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在第(2)小题重点引导思考怎么安排就是思考:平均每台电脑安排几人? 学生回答: 4×7=28 4×9=36 6×8=48 28÷4=7 36÷4=9 48÷6=8 28÷7=4 36÷9=4 48÷8=6 四七二十八 四九三十六 六八四十八 学生回答得数并说相应的口诀: 32÷8=4 64÷8=8 16÷8=2 40÷8=5 45÷9=5 18÷9=2 72÷9=8 63÷9=7 回答问题: (1)24÷3=8(台) 口答:需要8台。 (2)24÷6=4(人) 口答:每台电脑安排4人。 分别想3和6的口诀计算,用到的分别是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巩固强化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和求商,熟练口诀的应用。 重点练习用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练习中提升运算能力。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口诀求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1.可以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熟练背诵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快速求商。 3.一句乘法口诀能解答2道除法算式。 4.像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这样的口诀只能 写出一道相应的除法算式。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故事:我国古代会算除法吗?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 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之后形成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 学生听故事 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魅力。
1